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多摄像头,四个摄像头手机是不是凑数的
比如前几年追求政治正确的有些手机,拍照本就不是强项,但为了 Pro 之名,第四颗镜头选择了一颗「滤光镜头」,没什么用,甚至在其官网描述里都一笔带过。
不仅如此,「为了多摄而多摄」的这种现象也在中低端手机上愈演愈烈,甚至很多主打线下的手机,也毫不吝啬地凑数上四摄,但实际上什么 200、500 万像素的景深、微距摄像头对于拍照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是营销时,少了就是少了,没有就是没有。
影像拍照如今已成为手机最重要的卖点之一,现在的手机要是没个 4、5 颗摄像头,都不好意思担当旗舰之名。
比如前几年追求政治正确的有些手机,拍照本就不是强项,但为了 Pro 之名,第四颗镜头选择了一颗「滤光镜头」,没什么用,甚至在其官网描述里都一笔带过。
不仅如此,「为了多摄而多摄」的这种现象也在中低端手机上愈演愈烈,甚至很多主打线下的手机,也毫不吝啬地凑数上四摄,但实际上什么 200、500 万像素的景深、微距摄像头对于拍照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是营销时,少了就是少了,没有就是没有。
那么当「后置多摄」逐渐成了一种发展趋势后,作为普通消费者需要关注什么参数?
1 更大的 CMOS 传感器尺寸
同等像素下,传感器越大,单位像素的面积相应地也越大,能捕捉的光也就越多,于是拍照得出的画质也越出色。例如小米 12S Ultra, CMOS 尺寸为 1 英寸,甚至比过去的卡片机传感器尺寸还大,其摄影的底气正是来自于「底大一级压死人」。
2023年应该也是旗舰机要普及 1 英寸大底的一年,比如前段时间推出的 vivo X90 Pro / Pro 、小米更新的小米 13 / 13 Pro。
而这几年 iPhone 也是明显加快了传感器尺寸变大的步伐,我们看看其后置摄像头模组的变化便可知道,苹果也坐不住了从 13 Pro 到 14 Pro 上,主摄从 1/1.68英寸提升到了 1/1.3 英寸。
这带来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更多的进光量、更好的信噪比、更自然的景深效果,总之开始卷大底就对了,毕竟计算摄影再牛批,也抵不过底大一级压死人啊。
2 更高的像素,准确地说是单位像素
以最新的三星 S23 Ultra 为例,主摄像头像素高达 2 亿像素,是 iPhone 13 主摄像头像素量的16-17 倍。虽说像素不能决定不是成片质量的唯一决定,但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高像素的手机,能保留照片更多的细节信息,放大的也能看清楚。
但各位也注意了,别被「高像素」一味地营销,很多旗舰机才搭载 4800/5000 万像素,而有些千元机则是 1 个亿像素,难道后者拍摄比前者更好?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个理,所以差不多 5000 万像素就管够了,像素固然重要,倒不如更关注「单位像素面积」。
3 更多倍数的变焦
一部手机可以通过超广角(0.5X)、长焦(2X、3X)、超长焦(5X、10X)镜头的加入,满足了用户多焦段的拍摄需求。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如今五倍、十倍变焦算是旗舰机的门槛,以长焦著称的三星手机,百倍变焦也不足稀奇。
国内手机市场上,华为、小米、vivo、OPPO 在过去几年内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长焦机型,一个比一个拍得远,如果各位想化繁为简,在摄影中追求减法,肯定还找到一部长焦还不错的手机。
比如小米 13 Pro 上的 75mm 长焦微距,比如 vivo X90 Pro 的 5X(120mm)长焦,比如三星 S23 Ultra 的 10X(240mm)长焦。
4 计算摄影的时代来了
目前 SoC 硬件的 ISP 处理能力已经满足不了一些手机厂商的需求了,面对很多复杂的场景,比如色彩的还原,暗光低照度场景的处理、大光比环境 HDR 的合成等,这些都需要计算摄影的快速处理,定制化的硬件方案才能更好地满足厂商的调教,于是便有了独立的 ISP NPU,比如 OPPO 的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vivo 的 V1 芯片。
他们对于照片的暗部提亮、噪点控制、高光压制、细节还原等方面是有目共睹的,普通用户原本在这些可能会翻车的场景,现在在计算摄影的加持下,也会像老师傅一样得心应手,这就是摄影进步的一大又是提现。
所以大家在选购手记时,去考虑这些手机,确实会对自己手机摄影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毕竟「技术决定下限」。
5 总结
最后我们通过一张图来看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摄像头传感器,我按传感器大小排列,你拿这个和 DxOMark 排行榜(当然现在已经成为野榜了,前几天谁刚充值了,大家心里都清楚)的手机进行对比,或多或少能发现,传感器大小、像素数、像素面积对手机成像效果的影响。
不得不说,在硬件参数、还是计算摄影上,iPhone 拍照确实掉队了,这几年安卓里面各家手机厂商的拍照进步幅度大,也追平了很多 iPhone 摄影的优势,包括照片白平衡、宽容度等方面,但在视频拍摄领域 iPhone 目前依然是最强的,不接受反驳。
(8129916)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