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与求背后的商机是什么「供与求背后的商机」
合肥恒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纸质吸管。(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周晓梦 实习生 王迪妮
“这是超市新上架的全生物降解型塑料餐具,主要原料是淀粉基塑料、甘蔗纸浆”“我们已经把塑料吸管换成了纸质吸管”……近期,海南日报记者在走访部分餐饮企业、商超时发现,不少“禁塑”后的替代品已出现在公众生活和日常消费选择中。
“禁塑”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也是保持一流生态
海南金鹿工业园区的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员工在整理全生物降解塑料袋。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合肥恒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纸质吸管。(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周晓梦 实习生 王迪妮
“这是超市新上架的全生物降解型塑料餐具,主要原料是淀粉基塑料、甘蔗纸浆”“我们已经把塑料吸管换成了纸质吸管”……近期,海南日报记者在走访部分餐饮企业、商超时发现,不少“禁塑”后的替代品已出现在公众生活和日常消费选择中。
“禁塑”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也是保持一流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
今年3月,我省发布《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从今年12月1日起实施。《目录》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种类。
“禁塑”后,我省如何确保替代品供应?如何推广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又该如何从全产业链谋划发展替代品产业?这些问题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也牵动着产业市场的发展。
A
替代产品在哪里? | 信息不对称——生产方希望卖出产品,需求方希望买到产品
约4万吨,约2.5万吨——这组数据分别是目前我省一次性塑料袋年消耗量,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年消耗量。
数据之外,是供需买卖各方的利益诉求和现实需求。我省替代产品在哪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替代产品的厂家,要把产品卖给谁?伴随着“禁塑”工作的推进,替代品的供需双方都想找到“对方”。
今年6月底,合肥恒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四化再次从安徽飞到海南。
张四化所在的公司主要生产全生物降解纸杯、塑料杯、杯盖、餐盒等产品。此前,他们产品的主要市场并不在海南。而近期张四化和同事之所以频频来琼,是因为看中“商机”,他们希望在海南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和进行产业布局。
有人想把产品卖出去,有人则想买到产品。
“由于打包、外卖等需要,我们餐饮企业对塑料制品用量和消耗量较多。”海南龙泉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蒋伟丽坦言,随着“禁塑”工作的推进,如何找到符合要求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产品供应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这并非一家企业的“所需所急”。“从今年3月开始我们就在寻找替代产品的供应商。”海口观澜湖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总监韦春丽说。
按照工作安排,今年8月至11月,海南省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大型商超、国企、旅游景区等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开展“禁塑”工作。“根据前期我们对上述重点行业和场所的摸排情况看,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的需求量在5100吨左右。”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替代品生产的情况,目前省内有5家企业正在转型或已完成转型,具备生产能力的有4家,企业上报的生产能力每年1.2万吨。此外,我省还引进了省外企业,相关项目正在建设中。
B
供需如何更好对接? | 政府“搭台”——为企业找订单,为用户找供货商
替代品新的市场需求已出现,产能也在逐步形成,但如何高效地、有组织地促成供需双方密切对接,打破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还需要“助推力”。
今年6月初,张四化来海口参加“海南自贸港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产业招商及供需对接座谈会”。这场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共同“搭台”举办的会议,共吸引省内外20多家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生产企业,以及省内多家酒店、餐饮、景区、学校、机关食堂等用户代表参加。
“我们需要杯子、杯盖类产品。我们希望可以联系上能提供这类产品的厂家。”在会上,作为需求方的百胜餐饮(深圳)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提出诉求。
合肥恒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恰好符合该诉求。“我们这款透明杯,由源自植物资源的聚乳酸(PLA)原料制成,生物降解性能良好。”张四化在会场产品展示区举着公司生产的全生物降解材料替代品样品介绍。
蒋伟丽也参加了座谈会。“我们需要对接的平台和‘窗口’,来筛选和确定替代产品供应商,参加这样的会很有必要。”她说。
为企业找订单、为用户找供货商,让供需双方对接,正是这场座谈会举行的目的所在。
“我们负责保障‘禁塑’替代品需求,推进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产业发展。去年以来,我们一方面积极推进省内相关企业转型生产,尽快形成产能;一方面大力引进外来项目落地。”省工信厅副厅长陈万馨在会上表示。
对于“禁塑”而言,替代品是否能够有效满足需求至关重要。据介绍,预计今年底前,我省可形成全生物降解袋类制品产能3万吨/年以上。新引进的深圳裕同3.6万吨/年植物纤维餐具项目和中科院理化所3万吨/年全生物降解塑料改性料及膜袋制品项目已落地海口;属于全生物降解塑料上游板块的6万吨/年PBST项目已选址洋浦,这标志着我省正在推进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C
如何促进产业发展?
全产业链谋划——形成流通、商业和价值闭环
遏制“白色污染”蔓延已成为广泛共识。“限塑”或“禁塑”带来的替代品需求全球市场将给海南产业整体升级换代带来新机遇。近段时间以来,省内外相关行业企业“整装待发”,我省该如何从全产业链谋划发展替代品产业?
“要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发新型全生物降解塑料种类,结合海南本地特点研发相关制品,逐步降低成本,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表示,海南有相应的上游产业基础和地理区位优势,再加上海南自贸港建设政策优势,可规划延伸产业链,逐步带动新的塑料替代品产业集群发展。
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借鉴其他省份全生物降解产业发展经验,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创新激励政策,增加发展动能;通过完善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市场准入、产品检测、产品溯源和市场监管等闭环管理流程,推动替代品生产和应用有序发展,推动全生物降解制品产能在岛内形成。
此外,为进一步做好“禁塑”工作,省生态环境厅还推出“海南省禁塑工作管理信息平台”,提升我省一次性塑料制品流通环节监管执法效率,实现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流通信息可追溯。
省生态环境厅土壤和农村环境管理处工作人员陈曦介绍,该平台旨在建立协同推进的禁塑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稳步推进禁塑工作、促进全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建立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回收利用体系、强化市场监督执法闭环管理、大力推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塑料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本报海口7月8日讯)
总策划:曹健 韩潮光 罗建力 齐松梅
执行总监:林容宇
主编:魏燕
版式设计:张昕
检校:招志云 原中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