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文丨职业餐饮网 王依
喜茶铁了心要卖面包了。
就在明天,喜茶欧包店——喜茶热麦将在上海开业。
这是继广州和深圳之后,喜茶开的第5家带欧包的店。
虽然,此前,在喜茶热麦广州首店刚开业的时候,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曾明确表示,做欧包只是个人爱好,不会全面推广。
但喜茶热麦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已经先后在广州和深圳开出了4家店,如今更是要高调进军上海,显然,在试水之后,喜茶已经是铁了心的要做“茶饮 欧包”了!
试水一年多后,高调进军上海
其实,“茶饮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文丨职业餐饮网 王依

喜茶铁了心要卖面包了。

就在明天,喜茶欧包店——喜茶热麦将在上海开业。

这是继广州和深圳之后,喜茶开的第5家带欧包的店。

虽然,此前,在喜茶热麦广州首店刚开业的时候,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曾明确表示,做欧包只是个人爱好,不会全面推广。

但喜茶热麦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已经先后在广州和深圳开出了4家店,如今更是要高调进军上海,显然,在试水之后,喜茶已经是铁了心的要做“茶饮 欧包”了!

试水一年多后,高调进军上海

其实,“茶饮 欧包”,这种模式并不陌生,我们也看过各种各样的店。

喜茶开的这个喜茶热麦店到底长啥样呢?

我们挑选了即将开业的上海店和广州首家店的部分图片,来感受一下。

1、上海店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这是即将在8月11号开业的上海店,与此前几家店的简洁冷淡风、工业风截然不同,这次喜茶热麦的门店用上了大片的绿色,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一边是茶饮区,一边是欧包售卖区)

2、广州首家店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这是喜茶热麦全国首家店,位于广州惠福东路,于2017年3月25日,正式开业。

与此前的喜茶门店不一样,这是一个独栋的三层广阔空间,第一层为茶饮区和面包售卖区,第二层为面包制作区,可透过玻璃观看到面包制作的全过程,第三层为艺术空间,不定期进行艺术展览。

据了解,目前广州店的月营业额在100万 。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一楼的茶饮区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一楼的面包售卖区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在一楼购买完茶饮与欧包后就可以移步二楼堂食,二楼楼梯旁有手冲区域。

在二楼也有欧包的处理区域,店员在这里会根据大家的需要来切分欧包,方便食用。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这是二楼的烘焙间,因为喜茶没有建立专门的工厂,所以,所有的制作过程都在这里完成。

另外,专门设置了欧包开放式烘焙区,顾客可以透过玻璃看到面包的制作全过程。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三楼的艺术展区,展示着有趣的面包插画,而且还会不定期的举行艺术展览。

作为茶饮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品牌,喜茶的每一个动作,的确都非常的引人关注。

这一次它跨界烘焙,此前在广、深两地试水的时候,外界就一直在猜测,是不是茶饮卖不动了,所以才要加烘焙?

如今,喜茶热麦更是高调进军上海,外界同样在猜测,这一动作是不是又释放了一种信号,未来它是不是要大面积开店呢?

为什么喜茶铁了心要做“茶 欧包”?

首先,我们来分析,喜茶在茶饮市场上做得风声水起,为啥要去跨界烘焙,难道真的是茶饮卖不动了吗?

1、茶饮已经是红海中的红海

虽然说喜茶在茶饮市场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茶饮市场已经是一个竞争红海中的红海了。

有数据显示,2017年,茶饮店新开18万家,关闭了15万家。

在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很多的茶饮品牌已经开始寻求新的路子,比如传统奶茶品牌coco都开了大店,开始卖起了松饼。

所以,喜茶同样也找了这样一个突破口,就是软欧包。

2、完全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为啥是软欧包,不是其他的呢,这就是市场倒逼的结果了。

因为,茶饮 欧包这种模式,在2016年前后,市场上就陆续出现了一大批的品牌,不单单是茶饮品牌跨界去做欧包,连以面包见长的面包新语都开了新品牌麦子仓库,专门做茶饮 欧包。

而这些品牌的出现,也让消费者对于茶饮之外,还有了更多更新奇的花样选择。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可以说,2016年“茶 欧包”的趋势就已经初露苗头了,到了2017年几乎就可以称作是其发展的元年了,“茶饮”和“欧包”已经捆绑了,密不可分,成了新一代的弄潮儿了。

在这种市场的大趋势下,喜茶选择以喜茶热麦这种副牌的形式,在原有茶饮的基础上延伸出欧包,也是顺势而为。

3、打破“升级版奶茶店”的固有印象

喜茶在茶饮市场,的确可以说是风靡,但是,实际上,业内人士对其的评价一直都是“升级版的奶茶店”。

而事实也是如此,喜茶的前身是“皇茶”,以前做的就是奶茶生意,后来即使升级成了喜茶,其实还是基于“奶茶店”的思维逻辑。

比如说,它选址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多以小店为主,产品结构就是单一的茶饮,所以,即使它的门店里也有桌椅板凳,但是,始终给人一种坐不下来的感觉。

所以,无论从其选址、门店设计还是产品结构,喜茶更像是街边“奶茶店”的升级版,天花板一目了然。

但反观其竞争对手奈雪的茶,自出现之日,就是以“茶 欧包”的形式,打造供顾客小憩的休闲空间,它更像是“一个不喝咖啡的另一个选择”,类似于星巴克打造的第三空间,而且在全国快速的跑马圈地,已经开出数百家门店。

所以,喜茶想要打破这种“升级版奶茶店”的印象,实现自我突破,选择了一条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路子。

4、自身的危机意识

“我觉得喜茶一直很有危机感,做欧包可能只是防御性战略,害怕哪天不再排队了。”七分甜的创始人谢焕城说道。

的确,喜茶一直在创新,无论是之前推出新品黑糖珍珠鲜奶,回归了传统的珍珠奶茶,还是后来在门店的菜单上尝试性的增加了冰淇淋也好,喜茶一直都在不断的尝试和创新。

虽然,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排队神话,但是,如果一成不变,不持续给消费者新的东西,总会有一天门口不再排队。

未来,它会不会大面积开店?

虽然说,此前,喜茶创始人聂云宸一再明确表示,做欧包只是个人爱好,不会全面推广。但是,一直有业内人士表示怀疑,认为其是在探索一个方向,如果成功了,在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前,喜茶不可能只是玩玩而已。

这一次,它高调开进上海,似乎是坐实了这一猜测。

不过,面对奈雪的茶等品牌的竞争,未来它是不是会全国性的开店呢?

有业内人士称:“喜茶如果主推欧包的话,喜茶应该还是有机会的,但它也不一定会这么做,毕竟想要超越奈雪的茶还是有难度的,可能会在一二线城市少量布局茶 欧包店。”

对于,喜茶推“茶饮 欧包”的模式,你又是如何看的呢?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喜茶下沉计划失利?喜小茶困于口碑举步维艰

作者丨李奇

出品丨鳌头 财经 (theSankei)

在年初掀起奶茶界讨论风波的喜茶子品牌——喜小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慢慢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而在近日,沉寂许久的喜小茶开出了第二家门店,地址还是在深圳,距离第一家店开出已过去了5个月。

第一家喜小茶门店在2020年4月3日开出,深圳华强北。彼时,疫情的影响还未褪去,再加上开店前喜茶“将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160亿元”的消息传出,喜小茶的推出,市场被解读为喜茶瞄准下沉市场,形成产品错位打出的“组合拳”。

与之相对应的是,据鳌头 财经 通过喜茶官网梳理,目前喜茶已经开出超过660家门店,较2019年底增长了260余家。曾被市场热议的喜小茶,第二家店为何姗姗来迟?

新鲜感过后困于口碑

4月3日,喜小茶第一家门店开出时,关于喜小茶的讨论铺天盖地地传来。深圳某奶茶深度爱好者发现太多人点了没法下单,直到一周后,她才喝上了第一杯喜小茶。

然而5个月之后,她鲜少再提及喜小茶,原因很简单,价格上便宜的喜小茶也缺少了很多其他的体验,例如水果茶少,茶底种类少,没有芝士奶盖等。

新鲜劲过后,喜小茶的口碑也走向了下滑。在美团上,喜小茶的评分为3.5分,而喜茶的评分基本上在4.0分以上,也远不及coco、一点点等。

喜小茶开出后两个月,喜茶即在公众号推文《这一次,我们想认真聊聊喜小茶》中详细地对喜小茶进行了全面解释,此后便一直没有新店开出。

不过喜小茶甚至延续了喜茶跨界合作的营销风格,与五菱宏光合作进行了一波开出深圳的“快闪”活动,开着五菱,拉着喜小茶的人气饮品,在多个城市摆摊,但直到9月份才开出了第二家门店。

究竟是什么让喜小茶走出了与喜茶当前完全不一样的速度?

知名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对鳌头 财经 分析:“喜茶作为新中式奶茶的领头羊,整体风格是比较谨慎的,这是基于消费端的一个思维,把整个服务体系、品质以及客户粘性这块做到极致,所以喜小茶第二家店的开出比较慎重。”

鳌头 财经 通过梳理美团评论,发现喜小茶的低分主要有几大原因:不好喝、店面环境,以及服务,外卖单多而现场排队久。此外,喜小茶也免不了被用来与一点点、coco、益禾堂等品牌进行对比。“就是普通的奶茶店,把它当成喜茶低配版你就错了。”有人评论道。

此前,喜茶在《这一次,我们想认真聊聊喜小茶》中回应:“很多朋友第一次品尝喜小茶,期待值会比较高,有的试过之后反馈觉得不如喜茶好喝。它们其实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选择:如果你想要一杯好喝不贵且用料合格的饮品,那么喜小茶应该很合你的口味;但如果你追求的是一杯标准更高、品质更上乘的灵感之茶,我们会更推荐喜茶。”

在这种情况下,喜小茶面临的问题是:喜茶的爱好者会继续选择喜茶,而非喜茶的爱好者,对喜小茶的品牌认知度以及用户粘性是缺乏的。他们可以因为新鲜感买喜小茶,也会因为方便买一点点等其他品牌的奶茶。

新品多却 无 特色

没有开出新店的喜小茶,倒是推出过几款新的产品。

早在今年上半年,喜小茶便被曝出密集注册“喜小茶瓶装厂”、“喜小茶纯茶厂”、“喜小茶果茶厂”、“喜小茶汽水厂”等商标。

6月初,喜小茶瓶装厂的产品瓶装果汁上线,立志要做的是一瓶随身携带的喜茶,走的是商超、便利店渠道。

一个月后,喜小茶仍以“喜小茶瓶装厂”为商标推出首款气泡水产品,在喜茶的门店、便利店以及喜茶天猫旗舰店、京东自营店有售。

对于喜茶在新领域的尝试,朱丹蓬也向鳌头 财经 提出了自己的观察:“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五多’布局是中国消费品行业的一个大趋势,从喜茶的品牌矩阵不难看出五多布局的迹象,果汁以及气泡水都是新生代最喜欢的风口品类,喜茶这一块的布局是接地气的。”

从这一点来看,喜小茶或许是喜茶用于拓展年轻用户群体品类以及消费场景的品牌。但竞争激烈的无糖、 健康 饮料领域,对于喜茶来说是一条好的赛道吗?

目前,喜茶天猫旗舰店可看到,饮用水热销第一名为混合口味的气泡水,目前共8714人付款。

值得一提的是,喜小茶气泡水对标的产品元气森林,在天猫旗舰店的饮用水热销第一名付款人数为1.2万名。

数据显示,2019年,元气森林达到了近10个亿的销售额。实际上,喜小茶瓶装厂尝试的“无糖”饮品已经竞争者众多,除了爆火的元气森林外,还有汉口二厂、娃哈哈等。

除了竞争者众多之外,喜小茶新的产品线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改进。气泡水目前主要是三种口味:葡萄、西柚、桃子味,但这三种口味面临着喜小茶门店同样的问题:口碑。在以年轻人为主的豆瓣便利店 美食 小组、很好喝研究所儿小组等多个小组都有人发帖表示不好喝。

喜小茶瓶装厂公众号目前共发布三篇文章,前面两篇是喜小茶NFC果汁的介绍,而上一篇则是在7月12日,喜茶气泡水的推出。两个多月过去,喜小茶瓶装厂未推出新的产品,也未对此前两款产品进行介绍,可以看出这其中的谨慎。

喜小茶瓶装厂是否是喜茶在 探索 零售领域拓展的可能性?喜小茶接下来是否会进行更多的推广?截至发稿,鳌头 财经 暂未得到回复。

饮品同质化困局难破

与喜小茶的谨慎风格不同的是,喜茶目前的开店速度可以说是大大提升。

今年1月份,喜茶披露的2019年经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喜茶已在43个城市开出390家门店。2020年,喜茶计划实现门店数翻一倍,并继续深耕一线及新一线市场。

9月29日,鳌头 财经 通过梳理喜茶官网披露的门店情况发现,目前喜茶已经在全国开出超660家门店。以此推算,2020年前9个月,喜茶新增门店270余家,超过2019年全年新增的门店数量。

2017年底,喜茶的门店数量还是70余家,A轮融资后开店速度加快。今年3月份,喜茶被爆出将完成新一轮D轮融资,由高瓴资本和Coatue(蔻图资本)联合领投,投后估值或将超过人民币160亿元。

但疯狂开店的背后,是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饱和,以及产品的同质化。长沙的一名奶茶爱好者向鳌头 财经 表示,平时喝茶颜悦色,喜茶则因为等候时间太久还没买过,如果想喝水果茶,长沙有另外一家品牌可以替代。

喜茶似乎正在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品类以及消费场景打破这一瓶颈。此前,喜茶已经推出了包括茶饮、面包等在内的多款产品,近日甚至上线了茶叶蛋。

“出的新品我都会买,有些可以回购,但是有的吃一次就可以了,比如之前的新品多肉瓜瓜喝过一次就不会再买。”有喜茶深度爱好者向鳌头 财经 表示,“还有周边,茶叶、手机壳、帆布袋之类的我不会买。”

喜茶,目前被大众接受的依然是饮品。在喜茶的天猫旗舰店便可发现,薯条、夹心饼、袜子、坚果等多款产品销量惨淡,其中喜茶手机壳月销仅仅37个。

当然,这也不是喜茶一家面临的困境,而是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多个品牌进行多个品类的尝试时所面临的难题。只是线上官方店的产品,依然难以摆脱同质化困境,这几个品牌的电商产品还是围绕茶叶及周边、联名产品等展开。

随着资本的进入,喜茶如何在更加激烈的下沉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当一二线城市趋于饱和之后,喜小茶能否为喜茶讲出新的故事?鳌头 财经 将持续关注。

喜茶不卖面包「喜茶发展遇瓶颈开始卖面包」

喜茶困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吗?

当代年轻人想喝上一杯秋天的奶茶,并不是因为奶茶有多好喝,而是纪念“秋一杯”,就如同 游戏 里完成“首杀”一样,同样具备“仪式”的价值。

作为Z时代符号消费品,奶茶充当了乏味生活里的一味”调剂品“;实现“奶茶自由”,更是年轻人在工作之余,鲜有的自我安慰。

作为品牌方,也在层次上不断迎合受众群体,从奈雪的茶、喜茶等走高端路线,再到一点点、蜜雪冰城等亲民奶茶,逐级分层,定位服务。

奈雪的茶成功上市,无疑给了奶茶赛道玩家们一个新对标点,争相做大品牌完成资本积累,而同为高端奶茶玩家喜茶,处境就略显尴尬。

前有奈雪上市破发,掩盖了未来想象空间,后有蜜雪冰城等围追堵截,拦住了下沉去路,喜茶这场“军备赛”,注定不太平。

摆在喜茶面前的,无论是同台竞技,还是曲线救场,似乎都倍感焦灼。

如果要为中国高利润行业排名,奶茶绝对能独占一席。

低门槛、高毛利、可标化等因子影响下,不乏携巨资的奶茶玩家们,趋之若鹜进场。

随着新式茶饮诞生,我国现制茶饮市场也开始加速扩容,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2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36亿元,增速为21.9%,预计将以24.5%的增速,增长至2025年的3400亿元,增速领跑茶行业。

在追逐消费热概念的大环境下,各个段位建立起的潜在消费需求,被品牌方们肆意放大,奶茶的高利润,正好成为资本的最直接抓手,中国新式茶饮故事也自此拉开序幕。

自奈雪上市后,高端茶饮故事被证明有效,但高端果茶也同样有着弊端,工序复杂,需要大量员工进行操作,再加上店内烘培业务,不得不在门店面积、人工、设备上投入更多资金。

据此前奈雪的茶公布的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尚未实现持续性盈利。报告期内,奈雪的茶分别录得净亏损6972.9万元、3968.0万元、2.03亿元。其中,2020年的亏损规模同比扩大412.35%。

反映在二级市场上,奈雪的茶自上市即破发,上市首日,奈雪的茶开盘价为18.86港元/股,低于19.80港元/股发行价,当日收于17.12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13.54%。此后的一个多月,奈雪的茶股价也持续走低。

奈雪的茶成功上市虽给新茶饮行业注入一剂强心剂,但作为高端茶饮的代表,上市后却遭遇“冷待遇”,意味着高端茶饮路线在二级市场失灵。

而同样以“高端”标签为着力点的喜茶,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对于尚未拿到上市船票的喜茶,再讲高端茶饮故事,资本市场未必会买单了。

此外,品牌高举高端旗帜,用营销手段强化品牌形象的同时,消费者对于奶茶的期望值也在拔高,毕竟,在同类型产品花费更高价位,无论是口感还是服务上,理应享受更高的产品体验。

今年上半年,喜茶推出了一款主打高端茶叶的新品“芝芝雪山碎银子”,“碎银子”作为普洱茶的一种,售价可以达到2000元/斤。

但这款定价在28元的新品,在社交平台上口碑却频频翻车,不少消费者吐槽新品像中药一般难喝,加糖之后破坏了碎银子原本清淡口感,并不适宜做奶茶材料。

走高端路线,意味着品牌身上有更高的溢价空间。而落到具体的产品身上,仍聚焦在口味、种类以及价格上进行竞争。

喜茶们的高端茶饮路线,或在资本市场触礁,高端茶饮的故事,似乎也不好讲了。

随着“奶茶第一股”诞生,新茶饮赛道也迎来一众玩家涌入。

据亿欧智库数据显示,高端市场客单均价在24元左右的,代表品牌有喜茶、奈雪、乐乐茶;腰部市场客单均价在18元左右,代表品牌为茶颜悦色、书亦烧仙草、沪上阿姨等;而下沉市场客单均价在8元左右,代表品牌包括蜜雪冰城、coco都可、1点点等。

在门店开拓方面,饮品玩家们也是开足了马力。据媒体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2月,蜜雪冰城已有约1.2万家门店,紧跟其后的是书亦烧仙草约5000家、CoCo都可约4000家。相比之下,喜茶只有约600家,奈雪约有480家。

走高端路线的喜茶、奈雪,受制于受众人群以及物理成本,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在一线城市渗透率以及产品毛利率上仍具备竞争力。

在这场新茶饮内卷战役中,各路玩家各显神通,抢夺线下市场。

其中,最成功的案例要属今年火爆全网的蜜雪冰城,凭借一首“蜜雪冰城甜蜜蜜”,迅速爆红出圈,在三四线城市遍地开花,同时,也开始把商业触角向喜茶们的大本营开拔。

根据极海数据监测显示,蜜雪冰城今年向新一线和一线城市扩张趋势逐步放大。截止8月18日,蜜雪冰城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的门店数量突破 7000家,占比接近40%。

对于长期盘踞在一线城市的高端饮品玩家来说,在一线城市开店,始终被规模、门店成本、用人成本所限制。

无论是喜茶还是奈雪,都将面临增长匮乏阶段,而向下沉市场渗透便是另一条增长曲线。

为了与主品牌喜茶有所区隔,同时进一步渗透下沉市场,喜茶去年开始孵化副品牌-喜小茶,价格定位于8-16元左右。

据2021年5月发布的《喜小茶一周年“小”报告》称,目前喜小茶已逐步在广东省的一二线城市开出22家门店,共计280万杯的饮品。

喜茶虽然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迅速切入低端市场,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下沉市场仍有距离。

从开店地理位置来看,喜小茶拓展半径始终未脱离广东省,且基本聚集在一二线城市,喜小茶的低端渗透仍待开垦。

一方面,低端市场日渐饱和,与价格优势的蜜雪冰城、品牌化的Coco、一点点等玩家竞争,性价比上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产品定位开始降级,用户的消费体验也将下滑,影响喜茶未来主品牌定位。

在增量市场逐渐饱和状态下,茶饮业的竞争必然走向内卷,在不同的细分领域遇到瓶颈期后,也将促使产品往多元化线路走。

届时,高端茶饮与亲民品牌之间的间距将变得模糊,品牌效应也将被再次放大。

2021年7月,由高瓴资本、黑蚁资本等一众老股东跟投,喜茶完成D轮融资,融资金额达5亿美元,自此,按市值估算,喜茶的估值约600亿,几乎是奈雪的茶现市值的三倍。

据媒体消息,喜茶也在谋求上市,或选择明年赴港上市,目标估值为1500亿港币。

但奈雪上市破发,开局不利,也削弱了市场对于高端茶饮的想象空间。无论数据面上多么漂亮,小程序引流多么迅猛,奶茶生产端仍以传统形式作业,需要一杯接一杯堆砌出茶饮繁华。

据喜茶2020年度报告和Euromonitor数据,2020年喜茶的年销售额增长率为18%,远不及19年增长的165%。

同时,门店数量大幅扩张的同时,单店销售额却有所下滑。从原有的390家增至20年的695家,平均单店年销售额,从1441万元下降至956万元,单店日销售额也下降至2.6万元。

喜茶急速扩充门店数量,未必更有利于其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尤其是对于高端茶饮玩家。

相比于走低端路线的奶茶品牌来说,高端茶饮的投入更加巨大,从门店盈利的毛利,到公司盈利的净利,中间还需平衡额外支出,比如管理人员支出、产品研发成本、品牌推广费用等。

长期盘踞在一二线城市和高端商圈的新式茶饮们,虽能紧扣人均近30元一杯的高消费人群,看似高利润且生意火爆,但却未必赚钱。其中很大一部分开支来自原料成本、员工成本以及扩张带来的租金成本。

据招商证券调研结果显示,一杯奶茶店每天卖出800杯,才能开始实现盈利。摊入房租水电、员工薪资等成本,一家奶茶店每年营收1000万元,最终到手也就100万元左右,净利率约10%。这意味着一杯卖30多块的奶茶,仅仅赚3块左右。

除了成本上的高企,技术含量低,简单易复制,也是新式茶饮行业一直以来的顽疾。产品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进一步削弱高端茶饮的品牌价值。

今年以来,喜茶、乐乐茶、茶颜悦色几乎同步推出黄皮系列饮品,喜茶的黄皮仙露、乐乐茶的“手捣多肉黄皮”,以及茶颜悦色黄皮+黄桃的“黄津搭档”,从清凉解暑功能点切入市场。

各大品牌在主推的拳头产品虽有所不同,但本质上仍以水果茶、奶盖茶、原味茶等产品线作为支撑点。

而茶饮业屡见不鲜的抄袭和模仿,也让一众消费者对于茶饮品牌忠诚度直线下滑,对于高价位的喜茶来说,意味着品牌溢价能力被压缩。

前有奈雪堵截、后有蜜雪冰城追赶,喜茶上市的预期或远没有那么高。

一方面,奈雪上市破发,股价跌跌不休,已经从侧面证明市场对于茶饮的反应,远不如预期理想;另一方面,高端茶饮故事失效,喜茶急需下一个商业故事,而下沉市场开拓尚在“摇篮”中。

从拼供应链、拼口味,到拼门店、拼流量、拼口碑,喜茶的上市征途,也注定不简单。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58320.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面包树真的能结面包吗「面包树农村的天然面包据说一棵树能养活两人真的吗」 下一篇:为什么烤面包会产生香味儿「为什么烤面包会产生香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