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害怕人形玩偶,上千块的人偶娃娃
来源:微博评论截图
恐怖、吓人、瘆得慌...网友们毫不避讳的表达了这些感受。
令人意外,以前粉丝们不是热衷于模仿明星的服饰穿搭,无条件支持明星活动,无底线维护明星权益吗?无所不能的明星效应消失了?
本兔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决定深入研究一下。
这是什么娃娃?
据二次元人士透露,这是BJD(
昨天,我们深扒了李晨花200万人民币为范冰冰定制的“新娘娃娃”,然而网友的评价却是……
来源:微博评论截图
恐怖、吓人、瘆得慌...网友们毫不避讳的表达了这些感受。
令人意外,以前粉丝们不是热衷于模仿明星的服饰穿搭,无条件支持明星活动,无底线维护明星权益吗?无所不能的明星效应消失了?
本兔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决定深入研究一下。
这是什么娃娃?
据二次元人士透露,这是BJD(Ball-jointed Doll)中文译名“球关节娃娃”。起源于欧洲,曾风靡于俄罗斯,后传入日本、韩国。虽然网友们觉得恐怖,这个娃娃在中国也是有群众基础的,他们还组了个小圈子,叫“娃圈”,里面全是BJD爱好者。
大多数人对这个不了解,主要原因不是这个娃娃贵,而是娃圈人从不对外透露自己的身份,为了避免纷争。
“很多人思想封建,非说我们养小鬼。还说我们心理变态。”娃圈人最大的苦恼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不认可,这些人碰巧是她们躲不开的亲朋好友。
从耐心解释到放弃治疗,娃圈人就这么沉默了,惹不起躲得起,她们就偷着玩,不招别人就是了,结果大黑牛送啥不好送个BJD,又把她们的挚爱亮出来了。她们只好倾巢而出的出来辟谣,然后再次服输。
2万对2千的支持率完败。
来源:微博评论截图
“一个娃娃有什么好怕的?”困扰娃圈人的未解之谜。
人偶恐惧症
来源:百度指数图谱截图
在百度指数图谱中BJD和诡异、灵异等词汇有直接联系,甚至还有关于BJD娃娃死亡的搜索点。那么这些恐惧从何而来?
人偶恐惧症(Doll phobia),被列为十大怪异恐惧症之一,表现为对玩偶非理性的恐惧。不只是外形恐怖的玩偶——是所有玩偶。这种恐惧是对“活物的虚假呈现”的惧怕。所以它通常还包括对机器人和人体模型的恐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认为这种病症可能源于对恐怖娃娃的恐惧。
人偶恐惧症应该连百货商场的假人模特也怕才是,广大网友一定不是由于这个原因。
陷入“恐怖谷”的BJD
网友说:“恐怖片看多了,觉得任何娃娃都恐怖。”网上确实有不少娃娃题材的恐怖电影。
人看了电影才怕娃娃?还是由于很多人怕娃娃,给了导演灵感、共鸣从而拍摄这个题材的电影呢?
电影《鬼娃还魂》(美国)1991年
电影《人形师》(韩国)2004年
其实不少人看电影前就怕娃娃了,但这不是由于迷信或胆小,而是由于一种“心理现象”。
图片截自百度百科
“恐怖谷”(uncanny valley)是由日本现代仿真机器人教父级人物森政弘(Masahiro Mori)于1970年提出的假说,意指当仿真机器人的外表和动作接近真实人类,但表现又不够完美时,我们反而会对它产生厌恶感。图中这条红色曲线代表好感度,而它体现的这个低谷就是“恐怖谷”。
任何假说都值得被质疑,“恐怖谷”假说也不例外。很多学者对“恐怖谷”进行反复实验论证。
2009年普林斯顿大学阿西夫实验室用长尾猕猴进行了实验,记录了猴子们观看图片时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得出右侧结果:在注视中间仿真图像时猴子们普遍出现排斥反映。
实验室又在6-12个月人类婴儿身上进行了实验,得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对人类面孔注视时间增加,对恐怖面孔注视时间减少,从而得出恐怖谷现象可能是伴随婴儿对人类面孔识别能力发展出来的结论。
“恐怖谷”假说被投射到其它领域,并产生不小的影响,比如电影业。早先好莱坞研究“恐怖谷”理论是为了保障机器人相关题材的电影票房(不要吓跑观众),到后来干脆将其发挥到极致,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观众的不适,增强刺激感、带入感,渲染恐怖气氛。
所以电影里的妖魔鬼怪外星人一定要和人类相似又怪异,不是因为导演没有想象力,是人家诚心诚意要恶心你~不对,是为了触及共情曲线的最低值。
《寂静岭》电影截图
女护士们虽然各个都是超模身材,但是扭曲的动作加上木乃伊的脸,再发出奇怪的声音,吓的观众都想替主角跑。
《咒怨》电影截图
女鬼四肢爬行的动作效果之震撼,观众基本就吓瘫在椅子上了。现实生活中外貌正常的人,以不正常的方式行动,也会让周边的人受不了。比如前段时间在医院爬行的精神病女患者。
《墓地邂逅2》电影截图
这些角色成功的使观众联想到尸体、传染病、死亡,从而使人产生发自内心的厌恶感,并希望远离,这是生物自我保护的一种进化机制。
图片截自百度百科
而网络上留言表示“新娘娃娃”恐怖的网友正好处于图中红色区域,在他们的认知层面中,BJD就处于共情曲线的低洼地带,并且人数众多,这也是BJD一直小众的主要原因。
喜欢娃娃的人则碰巧没到或超过了这个红色的共情曲线最低值。
所以“恐怖谷”假说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的击败了明星效应。
不管怕不怕,面对李晨送冰冰的这个娃娃,我建议大家表达“害怕”——这是一种高级的表达。毕竟“害怕,不想要”成功地凌驾于“想要,买不起”之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