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勘做不好可能多付出几千万成本吗「项目地勘做不好可能多付出几千万成本」
但地勘结果是后续设计的基础,地勘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安全和成本,的确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点
本文就跟大家聊一聊地勘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参考
题纲
01 什么是地勘
02 地勘方法和技术
03 地勘成本管理
01 什么是地勘
1.1 地勘定义:
又是一篇约稿,前几天一位朋友让瑞得聊一聊地勘的相关内容,说实话,思考了好几天从哪下笔。地勘由于金额不大,一般在10元/平米(项目建筑面积)左右,占比不到1%,因而很少受到关注
但地勘结果是后续设计的基础,地勘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安全和成本,的确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点
本文就跟大家聊一聊地勘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参考
题纲
01 什么是地勘
02 地勘方法和技术
03 地勘成本管理
01 什么是地勘
1.1 地勘定义:
地勘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简称。一般可理解为地质工作的同义词,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
1.2 地勘目的:
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存在的话,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查明场区的地下水存在类型,水位埋深及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基本规律。提供建筑抗浮设计水位和防渗设计水位建议值。
查明地层成因年代,地层结构特征,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空间分布的特点, 提供各土层室内外试验,测试成果及综合统计结果,分析评价浅层土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
1.3 初勘和详勘的区别
地勘分为初勘和详勘,是由浅及深分阶段地进行的
1.3.1 初勘
初步勘查是在场址经批准后进行。其目的是全面查明选定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内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定量评价,并为确定建筑工程的形式、规模、主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及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足够的工程地质数据资料。
其主要任务是:
① 初步查明场址地层岩性、构造、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冻结层深度;
②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
③ 对设计地震裂度为七级及其以上的建筑物,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④ 对水工建筑物场地区附近的天然建筑材料进行初查。
简单的说,初勘是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的
1.3.2 详勘
详勘即指详细勘察。经过选址勘察和初步勘察之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已基本查明,
详细勘查目的是补充初勘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使每个建筑物下的地基条件完全明确,以便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设计数据和资料,即对具体建筑物地基或具体地质问题进行钻探,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对于单项工程或现有项目扩建工程,勘察工作一开始便应按详勘阶段进行)。
其主要任务是:
① 查明场地内的地层结构、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地基的稳定性、压缩性及容许承载力作出评价;
② 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和侵蚀性,必要时还需查明地层的渗透性、水位变化幅度及其规律;
③ 提供不良地质现象的整、防治工程所需资料和数据;
④ 判定和查明地基岩土和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变化和影响及其防治所需的资料;
⑤ 对水工建筑区附近的天然建筑材料进行详查。
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
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简单地说,详勘是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的
详细勘察的成果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所以它应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
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02 地勘方法、技术
勘察常用的方式有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几种,应根据勘察的目的及岩土的特性合理的选择勘察方式
2.1 物探: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
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其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快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其又可做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
常用的物探方法有直流电勘探、交流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声波勘探和放射性勘探等
2.2 钻探
钻探是使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以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喜欢看盗墓小说的,可以参考“洛阳铲”),钻探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的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勘探手段,可以获得深层的地质资料
2.3 坑探
坑探是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
2.4 勘探方法的选择
对于开发项目来说,物探只能做为参考、辅助手段,不能直接做为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的唯一依据
钻探比坑探工效高,受地面水、地下水及勘测深度的影响较小,故广为采用
但钻探也有不易取得软弱夹层岩心和河床卵砾石层样品,钻孔叶不能用来进行大型现场试验,因而,有时在关键部位还需要采用便于直接观察和测试目的层的平洞、斜井、竖井等坑探方式
2.5 超前钻
地质勘测中还有一个常被提起的工作,“超前钻”,很多朋友对超前钻的概念及作用不太清楚,在这也进行一下介绍
超前钻属施工勘察,当基桩挖到持力层时,为查明基桩持力层下不少于5米范围内有无软弱夹层、空洞等不良地质作用而进行的勘探钻孔勘察。
主要是针对岩溶地区基桩,在成桩之前采用钻探方法查其桩底基岩情况,基本上是一桩一孔、大桩多孔。一般是在桩设计图出来之后,挖桩到位,倒砼之前进行。一般地层可以选点进行勘察,岩溶地区最好每桩勘察。
03 地勘成本管理
地勘成本管理应关注两方面的成本,一是地勘工程本身的成本管理,二是地勘成果带来的成本影响管理
3.1 地勘工程直接成本管理
地勘工程由于其造价不高,因而不是传统成本控制的重点,很多人对地勘直接成本不是很重视,因而对地勘直接成本了解不多
地勘工程直接成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管理
3.1.1 勘察单位选择
市面上的勘察单位不少,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来说,总收费原本就不高,勘察单位的经营压力导致很多勘察单位低价中标,为了匹配报价,实施人员的整体水平素制普遍不高,经验不足,且往往为了控制成本采用少打孔,浅打孔的方式,导致地勘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这往往会对后续的设计工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建议在地勘方面不可太省
3.1.2 地勘工程量
地勘的工程量以钻探为例,主要受孔数和孔深的影响,即工程量=孔数*孔深
钻孔数量
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里有取土孔、标贯孔、静探孔、探井、鉴别孔、波速测试孔等等,控制孔对应一般孔,技术孔对应鉴别孔,控制孔可以是技术孔也可以是鉴别孔,同理,技术孔可以是控制孔也可以是一般孔,但有一点,作到控制性钻孔满足取土孔总数量三分之一的要求,具体数量可可以参考一下区域资料
布孔方式一般是沿建筑物基础的中线和交点处布置,这也是校验钻孔布置是否合理的依据之一
钻孔深度
孔深和建筑物基础宽度有关,具体孔深=钻具总长-机上余尺-机高
3.1.3 现场实施
地勘现场弄虚作假的情况比较多,只要甲方不在现场量孔深,勘查方提报数据经常掺水分。
因而安排旁站,现场核实数据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建议晚上不要让勘查方擅自终孔,最好在甲方的监督下起钻,一定要在有旁站的情况下要求勘察单位终孔量孔深,这样会节省不少成本
3.2 地勘工程间接成本管理
应该说,地勘直接成本对一个开发项目的影响不大,设计环节却会影响建安成本的70%,而地勘数据做为设计工作的基础输入条件,自然对成本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基坑边坡、基础以及地下室等与土体有关部分的成本造价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现在常见一些勘察单位向甲方提交偏于安全甚至过于安全的勘查成果,导致后续的设计结果也会过于保守,这对成本控制自然是非常不利的。因而要做好对勘察报告的审查
勘察报告中影响成本的关键参数主要有三个:
3.2.1 抗浮设防水位
抗浮设防水位指为满足建设工程基础抗浮设防安全、抗浮设防设计技术经济合理的需要,根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长期观测资料和区域的地区经验,预测建设工程基础在施工期间和使用年限内可能遇到的地下水的最高水位,用于设计按静水压力计算作用于建筑工程基础的最大浮力的水位
对于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要关注几点:
① 抗浮设防水位不是工程所在位置的常年最高水位,更不是勘察期内的当前水位,而应综合分析历年水位地质资料,根据工程重要性以及工程建成后地下水位变化的可能性确定抗浮设计的设防水位
② 只考虑施工期间的抗浮设防时,抗浮设防水位可按一个水文年度的最高水位确定。也可以按勘察时实测的场地最高水位,并根据季节变化导致地下水位可能身高的因素,以及结构自重和上覆土尚未施加时对地下结构的不利影响等因素来综合确定。
③ 建筑地下结构临近江河湖等大型地标水体,并且与本场地地下水由水力联系时,可按地表水体百年一遇的高水位及其波浪雍高,结合当地地下排水管网等情况,并根据当地经验,综合确定抗浮设防水位。
对于城市中的低洼地区,则应根据特大暴雨期间可能形成街道被淹没的情况确定。对南方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处于饱和状态的地区,抗浮设防水位可取室外地平的高程。
④ 当建设场地处于斜坡地带,地下室或其他可能产生明显水头差的,地上的地下室。进行抗浮设计时应分析地下水渗流在地下室底板产生的非均荷载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
3.2.2 建筑场地类别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8版GB 50021-2001、3.1.2 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
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① 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② 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③ 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
④ 地形地貌复杂;
⑤ 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① 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② 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③ 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④ 地形地貌较复杂;
⑤ 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① 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 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② 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③ 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
④ 地形地貌简单;
⑤ 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注:
a 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第3.1.3 条亦按本方法确定地基等级;
b 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确定。
可见对建筑场地类别的判断直接影响其结构类型、结构含量等,因而要特别关注对于建筑场地类别的判定,除地勘单位地勘报告中判定的场地类别,还需要对标周边项目的地勘信息,及时发现对建筑场地类别评判过高的情况
3.2.3 天然地基岩、土特性指标
地下岩石、土的承载力不同,直接影响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地上结构形式等,因而是审核地勘报告的重点之一
做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等,具体的岩土划分可参见国家相关规范
3.2.4 管控措施
以上三点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特别是地下室部分的结构成本指标。甲方应会同有关技术部门进行详细研究,另在勘察开始阶段,建议建设单位应在勘察任务书及设计任务书中备注如下要求:
① 有地下室时勘察方案需考虑满足基坑支护设计要求。
② 同一项目分期开发时,其地质勘察应该同时满足远期与近期工程开发的要求。
③ 需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在进行地质勘察时,应同时考虑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要求,并将地质勘察钻孔作为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所需的工程钻孔,重复利用。
④ 布置勘察孔时,应结合地下室(有地下室时)范围、标高、层高综合考虑,确定孔距、孔深,以及控制性孔与一般性孔的数量比例。
⑤ 当地下室有抗浮需要时,应明确要求提供设计抗浮水位。
⑥ 对地质报告,设计单位应认真审阅,并应对地质报告内容及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提出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甲方。
总结
地勘是项目开发初期必须进行的工作,虽然地勘工程造价不高,但其对后续设计成果的影响非常大,对部分分部分项工程的设计成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因而对于地勘工程,不能因为其直接成本不高就听之任之,应该把成本管控前置到地勘阶段,以得到更优的成本结果。
来源:有得管理分享汇(UDUC_management),本文已获授权。
地勘工作成本
一、地勘工作成本概念
费用是会计基本要素之一,它反映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最终导致地勘单位净资产的减少,成本则是费用的对象化。前者是期间概念,即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各种耗费,后者是对象化的概念,即发生的各种耗费按成本对象进行的归集分配,以揭示具体对象的耗费水平。地勘单位在完成地勘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即是地勘工作费用,把发生的各种耗费按成本对象进行归集分配,便是地勘工作成本。
地勘工作成本从地勘工作程序上讲,包括从前期收集资料、调查论证、编写设计、组织勘查施工、整理分析资料、综合研究、编写地质报告到提交地质成果等全过程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
地勘工作成本从费用内容构成上讲,由于国家预算内地勘工作与社会地勘工作及自筹地勘工作的管理要求不同,其成本费用内容构成也有所不同。国家预算内地勘工作成本,不仅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还包括应分配的管理费用,即计算完全成本;社会地勘工作成本和自筹地勘工作成本则只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不包括管理费用,即只计算制造成本。现行制度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在当时相当一段时期内地勘单位仍然是以完成国家地勘工作任务为主,国家地勘工作拨款与支出实行预算管理,地质项目预算包括了管理费用,对国家预算的地勘工作成本也应采用完全成本法,以保持核算口径上的一致;②地勘工作和地质成果逐步进入市场,实行有偿服务和使用,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为了适应这一改革与发展要求,现行制度对经营性业务成本费用的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是与企业会计制度相一致的,同时也符合地勘单位经营活动的特点。
二、地勘工作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地勘工作成本核算对象,应根据所承担的地勘工作性质及费用补偿方式的不同加以确定。
(1)承担国家预算内地勘工作,其经费由国家预算拨款,其成本核算对象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即地质项目,处于最高层次,是地勘工作成本核算的最终对象。
第二层次,即为完成地质项目而施用的工作项目(工作手段),处于中间层次,是地勘工作成本核算的中间对象。
地质项目成本计算完全成本,即包括工作项目成本和应分配的管理费用;工作项目成本计算制造成本,即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承包社会地勘工作及自筹资金进行的地勘工作,属于经营性质,其费用是以取得的结算价款进行补偿,其成本核算对象可以区分情况加以确定:构成地质项目的,应按地质项目(合同项目)、工作项目两个层次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如果仅为单项勘查工程施工,则以工作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社会地勘工作和自筹地勘工作计算制造成本。
三、工作项目的成本项目设置
按照地勘工作手段划分,工作项目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化遥、槽井探、坑探、钻探、实验测试、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10项。不同地勘单位及不同地质项目所采用的手段不完全相同,地勘单位可以根据核算需要增减工作项目。
现行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地勘单位在核算工作项目成本时,应按费用的经济属性设置成本项目。
(1)人工费:包括直接从事地勘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工资性质的津补贴、劳动保护等。
(2)材料费:包括地质勘查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燃料、动力、生产用具、器具、零配件、管材摊销即其他消耗性物品等。
(3)其他直接费:包括地质勘查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外部施工费、资料图件费、矿区搬迁费,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生产设施及设备现场安装费,土地、青苗、树木赔偿费及土地复垦费等。
(4)间接费用:包括地勘单位所属分队(或项目部)等二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地勘工作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工资性质的津补贴、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行政和管理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等。
四、地勘工作成本的核算
(一)工作项目成本的核算
地勘单位应设置“地勘生产”科目,用以归集、计算和结转各工作项目成本。地勘生产账簿的设置,应以满足地勘单位工作项目成本核算需要为前提,一般按工作项目(或社会勘查工程项目)设置账户,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还可以在工作项目下按生产单位设置账户。由于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和省级专项资金项目在核算上都有具体要求,也可以按费用项目进行核算,设置工作项目为辅助核算(对于专项资金项目的核算将作为专门章节进行介绍)。
1.地勘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地勘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凡是可以直接确定其归集对象的,应直接计入有关工作项目成本,对于共性费用或需要汇总分配的费用,应根据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或费用汇总分配表,如工资及职工福利费分配表、材料费及劳动保护用品费用分配表、管材摊销费分配表、折旧费分配表及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等分配计入有关工作项目成本。
(2)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地勘单位所属分队或项目部等二级单位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应在“间接费用”科目归集。“间接费用”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月份终了,再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如直接费用比例、人工费用比例等)分配计入各工作项目成本。分配间接费用时,应编制分配表。
2.工作项目成本的结转
工作项目成本不是地勘工作成本核算的终结,而只是其中间环节,还需要将工作项目成本按其归属对象分配计入有关地质项目成本。不同工作项目成本的结转应区别情况而定:
(1)对国家预算内地勘工作,为了满足预算管理需要,及时反映地勘工作支出情况,现行制度单独设置了“已完地质项目支出”、“未完地质项目支出”两个科目。因此,属于国家预算内地质项目应负担的工作项目费用,一般在月末进行结转。
(2)对社会地勘工作,应根据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确定其成本的结转时间。合同规定项目完成验收后一次办理价款结算的,应在项目完成验收和确认其结算收入实现时,结转其成本;合同规定按单项工程结算的,应在每项工程完工验收办理结算时,结转该项工程收入应负担的成本;合同规定实行分期结算的,应在分期结算时,结转本期实现的收入应负担的成本。由此可见社会地勘工作成本的结转时间取决于结算方式和收入的确认。此外,社会地勘工作在没有竣工前,或虽已竣工验收但尚未办理结算手续前,均应作为未完项目在“地勘生产”科目保留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存货予以反映。
(3)对自筹地勘工作,应在项目完成验收后,结转其实际成本,作为“地质成果”入账。
地勘单位在进行工作项目成本结转时,应编制“地质项目成本费用分配表”,通过该表计算各地质项目的本期和累计成本费用,并作为结转的依据。
(二)地质项目成本的核算
地质项目成本是以每个地质项目为具体对象分别进行核算的。地质项目成本的核算过程也就是地质项目成本费用的归集过程,由于各地质项目之间的成本没有可比性,因此只计算地质项目总成本,不计算单位成本。
在成本费用构成上,由于管理要求不同,国家预算内地质项目与社会地质项目及自筹地质项目也有所不同,如前所述,国家预算内地质项目成本由工作项目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两部分构成,而社会地质项目和自筹地质项目成本只包括工作项目制造成本,应由经营收入负担的管理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地质项目成本的核算,主要是工作项目成本按受益对象向有关地质项目进行结转和分配计入应负担的管理费用,通过上述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地质项目的本期成本和累计成本。
1.结转工作项目成本的账务处理
(1)国家预算内地质项目成本费是先通过“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进行归集的,项目完成时再由“未完地质项目支出”转入“已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因此,在结转工作项目成本时,按照本期发生数,借记“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贷记“地勘生产”科目。
(2)社会地勘工作是在办理价款结算后才结转其实际成本。在结转时,应区别情况处理:凡是以提交地质成果作为结算依据的项目,应在完成时先将地质成果作为资产入账,办理价款结算后,再由“地质成果”科目转入“经营成本”科目。将地质成果入账时,借记“地质成果”科目,贷记“地勘生产”科目。办理价款结算时,借记“经营成本”科目,贷记“地质成果”科目。对于以勘查工程作为价款结算依据的项目,应根据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在办理价款结算后,将其实际成本直接转入“经营成本”科目,即借记“经营成本”科目,贷记“地勘生产”科目。
(3)对自筹地质项目,在完成验收时,应按其实际成本转入“地质成果”科目,借记“地质成果”科目,贷记“地勘生产”科目。
2.管理费用分配计入的账务处理
国家预算内地质项目按规定应负担管理费用,应在月末计入各地质项目成本,即按应分配的管理费用,借记“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地勘单位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地勘单位的成本管理,应该是指在勘查与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费用的发生、项目的的实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以及评价、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成本管理的基本途径是通过成本决策确定目标成本,对目标成本做出分解计划并拿出最佳的成本控制具体方案,同时应通过对成本的预测、决策进行事前管理;通过对成本结构的谋化、控制进行事中管理;通过成本核算分析进行事后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地勘价值和效益的根本途径,是应对各种危机和风险的物质基础。商业地质项目的价值是由同行业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按照等价的原则进行交焕。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价格围绕织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常态。任何一个地勘单位都在着力于施工同一项目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价格高于价值,并即促使由市场决定的w中的m足够大,于是就有了c+v这一目标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这一目标成本不加以确立,企业的m也就失去了依托。确立目标成本的意义就在于,当c的既定目标不能实现,从经营者至劳动者,都应由自己的v来弥补,从而激发全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费用的内在潜力。为确保地勘目标成本的实现,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切入点。
第一,宏观层面的成本费用控制。这是针对地勘单位的决策层而言的。一是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即从己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思路指导下,强化投资控制,更多地关注成本管理的战略环境,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业绩,关注不同战略环境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一种低成本扩张战略,是成本管理会计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的循环。通过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折、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决策层不限于一时一事的成本费用控制,而应着眼于长远的战略收益水平和不断提高成本效率。二是从勘查施工合同上把好成本费用控制的源头,以市场为导向严格组织合同的调研、踏勘、审察,在对草签合同的论证中切忌顾此失彼,既论证其可行性又兼论其不可行性,全力优化项目结构,推进多方案选优,避免决策失误造成成本目标失真。三是重点选好项目实施的经营管理者和技术负责人;四是在组织勘查施工的地质、钻探设计中,力求技术上先进、操作中合理、经济上划算。如从项目承接的总体把握上失误,接过一个项目就会接受一个灾难,成本费用的控制也就打大了折扣。
第二,体制机制层面的成本费用控制。一是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要看到职工群众是成本控制的主体力量,事实多次证明,许多造成巨额成本支出的事故,多数都源于人为责任事故。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化,让员工自觉树立为企业降耗提效和主动开展技术创新的价值观,对于降低成本意义重大深远;二是全力营造降耗、节支、建立节约型员工队伍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企业成本与全员工资挂钩的约束机制;四是完善主业项目成本目标控制的事前把关、事中监控、事后考评、奖惩及时兑现机制。让实现或超额实现成本目标者公平得到好处,让管理混乱、弄虚作假、跑冒漏漏严重,完不成成本目标者公开吃到苦头。
第三,财务管理层面的成本费用控制。地勘单位财务通过财务集中管理和预算管理,通过在经营管理中对成本费用资料的收集、核算、调控、预警、反馈作用,对非生产性开支的严控作用,决定了在经营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作为地勘会计和本行业的实际而言,当前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仍是及时组织清收应收帐。大量应收帐款尤其是跨年度帐款的施欠,随时都有形成呆坏帐的可能,一是严重制约了内部现金流动,二是必会加大成本甚至造成潜亏风险。尤其在为煤炭建设提供水工环服务中,因煤炭产能过剩及资金周转困难,对地勘单位形成的应收帐款有不断增加趋势,必应逋过密切协商尽快解决。同时应协同企管、劳资、生产技术部门编制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进一步完善降低成本费用的具体措施。
第四,安全质量管理层面的成本费用控制。安全重于山,质量是生命。作为地勘单位员工体会尤为深刻。一个孔内事故处理耗费的资源经常大于几口井的成本;一个重伤、死亡事故且不说政治和企业信誉影响,仅医治和赔付的费用往往靠一个项目的利润都难以补偿;出现钻探施工及地质成果质量问题,其造成的返工、弥补、修正的耗费,甚至于以一个项目的全部收益相抵偿。严格九千认证体系的贯彻,建立完善安全抵押金责任制、完善法人安全负责制、构筑国内外项目部生产安全防范、预警机制,仍需做大量细致的艰苦工作,安全质量的根本抓不住,成本费用的控制就失去了坚实保证。
第五项目实施层面的成本控制。地勘单位对于主业项目的实施,通常以组建的项目部来承担,项目经理层付出的艰辛有目共睹。但项目部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不应具有资金运作和资产处置的权限,不然成本控制就会乱了方寸。但现实情况是,部分单位将大综材料购置、动力源料供给、机物料消耗、钻具及管材的缺损维修及设备零配件的配置、运输差旅及通讯费用的核销、占地包产、现场工程结算、应收帐款回收、临时工的招聘及辞退等,有的项目部在主管单位尚未授权的情况下,也在履行上述职责。有的出于加快办事效率,有的出于为全局分担责任,良好的动机和愿望无可厚非。问题是动机与效果发生重大矛盾时,从制度上去追究谁的责任?责任人的缺位又如何从管理体制上做出解释。所以要控制成本费用,对项目部的作用绝不可低估,因其对钻机或项目的成本构成了解的最为详实,但当务之急是真正理顺地勘单位、项目部、钻机等在成本费用控制中的责权利关系,这也是对项目部、钻机成本费用考核、奖惩兑现的匡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