中医二羊怎么样,中医二羊简介
中医很强调忌口!
中医很强调不能吃生冷,相反的,但现在,很多人生病了一边吃中药,一边吃很多生冷的水果,因为现代营养学说水果富含维生素,多吃有利于健康,电视里或者显示生活中去探望病人都是领着一大袋水果去的。
其实很多人不仅不适合吃生冷水果,吃了没有好处反而病情加重。
水果为什么不能吃?不是对身体很好吗?西医好像都没有这种说法,中医
引子:一个4岁的脑瘫患儿调理平稳,胃口精神改善,有一天家属说他肚子痛增加,抽动次数多了,再问,连续给孩子吃了4天柿子。---二羊哭笑不得!
中医很强调忌口!
中医很强调不能吃生冷,相反的,但现在,很多人生病了一边吃中药,一边吃很多生冷的水果,因为现代营养学说水果富含维生素,多吃有利于健康,电视里或者显示生活中去探望病人都是领着一大袋水果去的。
其实很多人不仅不适合吃生冷水果,吃了没有好处反而病情加重。
水果为什么不能吃?不是对身体很好吗?西医好像都没有这种说法,中医是不是太迷信了?
以上很多问题病人完全不知道。
同时,在长期的门诊临床中,作为中医我们每天都不得不谈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反复交代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以及很多需要忌口的常识。
这些东西我每天讲,反复讲,一些常识的东西,但很多人却不懂,这不得不降维来跟大家好好聊一聊中医的忌口常识。为了省事,我把每天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一并总结分享出来,大家如果在服用中药请耐心看完。
主要内容:
1、忌口的必要性
2、忌口也需要辨证
3、中医常说的“忌口”几大类:生冷、发物、辛辣。
4、常见体质的忌口要点
首先,其实不用医师提醒,很多病人看病的时候都会问,医生我这个病需不要什么忌口和注意的?
中医看病忌口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重要的话讲三遍,否则辛辛苦苦喝一周的中药,稍不留神回到解放前。
关于忌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早就有强调,例如体虚人感冒了,或者有人感冒了出现汗出怕冷怕风的情况,需要喝桂枝汤。那就得忌口:生冷肉面,五辛,粘滑,酒酪,臭恶等物。就是感冒了,辨证给你开了桂枝汤,还要告诉你注意不要吃这几大类。
从这里我们首先来看,即便是感冒了,吃药也得忌口:
网红张说多喝牛奶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抵抗新冠,别说新冠,就是不对证,普通感冒喝牛奶都会加重病情。
从感冒忌口我们来看看中医反复强调的忌口:
一、生冷
生冷主要包括两方面:
1、寒冷食物
2、寒性食物
寒冷食物就是温度低的,从冰箱里拿出来任何东西,都是寒冷的。
寒性食物
中医看世界强调阴阳,具体表现在万物上就是寒热。中医也是利用自然界本草的寒热偏性来给人治病调的,这叫以偏纠偏,对症下药。
寒性,就是这类食物比较寒凉,老百姓俗称的“可以下火”,广东人说的“凉茶”。
二羊将我们身边常见的食材,寒热偏性做了一个简单总结:
寒性蔬果
绝大多数的瓜类都凉,苦瓜、冬瓜、西瓜、茄瓜、哈密瓜、黄瓜、丝瓜。南瓜除外(性温)。
常见寒性叶子菜:芥菜、白菜、茭白、西红柿、苋菜、西洋菜。苦味重的寒性大,清热好。韭菜性温另类。有人身体太虚,她说吃白菜都头晕。
水里的大多寒性:莲藕、马蹄(荸荠)、水芹菜、螃蟹、(海参、虾除外)
豆类:绿豆、赤小豆、黑豆、黄豆偏寒。刀豆温阳,另类。
绝大多水果都寒凉:西瓜、雪梨、火龙果、香蕉、山竹、柿子。感冒咳嗽尤其要注意!
寒性肉类:牛奶、螃蟹、鸭、水鱼、龟
大多数肉类偏热:牛羊、鸡、鹅
温热蔬果
温热水果:芒果、榴莲、菠萝、菠萝蜜--四大湿热王,又黄又甜,湿最重!还有砂糖橘
荔枝、龙眼(桂圆)、石榴
大多数香料偏温热:胡椒、花椒、桂皮、草果、陈皮、大蒜
紫苏叶、生姜、葱、大蒜、芫荽--辛温可以用来发汗祛风寒。
寒凉非主流食材:银耳、桑叶、菊花、金银花、薄荷、香椿叶、木棉花
以上仅仅只是简单的总结,具体忌口是相对的。
哪些人需要忌口寒性食材?
身体是寒凉的,体寒怕冷的体质,对这些生冷寒性寒凉食材要远离。
长期食用则加重体寒。
另外,感受了风寒,得了寒邪的病,这些寒性食材要远离。否则吃了马上加重。例如感冒咳嗽,只要吃了生冷寒性食物,当晚就咳嗽加重给你看。脾胃虚寒吃了马上拉肚子给你蹲厕所!
其实忌口并非绝对!中医说忌口其实是有相应的偏性。如果你身体寒了就少吃寒性食材或者尽量不吃。相反,可以多吃热性食材。
寒性体质少吃蔬果,可以多吃肉类。
如果是热性体质,热性食物就少吃,例如热性体质,可以多吃蔬果,少吃肉类。
当然大家也没必要恐慌和担心,毕竟食材的寒热偏性有限,一般吃一两次影响不大,除非一顿猛吃,或者你天天吃。例如有人天天吃水果,甚至当饭吃,规定自己每天一个苹果、香蕉,然后脾胃就吃坏了。
中医经常讲忌口,其中这一大类就是根据身体寒热来判断的,大多跟身体体质有关。
还有一些特别忌口的,跟疾病相关或者跟用药相关的忌口。
另外:水果煮熟了还凉吗?
水果煮熟是不冷了,但依然凉,试想去火的中药不也是要煮来喝的吗?
依然凉,死性不改!
我是中医二羊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
体悟片刻
夕阳下,阳台上同事种的金不换,本不了解这是啥。
摘一片叶子,这味道这么那么熟悉,紫苏叶、薄荷叶、藿香叶、荆芥穗....是不是有那味?
对,辛温,芳香,上头入鼻。应该可以发汗解表通鼻窍,一查果不其然。
三个月没效!我看的不会是个假中医吧?二羊告诉你其中缘由
二羊目前是一个门诊医生,每周五天半出门诊。目前病人稍微多了之后,针灸治疗时间就会被压缩,其实不是我想要的状态,大家都知道的,看中医嘛,节奏慢一点,不温不火,心平气和。人多了就会急,会焦躁。
有人问二羊,我看中医两三个月了要不要换医生。医生开来开去都是原来的方药没多大改善。
其实目前临床中医这个行当挺乱的,中医的质量比起西医来差太多,一个是中医没有标准,一个是很多中医并不都是喜欢和专业这个专业的。
简单概括一下大概有三大类。
第一类、就是猜谜语类,吃了看看,医生心里没数,患者更没底,中医行业混子不少。
第二类是调理类,开一些食疗药,上来就是吃两三个月,吃不好也吃不坏,不思进取的中医也很多。
第三类,经方治疗类,张仲景用经方都很小心,一般一副药都是分三次吃的,这样的后果就是,用对了效果很好,几副药会有改变。用错了,不舒服也会马上出现。
其实大家都比较喜欢第二类中医,安全,平和,也是目前中医江湖最多的,从古代的宫廷御医到如今的大学教授。很多都属于这个风格,当然首先得有一个著名的头衔,要么够老,否则病人没有耐心坚持喝药。
二羊门诊选择了第三类,急性病很快,三五剂。慢性病,分标本缓急,分步骤来也是有重点有层次,分步骤去解决。好处是,很多患者慢慢就成了忠实粉。当然也有风险,部分患者看一次就不来了。一种是反应比较大,一种是没有达到预期的。
但总体来说,应用经方的效率远比自己组方来的效果好,尤其是遇到疑难杂症,直接让祖师爷上身,意想不到的惊喜会出现。
有人问,为什么大家都在推崇经方,只因为有效,和好用。
那在学习伤寒论经方过程中,我跟大家走的路都是一样的。上学那会就不大喜欢看纯临床的东西,一个是比较陌生在一个是比较干憋无聊。
上学那会我就不大喜欢看黄煌写的书,直接总结症状归类,用什么方。也没有原理,理论,这类内容对中医临床是帮助很大的,但初学者不喜欢。
初学者喜欢一些高深一点的,带故事的,玄幻的,这类书比较好玩。例如思考中医这类,又或者比较通俗一点的,说道理又满足大家期待的,如市面上卖得很火的中医畅销书。
也不是说这些书不好,挺适合爱好者,和业余想学中医的。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类书会让人走很多弯路。
一看就懂,还特别上头好玩,中医真美妙,中医真神奇,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但临床一用就抓瞎,不好使,尤其是临床中医,天天都要跟疾病打交道,面对患者。一个方法好不好,用在10个病人身上就知道了,医生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得提高有效率。
这时候,你还来讲故事,讲一套套理论就不好使了,尤其像咱们这种年轻的中医,患者来找你是想解决问题的。我们没有老中医,老教授的天然优势。
只能靠临床效果取胜,所以年轻中医更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一些临床的书,哦,临床就是那么直接。
感冒来了你能治不?几天治好?
患者期待你能够解决他的问题,临床医生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这时候就发现张仲景为什么被后世人称为医圣了。
他给了我们有效的方子,并且事无巨细地教你怎么使用这些方药。
汗出怕风脉浮缓用桂枝汤,无汗怕冷,脉浮紧用麻黄汤。
够细的吧,直接告诉你什么样的症状组合用什么方子,更细一步还有教你怎么吃药,怎么去加减。
这不就是临床医生渴求的“真传”嘛。
相反,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分辨风寒风热,你学会了也不知道用什么方,即便告诉你方子了,你又不知道怎么用。好吧,搞了半天终于学会用了,关键时候不好使,效果不行。
你说气人不。
为什么几千年过去了,临床大家都还在推崇伤寒论,推崇经方?
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照着做,知道怎么去做,并且照做了之后行之有效。
常常觉得,目前大家看到的很多中医知识是伪知识。有一个误会,大家误认为我学了中医知识=我的技能。
例如某某穴位能降血压降血糖、治痔疮睡眠,某某方药能降尿酸,治结石等。
网络上自媒体上到处都是这类的中医知识,有用吗?很难说吧。
穴位也好,方药也罢,这些只不过是手里的武器而已。能不能用,会不会用,能不能用来杀敌,这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又好比你手里有一辆跑车,或者性能各方面都很齐全的跑车,但你能让这辆车跑起来吗?能跑多快?这是不是需要一个专业的赛车手来驾驭,要不再好的车都只是摆设。
那你学到了降血压、降血糖的方法,那你去降一个看看,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知识不好用了,或者用了 根本不好使。
明白这个理之后,作为一个门诊年轻的中医,我知道了我所努力的方向。学习和利用中医的知识和手段帮我解决临床问题。并且是自己能做到 。
于是,对于那些单纯的理论或者脱离临床的人写的书可以少看了,毕竟精力有限。
结合实践,独立临床越久发现临床越直接和朴素。
临床真的很直接,尤其是经方医学,有是证用是方,有什么样的病机用什么对于法则。
再回过头看很多人写的医案集,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帮征博引,引经据典来证明自己的是对的,用药是用根据的。
其实临床一瞬间,这功夫都是需要在前期不断练习积累的,真正临床也就几秒钟的事情,就好比那些球场上的运动员,临床发挥,神来之球,就靠下意识的临场发挥。根本不是通过一大堆理论计算和推论出来的。
估计很多人很难理解我说的这种状态,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喜欢足球,对于各种球星和足球知识聊起来头头是道,我觉得其实很多是伪球迷。他很喜欢看球,讨论球,点评足球,但却很少上场去踢球。
有时候觉得起球员踢得太烂,各种吐槽,其实你自己上场去踢踢就知道了,进一个球不是东东嘴巴就能做到的。
我们要做的不是看台或者视频前面的“伪球迷”,我的目标是自己能把球踢进去。
我曾经分享过我看病的这种状态,说的这种临场当下突如其来的灵感或者本能反应,很多人跑过来反驳,说中医是有理论根据,不是靠你这种感觉,还讲缘分,你是庸医吧 。
我再讲讲两个事实。很多患者的病既然成疑难杂症,看来看去好不了,你说这是事实吧, 按照科学的理论他的病就这样了。市面上的中医良莠不齐,按二羊的逻辑,他没遇到能治他的医生,医缘没到。
再一个,作为一个医生,我的状态并不是每次都非常好,临床时第一反应就决定了我当时的状态。看病处方,方药一出去就意味着这次临场反应的结果已经注定了 。你不能说我先开一剂不对我再开一剂,你不能反悔,也不能乱试 。
正如足球比赛时那一刻,你把球踢朝球门踢过去,踢得怎么样 ?就看球进不进了。球不进,你不能说再给我一次机会。成败就在一瞬间 。
临床看病方药一出,少则两三服,多则1周的药,患者吃了有没缓解, 好转了还是加重了。这都将成为既定事实,你也没有机会反悔。对于重的病人,几副药能救命,用不好也会丢了性命。医生都要去承担这一切 ,对治疗负责。
临床中医跟不临床中医的区别,就好比这赛场上踢球的和看台上看球的 。心态完全不一样 。
所以很多中医人不愿意看病,做一个不看病的中医会轻松很多,讲课培训,写书,上节目,怎么都好,只要不看病。
相反,如果想成为一个临床看病的医生,就必须反复地去实践,去亲自临床,承担每一次处方和治疗的责任,不断重复重复直接面对患者。
我自己这么过来的,我也鼓励身边的人想学临床中医,一定要自己独立去判断,去实践,去重复,去培养自己的临场反应,培养看病的直觉。
当然这往玄的方向说, 培养灵感。
搞艺术的都懂,这个东西不是单纯靠努力学来的,但却必须是通过不断训练后习来的。
看病不是保证每次都有很多好的发挥,也得原谅和允许自己犯错,当天,医学是跟生命打交道,也不能胡来,用药处方也要一定的准则 。
这种看病的灵感更不是凭空乱想。
中医太难了,尤其是临床中医,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其他就暂时交给缘分 。
我是中医二羊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主导针药并治的大中医观,一个推崇经典古中医的80后中医。
一个铁杆中医粉。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术
中医现在很受欢迎,如何知道一副中药是不是有效?
“整体论、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所在,而中药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调理脏腑、标本兼治。既然是辨证论治,那么“究竟是否有效、需要服用多长时间”,也就没有了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人与人的体质、性格、各项生理指标是不同的。
首先要客观地认识、对待中医中药不可否认,中医中药在历史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从一件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历史上我们并没有发生过不可控制的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应该说中医中药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尽管中医药对人类的健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也有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一点大家要清醒地认识,更不能过于迷恋。如今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把中医药神话了,动不动就是神医,镜头一切换就出现了神药,不要忘了,这是艺术作品而不是事实。
所以说,大家对待中医药,要冷静客观地看待,现实中并没有神医,也没有起死回生的神药,中医中药同样如此,只是根据不同的病情,医生做出不同的判断,然后调制不同的配方。这里也存在失误,也有“不管用”的时候。
如何才能知道一副中药是否有效呢?说句实话,这是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如果你非要找个结果的话,那也只能是“你用过了才能知道”。道理很简答,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论治、调理阴阳平衡,而不是西医一样的固定的硬性指标。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自来水管道出了问题、有一块管壁很薄,马上要破裂了,西医的原则就是对这段出问题的管道进行加固、焊接或者是完全地更换掉,采取的是快速解决掉问题的办法,时间可能超不过两天。
而中医则不同,中医会从调节水的“硬度”、调整管道的性能及成分结构,从而提高整个管道的机械强度以及水质本身的结构,来确保这段要破裂的管道壁不出问题。那么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起到效果呢?这就很难说了,有可能是一个月,也有可能是一年。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能够看得出来,中医理论中是存在着不确定因素的,一方面医生的方法、药的成分可能会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人的体质不同、心态不同,会导致医治结果不同。所以说,一副中药是否有效,只能使用过了才知道。
那么,如何“对待”中医药呢?笔者的建议就是:有病了,先到正规医院、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通过拥有现代医学理论知识的医生给您确诊,找到病根,并进行积极的治疗。等到病情已经恢复了,然后再吃点中药进行调理一下,这才是有效的、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方式。
总之,中医药是我们的瑰宝,在历史的进展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不能过于迷恋中医药,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才能让您尽快恢复健康,拥有更多的快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