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家长说孩子不会画,小学美术画古树

在教学中,你是否遇到这样一个情况呢?当老师循循善诱地启发孩子动手作画时,孩子却非常直接地回复老师:“我不会画!”
绘画对于儿童来说应当和玩游戏一样是一种出自于本能的自发性表现活动,是充满快乐和自信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我不会画”这种情况呢?会产生我不会画的原因,无非是失去自信心所致,而让孩子失去自信的原因,结合多年观察的经验列举以下几点:
01
成人观念的误导、误解
为什么孩子说“我不会画“呢?因为孩子觉得自己达不到大人期望的“会画”的标准。因为很多大人看来,会画或

在教学中,你是否遇到这样一个情况呢?当老师循循善诱地启发孩子动手作画时,孩子却非常直接地回复老师:“我不会画!”

绘画对于儿童来说应当和玩游戏一样是一种出自于本能的自发性表现活动,是充满快乐和自信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我不会画”这种情况呢?会产生我不会画的原因,无非是失去自信心所致,而让孩子失去自信的原因,结合多年观察的经验列举以下几点:

01

成人观念的误导、误解

为什么孩子说“我不会画“呢?因为孩子觉得自己达不到大人期望的“会画”的标准。因为很多大人看来,会画或者画得好,就是画得像、画的和临摹的参考图一样。孩子达不到这个标准,就自然会说“我不会画”。

因不了解儿童画真正的含义及其身心理发展阶段的差异,而常给予不当的引导,如要求孩子要画得像,画得好;认为孩子画画就是要将物体形象表现得很具象。孩子会因无法达到如此的标准而失去自信心,相对的创作能力就无法发挥出来,因而只好说:我不会画,来为自己解困。

02

生活经验的欠缺

生活经验是创作的基石,有些孩子欠缺生活经验,若遇到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悬殊甚多的表现主题时,也会感到困惑而不知如何表达。

如对爬山完全没有经验,老师要他们表现爬山的主题画,自然会产生挫折感。所以,在平时的绘画课堂中,老师课程的选题应当尽量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如果取材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较大出入,应当在课程导入时尽量直观、详尽,让孩子对即将作画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

03

比赛失利及参赛目的的扭曲

目前教育单位、民间团体常常举办美术活动的比赛,原本是借此推展美术教育,但在大人的利益蛊惑下,孩子无法用平常心面对比赛,若多次比赛失利也会使其否定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很多民间团体组织的比赛,都是以盈利为目的,评比并没有任何学术和专业的标准,奖牌也没有任何的含金量。

即使基本上报名了就能获得奖牌,但是很多父母和老师为了迎合参赛,强迫孩子画一些自己根本不敢兴趣的主题画或参赛画,也大大降低了孩子作画的兴趣,认为绘画的标准就是这样的,而自己对画画的爱好和兴趣却并非如此,获得的快乐还不如自己平时在草稿本上的涂鸦,因此孩子常常会说“我不会画”,是的,孩子是不会画,因为不会画这种为了参赛而画的模式画,他们更愿意画遵循自己本身的兴趣和爱好的内容。

04

同龄间的比较

孩子的学习除了老师,和同龄之间的互动也是很好的学习管道。但若在其成长中过程中习惯与人比较,或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若遇到他人负面的评语时,或同伴的表现比他强就会因而产生眼高手低的挫折,使信心丧失,从而出现“我不会画”的情况。

其实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作画的特点,老师和家长都应当从孩子的作品中找到闪光点,加以表扬,对于不足之处,应当委婉和善意地指出,让孩子能够清晰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将孩子的作品与别的孩子做对比,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得孩子即使放弃自己的个性去模仿他人,也无法达到家长的要求,更不能从中获得作画的愉悦感。

05

教学上的失误

教师没有认清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亦无详细传达教学重点,也会使孩子不了解主题的内容失去创作动机而直接地说:我不会画。有的老师习惯给孩子范例,若孩子已习惯依赖范例,自我创作的能力也就慢慢丧失。若有朝一日要孩子自由发挥,也会发现大部分孩子会不知如何下笔。

因此,当孩子出现“我不会画”的情况,老师也应当从自身的教学中进行反思,是否难度太大,内容是否贴近儿童,课程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等等。

孩子出现“我不会画”的情况,有时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状况,只有细心、耐心并充满爱心地去靠近、理解孩子,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从而加以改进,使孩子变得自信起来。

家长说孩子不会画,小学美术画古树

如果孩子说“我不会画”或者“我不喜欢画画”该怎么办

  你的这个问题童画秀秀APP里也有人问过,当时那里的老师还专门写了个文章来回道用户的问题。介绍给你看看。


             《童画秀秀儿童绘画教育系列之孩子不愿画画,怎么办》  

  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和情绪,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对于还不善于运用复杂语言和文字的幼小儿童来说,绘画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活动。幼儿常在绘画中自然、充分、无拘无束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内心蕴藏的丰富情感、表达他们对周围事物和周围世界的看法和态度,表达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他们的潜能在绘画中得以发挥,认知和个性得以发展。绘画优美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能增进幼儿愉快的、健康的情绪和情感,调节和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然而,许多家长却遇到自己孩子不愿意画画,或者不会画画的困扰,面对这些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引导幼儿绘画呢?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别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会在不经意间去模仿家长的日常言语和行为。曾看过一篇文章里写到,当母亲要求孩子去写字或者画画时,孩子每次都坚持不了多久,有时甚至将排放好的纸笔收起来,要求陪他一起玩耍。可是,有段时间母亲比较忙,孩子常常在家看到母亲在写稿,这时孩子竟也主动要求拿来纸笔,坐在一旁有模有样的写写画画。

  孩子习惯的培养何尝不是由家长言传身教而养成的呢?当你的孩子不愿意画画时,何不试试自己先带头做给他看呢。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用语言诱导,当他不知道从何下笔绘画的时候,可以多讲些生动形象的故事,来引起他的兴趣,从故事中让他感受这些其中各种事物以及情节的画面感。

  另一方面,多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有时间就可以带着他去野外踏青、爬山、去动物园等,只要他有兴趣的都可以尝试一番,这些都可以让他从中学到,看到更多不同的新鲜事物,也是画画素材的来源,愉悦的提醒他可以用画画形式记录下来。总之就是首先你得激起孩子对画画的欲望。

  3.有些孩子并不是不愿意画画,而是因为对自己不自信,不敢画。孩子觉得自己画的不好,就害怕画出来被人看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这之前家长得先明白孩子的画作没有好坏和像不像之评,并把这个意思传达给孩子,无论他画的什么都是最棒的。不要对比,更不需要画的像,只需要随心所欲画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那才是童画本身最大价值,每幅画都是孩子的心里话。

  把孩子画作整理归纳,定期可以给孩子看他自己长期积累下来的画作,也会有利于增加孩子在绘画方面的信心和兴趣。

  4.给予孩子一定的绘画空间,孩子灵感突来,会随时想画画。有些想象力丰富的孩子,画起来更是不可收拾,根本停不下来,也许你会发现哪都可以成为他绘画的场地,画作随处可见,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属于他的绘画空间,只要他想画,就知道去哪拿工具开始创造,也便于后期家长整理孩子的画作。

  当然,这里所说的空间不单是场地空间,还有一个就是想象的空间,我们多鼓励孩子自由想象创作,使孩子在作画过程中心理也得到自我满足,同时有利于在思维和想象力上的培养。

  没有一个孩子天生不喜欢画画的,只是我们并没有用合适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画画,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家长,能有效的引导让每一个孩子从小都可以享受画画带来快乐。

  

                                                                                                               童画秀秀

                                                                                                                  2016.9.6


 

童画秀秀手机应用软件超好用,上面有好多孩子在画画和晒画,还有美术老师在线指导,不用钱的。对了,最近他们还在办网上绘画比赛。我们这些家里孩子画画的家长现在都在用这个。

家长说孩子不会画,小学美术画古树

幼儿美术教育的技巧

  在过度用力“教”与“学”的过程中,孩子天生的直觉与创意被压抑或扼杀,站在原创的观点上,“教”反而是一种危险的事。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创造是一种无中生有,不能教也无法学,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才情,幼儿从一岁开始就能涂鸦了,此时他需要的不是“教”,而是可供自由发挥才情与想像的宽广空间,亲自去体验。

   色彩与美感需要培养

  同时专家也提醒,艺术虽然不能教,但美感的培育与色彩认知则是需要教导与不断练习的。要培育美感及对色彩认知,最好的方式是拜大自然为师,以原野山林的自然原色,作为认识色彩的第一步。

  成人总以为从婴儿房到幼儿园,都需以高彩度的亮色系或是各种颜色鲜艳的卡通人物,才能吸引幼儿注意,其实,每天浸泡在这样一个混色染缸中,却会造成孩子对色调的无感与错感。专家指出,不少幼儿的画,线条描绘力很强,但色彩却多而杂,显示出对色彩的感应度极有待开发与练习,要知道色彩智能并不一定随着年龄增进,而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培养。

   孩子是创意大师

  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他们不需要像成人般,得要摆脱视觉惯性的束缚,以纯净的眼睛,便能直达事物的本然核心;这些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因此本世界的伟大画家如毕加索、米罗等人,都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的艺术突破,及建立个人独特的风格,转向原始艺术或儿童绘画寻求灵感,以开拓全新的视野与可能性。

  幼儿的纯净还未受到污染,能不受到视觉惯性的束缚,以守全直觉式的观察画出“心像”,是他们的本能,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许多甚至艺术大师所毕生追求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片想像活土若未经灌溉滋养,终会逐渐干枯。若想保有这份原创活力,应帮助孩子建立自发性的价值观,并鼓励独立思考能力,以免在成人的过度干扰或是各种视觉污染下,丧失信心与美感敏锐度。

   孩子有“画不像”的自由

  画得“像”,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绘画在于满足幼儿涂鸦的欲望与本能,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借由不同体裁的创作与形、色运用,开发生命的美感经验。

  正确的美育观念,才能保护孩子珍贵的原创性,在升学主义下成长的父母与教师,太过份于成果导向,并对技巧性过度需求,只求画得“像”,却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

  父母与老师在提供环境与材料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引导”,虽然幼儿没有开发的视觉对周遭漫不经心,但已经有内在的吸收心智;透过绘画,养成观察与联想。创造力不能直接给予,要从内在点燃,成人应该珍惜幼儿的原创自由,打破“画得像,才是画得好”的迷思,还给孩子自由涂鸦的创作自由。

   大人插手孩子缩手

  成人的干涉与过度的成果导向,是扼杀创意的元凶!让孩子尽情自由地涂鸦吧!这是生命初期一种奇妙的天赋本能,就如教育专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提出的敏感期。

  这是原本深藏的潜能,父母或老师应把握这个稍纵即逝的本能,从涂鸦期开启孩子的创造之门,一旦年纪渐增,逐渐受社会种种所制约后,这个丰沛的创造力,将逐渐丧失,而且可能是永久地失去。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幼儿的自由意志在涂鸦中获得抒发,成为寻求独立及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开端,自信与个人独特性的逐渐形成。

  但是涂鸦时专注且伴随创作快感的孩子,却老是被父母所干扰。看到满纸错乱无章的线条,便以为孩子不会画,急忙要教他或是送去才艺班,其实从两岁起的“错乱涂鸦”到四岁的“命名涂鸦”这段时期,所画的一片混沌,只有孩子自己才看得懂,但是只要成人一开始插手指导,这个自我探索的旅程便宣告中止。

  当孩子说“我不会画”,大人开始“示范教学”,孩子便从此养成依赖的习惯,不懂得独立思考,自信心也在成人的指责中丧失。请了解到这是一段自然必经的过程,父母不用急也不急不来,过早介入与干预,就是提早剥夺孩子体验天马行空想像的自由,孩子大了,自然开始会逐渐画得像,但却可能逐渐失去可贵的原创性。

  看看许多成人眼中所谓“画得好”的作品,却充满了僵化概念及成人拙劣指导的轨迹,大人的无知却错杀孩子的才情,令人惋惜。

   “错乱涂鸦”和“命名涂鸦”

  1、错乱涂鸦

  由于动作协调性不够,画在纸上的画是一些凌乱的线条,有时还会将线条画出纸外。

  2、命名涂鸦

  到了此阶段,幼儿虽尚未能画出具体形象,但已经能借由图画表达一些意念,一面画一面喃喃自语,画完了,还会帮这幅画命名。

   我有“画”要说

  画作是幼儿无声的语言,当幼儿还无法以明确的语言表达他心中想说的或是某种委屈时,借由不同的线条与色彩,以绘画代替口语“说”出来。此外,有自闭症等精神偏差的孩子,也可从其中找寻病因,作为诊治线索,并以绘画作为治疗的手段之一,疏导郁结的.情绪,协助病童恢复和外界的沟通,即所谓的“绘画治疗”。

  若孩子因画出心中想说的,而受到成人指责,以后不会再画“真画”,只画“大人想看的”,不但关闭了与成人沟通的管道,情绪纾缓的出口也少了一个。那么可以从画中读出孩子想说什么吗?专家认为,会教画不一定懂得儿童心理,同时专家建议,若孩子只是画一些恐怖血腥的画,并无出现明显的偏差行为,父母毋须妄自揣测或过度紧张,他可能只是暴力卡通看多了。

  不要急着作道德教育,要先寻找问题的核心。必要时可寻求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协助,从幼儿绘画形色中的组合与象征,分析幼儿的心理状况与投射,借以诊断幼儿的问题并寻求矫治方式。

   艺术鉴赏前先作功课

  美术教育不一定要从画画开始,把握名画鉴赏的机会,也是让孩子参与接触艺术的另一种好方法。但艺术鉴赏并非只是单纯的“看”,可以结合故事、戏剧与舞蹈,拉近孩子与画的距离。

  如利用故事解说让孩子了解画家背景,利用戏剧方式让孩子扮演画中角色,或是舞动出来,接着在实际欣赏画作之后,让孩子画出他的感想或是改写名画,从事前暖身,到亲眼鉴赏到实际动手画,才是完整的鉴赏活动,对孩子才能发挥功效。

  进入美术馆之前,应有相当的暖身动作。只在画室作画,眼界与格局都会日逐狭窄,因此艺术鉴赏已成为欧美美术教育的重点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完整的艺术观。

  “如何欣赏艺术”也是一种艺术。若未先作好暖身功课,只是一窝蜂地跟着大批人潮凑热闹,孩子看不懂,产生不耐烦,也影响大人的心情,再加上展览会场的嘈杂与空气流通不良,及许多不守规矩人士的“错误示范”,只怕孩子学会的是一堆坏习惯,或是想到艺术就头痛,反而成了一个不好的开始。

   父母施教锦囊

  ·艺术不能教,但美感与色彩认知需要调教与培养。

  ·尊重孩子的涂鸦自由,画得“像”,并不表示画得“好”。

  ·用“引导”代替“示范”教法,以免扼杀孩子的原创活力。

  ·由画中读孩子的心事,必要时可寻求专家协助。

  ·上美术馆前先作“暖身动作”,一窝蜂地赶凑热闹对孩子并无好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691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对男朋友不满意了,为啥总是对男朋友不满意 下一篇:一个胆小的男友爱得有多狠毒,小男友又狠又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