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用米粉做面包味道如何这么做的原因发人深思
在本篇,笔者结合在日本的研学与考察
导读: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母亲产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丰衣足食也是幸福感产生的基础。农产品中以供给能量为主要功能的小麦、大米等主粮是农业生产的核心与关键。我国为确保粮食安全,划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并通过土地确权,将对耕地保护的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保障中国粮食自给自足的必然之举。但是,近年来,中国的粮食进口屡攀新高,因此粮食安全锁面临的潜在隐患,仍不容掉以轻心。在国土狭小人口密集的日本,为保障粮食安全,做了那些工作呢?日本人用大米做的面包市场反应如何?
在本篇,笔者结合在日本的研学与考察,谈谈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希望能带来启发与思考。
大米在日本的地位
公开的数据显示:
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9%(不过,日本农民在全国人口的占比只有2.7%,生产效率之高可见一斑),超过60%的粮食需要进口。
这基本囊括了日本市面上所有的农产品品类,但是唯一例外的是大米,日本不但能实现大米自给自足,而且还有盈余。
大米一枝独秀地位的确立,有日本官方的战略考虑,毕竟,一旦发生严重的紧急状况,进口通道被关闭,蔬菜、水果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少供应,但是国民需要有最基本的能量保障,毕竟,在面临生死的关头,吃饱比吃好更为重要。
日本人对大米品质的挑剔,超乎常人想象,受欢迎的大米只能是圆粒,而且口感香味都要过硬才能被接受,笔者在“越光米”产地渔沼市考察时,在日生活30年的翻译告诉我,98年金融危机时,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向焦头烂额的泰国伸出援助之手——大规模采购在国际上颇由声誉的泰国香米,但是泰国香米是长,挑剔的日本味蕾自然会排斥,结果采购过去的香米遭遇了无人问津的尴尬。
同样是在渔沼,得知那里的大米产量只合600多斤每亩时,我反复核实并确后陷入不解,但日方人员的回答是,提高产量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事,但是产量的提高会导致优质品率下降,而品质不达标,则不能以“越光米”的金字招牌进行售卖,不但价格会直线下降,而且可能会不市场冷落而滞销。
中国人外出往往带面包、火腿等,而日本很多家庭出游更常带的是饭团,而且食用的时候也只吃饭团,而优质的大米即便是冷凉后也有劲弹的口感和音乐浮动的饭香,但是品质不达标,做成的饭团则口感明显变差。
在日本人的食谱上与大米地位并驾齐驱的还有拉面,但是产面粉的小麦在日本确实另一番境遇。
大米做面包的苦衷数据显示,日本人均年消费小麦面粉约32kg,而日本只能生产其中的10%,另外90%需要从澳大利亚等国进口,进口量约每年560万吨,这使日本成为世界五大小麦进口国之一。
日本的小麦播种面积23.7万公顷,品质虽媲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小麦,但是售价奇高:1000美元/吨。
这是的脆弱的日本小麦种植,在政府高昂的补贴之下才得以维持。
小麦和水稻产量的结构差异,促使日本人想办法增加国民对大米的食用量,继而降低对小麦的进口以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绞尽脑汁地对大米进行深加工。因此在日本的商场,琳琅满目花样百出的各类米制品,不但数量占比很大而且种类远比中国商场丰富。
米饼、米果等米制品在日本的接受度较高,而近几年,从来不缺乏想象的日本人又开始尝试用米粉代替面粉来烘焙面包,但是,这个尝试效果却差强人意。
主要原因是从香味、到口感上,都与已经被味蕾默认了的小麦面包相去甚远,因此不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笔者在日本新潟农业大学期间,在他们的烘焙课堂上吃过这种大米做的面包,乏善可陈),乃至于县厅的翻译告诉我,大米做的面包味同嚼蜡,非常难吃。
日本人不但不缺少想象力,而且也不缺少“工匠精神”的毅力(起初北海道冷凉的气候条件也不适合种植水稻,但是不信邪的日本育种家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硬生生在育出了适合北海道栽培的优质水稻品种),因此他们不断改进工艺,期中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将米粉磨的更细,为此他们还申请了细出新高度的技术专利,虽然这种方法让口感有所改善,但是仍远远达不到预期。
我问日方专家,既然认可度这么低,你们还会坚持下去吗?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这是提高日本粮食自给率的必要选择。而且他们相信人的饮食习惯是可以驯化的,可能五年、十年后大米做的面包就可以被大家广泛接受,而且他们也在积极进行宣传推广。
结语:
以米粉做面包为典型,日本官方在减少粮食进口上在与农协(JA)的配合下做了很多产品的研发,以及面向民众的宣传,但是,基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在自给自足上,日本可供发掘的潜力终究有限,比较之下,我国在减少粮食结构性矛盾,减少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依赖上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潜力终究是潜力,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并通过政策与技术手段未雨绸缪,将潜力转化为生产力,那么沉睡的资源就永远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功用。
小而言之,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将已有的农产品赋值,则更是眼下我国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青云计划 @头条三农 @头条美食 @今日头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