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经济学丨朋友圈为何总有人批发口罩小心馅饼
据腾讯守护者计划团队统计,截至2月16日24时,该团队移交用户举报信息并协助警方抓获诈骗嫌疑人1320名,侦破案件2934起,腾讯110及腾讯举报中心处理涉疫情相关违规账号超过4万例,另外腾讯灵鲲监管大脑协助相关部门进行防疫市场网络交易检测,发现违规线索2000余条。
疫情发生,与疫情相关的消息一直在牵动人们的关注,全国各地都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当中。但是,另外一种“信息疫情”也开始蔓延起来——涉疫情的诈骗、谣言等违法违规行为也在增多。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你朋友圈的微商在集体转行兜售口罩?
据腾讯守护者计划团队统计,截至2月16日24时,该团队移交用户举报信息并协助警方抓获诈骗嫌疑人1320名,侦破案件2934起,腾讯110及腾讯举报中心处理涉疫情相关违规账号超过4万例,另外腾讯灵鲲监管大脑协助相关部门进行防疫市场网络交易检测,发现违规线索2000余条。
守护者计划团队的安全专家介绍,从疫情爆发至今,口罩、防护服、酒精等医疗物资采购类的骗局最为高发,并且诈骗形式也在不断升级,已经从最初简单粗暴的收钱后拉黑的作案手法向“资金盘”诈骗衍变。
那么,你真的能够拿到放心的口罩吗?他们背后,谁在玩空手套白狼的资金盘游戏?
批量预定口罩,收取高额定金没商量
疫情当前,口罩供不应求,购物网站都“售罄”,线下药房也“无货”,但是在社交平台上总能看到一些人能找到进货渠道,批量搞到进口的口罩,并且号称1000~5000只口罩起订。
口罩的单价大概比平时的正常价格贵四五倍,也没有高到让人不可接受的地步,但是一定要先付定金,如果一个人买不够这么多,也欢迎你把信息扩散出去邀请朋友拼团购买,并且承诺如果取消订单支持全额退款。
等你辛辛苦苦扩散了一圈,终于和朋友一起拼够了订单,转完账后满心期待的等待口罩到货,但实际上可能转账后10天过去了,你和朋友仍然没有收到口罩。因为接受预定的人手头根本就没有货源,期间如果你们催单或者有人要发起退款,“卖家”就会以“口罩被政府征用”“物流运输限制”等理由来拖延,让你们再耐心的等一等,尽可能的把定金留在手上。
一部分人在劝说下,会一直等待,这部分资金就在“卖家”那里沉淀下来;还有一部分人,坚持要求退款,“商家”也会按照此前的约定退款以免产生其他纠纷,但在疫情之下,要求退款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再等一等。
最终,稍微有良心的“卖家”会等到口罩市场恢复供应后,以较低的价格批发口罩再发货,从而赚取其中的差价;而一些纯粹以骗钱为目的的罪犯则会以拼单的名义不断发展下线,发展成“庞氏骗局”在捞够了定金之后卷款走人;最恶劣的就是以次充好,给买家们发假货,不仅骗取了钱财还危害了大家的健康。
延迟满足:甘愿为更有利的结果作长远选择
其实,骗子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利用了一种“延迟满足”的经济现象。
延迟满足,本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种行为,在经济现象中同样适用。例如,人们往往会为了获得更高额的收益,而选择投资锁定期更长的理财产品。
与之相对应的是“即时满足”,更看重眼前的利益与快乐,随心随性。
在口罩资金盘诈骗中,消费者为了“在口罩缺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买到口罩,解决自己的防疫需求”这一更加有利的选择,宁愿付出更长的等待时间,相信骗子们的借口,不发起退款,也是一种“延迟满足”的体现。
及时行乐和延迟满足不绝对,但小心馅饼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投资、置业时都很容易面临“延迟满足”和“即时满足”的选择,但是这两种选择,并没有绝对的好,更多时候需要视情况而定。
比方说,很多金融机构就会利用这一现象来设计自己的金融产品。例如,有一些保险机构开发出了投资型的保险,让投保人每年投入一定额度的保金,承诺在若干年后返还更大的收益,并且在投保期间投保人还享有重病医疗等保障,但是相比更专业的重疾保险,医疗报销的额度就相对要低一些。
还有一个更直观的例子,在银行存款或者购买理财产品时,活期的产品利率更低,锁定期越长的产品利率越高。
金融上的延迟满足大概可以描述为,把当下的资金拿去投资,让它在合适的产品下流通升值。在一定期限的时间后,再收取成果。那么如何选择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了,毕竟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和面临的实际需求不同。
例如,在预算相同的情况下,在市中心和相对偏远的地区各有一处房产供即将买房的消费者选择。市中心的房子地段好、配套设施齐全,但面积相对较小、升值空间也有限;而偏远地区是政府的重点建设区域,房子面积更大,但目前交通不方便、配套设施也不齐全。
此时,如果是一个首套房刚需的置业者,很可能就会选择“即时满足”,买下市中心的房产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而一个将房产视为投资资产的人,很可能就会选择升值空间更大的偏远房产,等到房屋升值后出售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所以说,选择及时行乐还是延迟满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答案并不是一定的,但是请大家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不管是哪种形式,收益越大、风险越高,当你遇到没有高风险却承诺了高收益的产品时,就一定要小心掉入骗子的陷阱了。
【策划】陈韩晖
【统筹】郜小平 赵兵辉
【撰文】陈曦 (作者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供职于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研究团队)
【海报】丁薇薇 许蕾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扫码加入“睡前经济学互动群”。欢迎投稿交流:1038773087@qq.com)
【作者】 郜小平;丁薇薇;许蕾
【来源】 南方产业智库南方号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疫情当下口罩为何一罩难求?
口罩价格在3月份最高,巅峰期价格一个1.6元,利润可以达到0.3-0.5元。随后,大量生产设备投产,原材料饱和,目前一个口罩的批发价在0.12-0.18,这一价格距离巅峰时期已经跌去90%。目前来看,国内防疫物资充足,口罩行业逐步转冷,口罩外销仍比较景气。
口罩成为生活必需品后,引来无数企业加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包括能源、汽车、家电、IT甚至是房地产行业的数千家企业“跨界”生产口罩,大型国企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也积极展开与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厂商的合作,跨界经营相关产品。
中国石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石化转产增产增供医用物资和原料,在燕山石化、仪征化纤紧急上马16条熔喷布生产线,建成全球产能最大的万吨级熔喷布生产基地。目前,中国石化熔喷布日产能达到37吨,年产能逾1.35万吨,可助力增产逾135亿只医用口罩。今年以来,公司合作生产口罩数量超1亿只,其中儿童口罩超1200万只。
中国石油:3月初,面对医用防护口罩一“布”难求的严峻局面,集团公司迅速启动自建熔喷布生产线项目。中国石油下属炼化企业,启动生产医用料的装置的升级管控,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口罩等的医疗物资原材料。截至目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兰州石化和辽阳石化自建并投产的熔喷布生产线已增至6条,设计总产能达3200吨/年。
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我国一共有4.7万家经营范围包括口罩且在正常经营的企业,其中有8950家系1月25日后新增企业。
口罩背后是产业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基于石化工业材料技术的竞争。随着疫情形势变化,这些企业会在口罩之外,推出更多其它种类的医疗产品,进行多元化的发展。随着大批生产厂商的涌入,货物供给的充足,口罩行业也将逐步进入利润的常态化时期。
来源:网页链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