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你朋友圈里的很多朋友为什么离你渐行渐远了,为什么朋友的朋友圈对自己不开放

我听到一个朋友说,朋友圈里人太多了,打算要“狂删”那些只有一面之交、记都记不起来的那些“好友”了。你有同感么?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微信圈里也有些朋友正在圈马占地,业务扩张,加的“朋友”多多益善。
但是无论怎样,有一种现象却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当初热腾腾加上的好友,一段时间后,彼此之间却已经渐行渐远。他们和你在同一个朋友圈里面,各自发着图文,记录着各自的生活轨迹。你们屏幕上的图文间隔,相距不过几厘米,然而你们的两颗心,却如同夜空中处于不同轨道间的星球,在几万光年之外,高冷望过,沉默无言。

我听到一个朋友说,朋友圈里人太多了,打算要“狂删”那些只有一面之交、记都记不起来的那些“好友”了。你有同感么?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微信圈里也有些朋友正在圈马占地,业务扩张,加的“朋友”多多益善。

但是无论怎样,有一种现象却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当初热腾腾加上的好友,一段时间后,彼此之间却已经渐行渐远。他们和你在同一个朋友圈里面,各自发着图文,记录着各自的生活轨迹。你们屏幕上的图文间隔,相距不过几厘米,然而你们的两颗心,却如同夜空中处于不同轨道间的星球,在几万光年之外,高冷望过,沉默无言。

为什么朋友圈里面的很多朋友,慢慢渐行渐远了呢?

其实原因不一而足,但最主要的情况,无非是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东飞伯劳西飞燕,各自忙碌无多言。

汪涵说,他的朋友圈只有100人。他有删微信的习惯。一般工作完成后,他就会删掉相关人的微信。几年前,钱枫吐槽,他和汪涵都搭档了10年了,突然有天被涵哥删除了微信。汪涵淡定的回道:范冰冰、陈坤我也都删了。汪涵说,“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时,我就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都删掉。有什么话,不能在群里讲呢。”

我们看到,一般事务性的朋友,在办事交接结束之后,大多会遁为路人甲,从此隐在一旁,不再多言。当初是一块儿碰头做事,做完之后,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场所,各忙各的了。

这样的朋友,从一开始加微信开始,就注定了你们之间的交往,有点儿相当于快递小哥对你的一个点头微笑。送货送完,一声“再见”之后,就当然各自忙碌,就此再见了。

从此你和他,重新陌生,生活中不再交集。

而网络,只是给你存了一个影像,留了一个痕迹而已。你们其实,并不曾真正做过朋友。

你的微信中,还一定隐藏了好多微信群,这些群在建立之初,曾经活跃,完成任务后,都隐在了角落,不再有人想起。偶尔有个人在群里误发了一个消息,群一下子跳出来时,你可能还会觉得,咦,这个群哪来的?

还有的群,开群第一天,大家说过话,之后就沉没了。那些话,就如你在逛百货商店时,你跟售货员之间点了个头、笑了笑的那个瞬间,之后,就没有了之后。

前几年我在混读书群的时候,曾经被一个书友加好友,只是我跟他的交流,只限于刚加上好友之后彼此发过的一个笑脸。除此之外,平时并无互动,一片空白。然后,再翻翻他的朋友圈,只看见一条横线,一片空白。然后,我就跟这种既无事可说,也无事可做的“朋友”拜拜了。

忙自己的事,看自己喜欢的风景,交彼此愿意说话的朋友。与朋友交往舒不舒心,从某个方面,不一定看你交了多少朋友,而是看你交了多少有价值的、可以正常互动的朋友。

第二种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与谋。

人群之中,你碰到一个人,刚开始,你们还相谈甚欢,颇为相得,彼此引为知己,欢喜不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在某些方面想法类似的两个人,却会发现,曾经“英雄所见略同”的两个人,观点差异越来越大。

人与人理念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人们之间不可避免的远离。你们曾经高谈阔论,无话不谈,而如今,在努力尴尬地寻找着共同话题;却发现,话题越来越少,沉默越来越多。于是,就越来越生分了。

而这,却是人生之中,最多见也最正常的真相。

人与人的不同,是绝对的,人与人的类似,却是相对的。史铁生曾经说过,孤独是任何人都需面临的困境。它是人类存在的属性之一。

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确实如此。知己意味着两个人在各领域内意见相似,人生节奏大体相合,成长步伐大体一致,这样,才能基本保持两个人对各种问题的看法相近。如此,知己的保质期才能延长至一生。而这,真的很不易。

现实中的真相往往是,当初的的观点理念很相近,然而由于各自工作、生活的轨迹不同,人们各自对社会万象的认识发展进程也有所不同。到后来,人们终究越走越远,以至于不再有任何交集。

小时候无话不谈的朋友,再见面忽然让你觉得聊天内容食之无味。两人之间因为各自学识、经历的差异,早已变成了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人,无话可说。那一堵墙,那一种生分,源于他们在成长之路上,日日浸淫的不同风景。就比如鲁迅与闰土。

有人说,只看真人秀与抗日神剧的人,与阅读海明威、卡夫卡的人,自然难以走到一起;沉迷于麻将的人,与一个游历世界的人,自然也难以成为朋友;常年堕于底层的人生与社会精英的人生虽同处一个地球,却如同在不同的时空中生活,很多时候,连遇见都是一种奢侈。

何尝不是呢?

第三种是: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虽然由于某种机会,你可能获得了一些牛人的微信号,你们同在一个微信朋友圈。可是那真的并不意味着你们真的在一个圈子。

你们之间并没有彼此间的呼应。你可以点赞,如果你愿意;而人家可能连你问的一个问题,都懒得回答。当然,这个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如果粉丝众多的大牛对每个粉丝的问题都要回答的话,显然也不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

所以,你以为你们同在一个 “圈”,其实只是你一厢情愿的误解。现实是,你们根本不在一个圈。

大牛的微信头像就在眼前,你们的两颗心却在两个宇宙中,永不相接。你只可遥望,抑或拿来一炫,但在实质上,他(她)永远与你无关。

一个粉丝追星,即使他能拿到那个星的电话号码,又如何呢?

你跟大牛的真正交流,或者真正同圈的前提,是你能够成长得足够强大,强大到你可以和你的偶像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彼此平视与欣赏。

就如,杨紫喜欢赵薇多年,小时候就是因为看了赵薇的戏,从而进入了娱乐圈,成为了一名演员。但即便拥有了对方的微信,杨紫也不愿打扰她。她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呈现出了各种好的作品,终于在颁奖台上,和赵薇站在了一起。

王俊凯喜欢周杰伦多年,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偶像的认可,还让偶像帮自己写歌,而不仅仅是见个面、合个影、发个圈。

原来,追星、融圈的正确姿势,就是这样的。

舒婷在《致橡树》里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首诗讲的是爱情,然而,真正的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有一段话,我一直很推崇: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悦和亲附别人上面。所谓圈子、资源,都只是衍生品。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内功。只有自己修炼好了,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汇聚。你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而不是倒过来。”

所以,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对于“融圈”,最关键的是,你个人不断成长变强,之后你才有可能挺立在你偶像所在的那个圈。

第四种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其实朋友的渐渐走散,也与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有关。友情的维护,最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一个人就算朋友满天下,但如何与满天下的朋友做好日常维护,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了。

不要说你有粉丝百万,就算你因为工作、交游的关系,你的微信朋友圈有朋友一千,你若想三天两头刷朋友圈,把这一千个朋友的动态一一关注到,并随手点评点赞,估计你大概率要点得手瘫。

李白游遍天下,狂放浪漫,处处交朋友。可是,交的多,渐走渐远的也多。他的偌大的天下朋友圈,在古代,更没办法经常交流维护。所以他的朋友当中,就有很多“岑夫子,丹丘生”这样的,大家聚在一块儿,快意party,“将进酒,杯莫停”。只是,喝完之后,因为大家都有各自的事业与追求,于是各分东西,再难见面。从此一入江湖深似海,回头不见敬酒人。癫狂过后,是无限的落寞。

所以,当你没空了,现实中见面少了,网络上打招呼也稀了,朋友间也就慢慢地疏远了。而这种情况,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朋友圈里最常见的状态。只因生活不易,我们各自都有各自的一大堆事。

偶尔想起以前的温馨交往,点点滴滴,脸上有时候会心一笑。那些记忆,灿烂了过去,温暖了现在,这就是朋友的意义。

朋友两个字,从古至今,注定是稀缺品。这不仅是指朋友间能够一直三观契合是件不容易的事,而且就算真的契合,你经常维护所需的精力,也有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期。而时间与空间的拉长,将会慢慢地将你的朋友和你拉远。人在世上最常见的状态是: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所以,朋友间,可以是亲近的,也可以是悠远的。日月轮转,聚离无常,很多时候,恐怕这才是朋友间最真实的相处状态。

结语:

1,交朋友的过程,在线上其实也犹如线下。

因为,正常朋友间的交往,也历来是行于当行,止于当止。交于当交,分与当分。日常中朋友间的亲疏远近,在朋友圈里也会用相应呈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时候,可以分组可见;隐藏自己的时候,可以仅三天可见。

知己与其他人的区别就是,知己到你家,到处可逛,亲如家人,而一般人到你家,交流场地只限于客厅沙发,至于其他地方,对不起,“仅知己(或亲友)可见”。

从线下到线上,依然是繁华三千,红尘十万。人间的种种现象,其表象下的本质,无论线上线下,都是一样的。你的朋友的多少,取决于你这个人自身的各种特质和维护精力的上限,而并不因为网络的出现,就有多少异常的增减。

躺在朋友圈里“朋友”,有多少人是路人甲,有几个是可以深度交谈的?你心里一清二楚。

2,无论圈内还是圈外,唯有做好自己,才会更好地勾搭到同频的朋友。

朋友不是公司客户,你不会迫于KPI的考虑,必须日日维护。更多的是,拥有朋友,是出于内心的实际需要。

朋友是缘。缘来缘往的根本,是你们彼此之间,有多少文化、理念、性格、情感上的共鸣与吸引。

朋友,也从来不是你“追求”到的,而是在你修炼自己的过程中,自然而然遇到的。

朋友就是,我们在修炼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中,在努力攀爬的那座山上的不同高度段上,所遇见的同频攀友。

所以,我们只需笑看过往,努力将来。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遇见不同的攀友,自然而然。

就是这样。

你对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与你渐行渐远有何看法?欢迎留言!

我是醉余堂主人,读书写文,温暖向上。欢迎【关注】。如果你喜欢,欢迎转发,点赞,收藏,让更多人一起分享!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shenghuo/973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朋友圈不敢晒另一半,三种女人不能晒朋友圈 下一篇:王者荣耀的大招是什么,王者大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