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 影评,电视剧安家大结局影评
反映云南易地扶贫搬迁的电影《安家》,于4月20日全国上映(不含云南省),5月25日后,全国影院皆可观影(包含云南省),现整理一组著名影视大咖对电影《安家》的点评,与大家分享。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说:“电影《安家》是一部写在民族复兴和人民奋斗征程中,向世界讲述中国减贫史上易地扶贫搬迁样本故事的电影作品”。
电影《安家》改编自作家沈洋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易地扶贫搬迁基层干部赵声跃、移民群众李有亮、安置区移民工作志愿者肖远艳3个真实人物为原型创作
名家看《安家》
反映云南易地扶贫搬迁的电影《安家》,于4月20日全国上映(不含云南省),5月25日后,全国影院皆可观影(包含云南省),现整理一组著名影视大咖对电影《安家》的点评,与大家分享。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说:“电影《安家》是一部写在民族复兴和人民奋斗征程中,向世界讲述中国减贫史上易地扶贫搬迁样本故事的电影作品”。
电影《安家》改编自作家沈洋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易地扶贫搬迁基层干部赵声跃、移民群众李有亮、安置区移民工作志愿者肖远艳3个真实人物为原型创作的中篇小说《易地记》。作品发表于《边疆文学》2019年第10期,被《小说选刊》2019年12期选载,收入中国作协创研部和《小说选刊》联合选编的《易地记——扶贫攻坚优秀中短篇小说选》,获得第十一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云南省“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一等奖、云南省作协2019年度优秀作品奖。
电影《安家》讲述了在政府主导下,易迁群众在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精准脱贫中,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山村搬入城镇生活所面临的种种困惑,以及思想和行为转变的故事。展现了时代变迁,挖掘了人性之美,凸显了新时代基层群众对本真生存状态的不舍和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彰显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无私奉献和担当精神。
影片由云合影从文化有限公司、龙虎风云(北京)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宣传部、昭阳区委宣传部、云南能投昭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2020 年8月17日在全国最大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云南昭通靖安新区正式开机拍摄,在云南昭通大山包和靖安新区全景拍摄。由王言英、黄慧怡、沈洋、沈力编剧,陈乾伦担任总制片人,著名导演金琛执导,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得主娜仁花和实力派演员范雷、卢映、刘珈彤、郑昊、邵峰、于珂然等主演。
电影《安家》点评
江 平:国家一级导演,中影集团副总经理,中影集团艺委会主任
这个戏从创作主旨和政治战略来说,都是一部不错的影片。我们从娜仁花扮演的第一书记这个角色来看,应该说是一部紧扣时代脉搏、唱响主旋律的好作品,是大题材,但是表现的恰恰是小人物,也非常接地气。从演员表演来看也可圈可点,看得出来,主创团队着实下了很大功夫。
饶曙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原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
我觉得这个影片在人物塑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原著小说《易地记》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文学基础和创作空间。
主演娜仁花和范雷都演得非常好,金琛导演非常富有表现力,他的镜头语言的运用显得很质朴,但同时又把人物生长的环境做了非常好的影像的呈现。
王兴东: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
电影《安家》是写在民族复兴和人民奋斗历史上的一个崭新的作品,是一个很好的写扶贫攻坚的证据,这是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作者沈洋依据云南发生的真人真事,凭据他的艺术修养和对文学的敏感,对人民和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创作的中篇小说《易地记》改编的一个作品。这个戏写得非常好,特别接地气,人物关系设计也非常好,更重要的是它反应了新时代的新风貌,这个高度是不一样的,弘扬了伟大的建党精神。
马维干:国家一级编剧,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
电影《安家》有自己的特色,做得非常好。首先这个故事写得好,脉络非常清晰,有戏剧冲突,有矛盾,整个故事非常集中,故事也比较好看。我比较喜欢的,是电影聚集在一个点,那就是以人心换人心,很感人。这部片子拍得朴实真实,不是高大上的,不是讲概念、讲理念,很真实的反映了我们贫困山区农民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变化,很接地气。
黄群飞: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电影《安家》人物塑造得非常好,特别是女主人公赵卫国,区别于之前电影电视里的80后、90后年轻扶贫干部,她年纪比较大了,家里还有小孩,跟叛逆儿子的矛盾也很突出,各种矛盾和关系处理得很好,电影非常平实,没有大口号,没说一些套话,虚话,而是以心换心,这样可以让观众比较信任。
张晋峰:中国电影报副总编、编辑部主任
电影《安家》是一部为时代放歌的好作品,为人民立传,为奋斗者画像。创新度高,90分钟没有那么多事,就讲易地搬迁,很干净,很清楚,这个创新度丰富了我们现实题材的荧幕形象和我们农村题材荧幕的形象,非常好,再有整部影片的专业度很高,观赏性很强,无论演员的表演还是金琛导演的调度,画面的呈现,都非常值得认可。影片让人感动掉泪,好多地方会让你特别地感动,这就是成功影片的标配,最难能可贵。
刘树森:天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原华夏电影公司副总,原中影股份公司培训中心主任、营销公司总经理
首先向云南省委宣传部致敬,倾情投入、用心创作,非常及时地推出这样一部优秀作品。同时向制片方和金琛导演致敬,我觉得影片拍得非常好,看完之后非常和谐,非常地舒服,人物塑造非常成功,非常感人、自然,人物形象群像非常地可信,这也决定了这个影片的真实可信。希望制片方和云南方面做好发行工作,形成观影热潮,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
刘藩: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研究员,中国影协电影数字制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影协影视基地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影协编剧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
电影《安家》通过对云南偏远小村寨的困苦生活和搬迁之后美好生活的表现,抒发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讴歌了忍辱负重前行、抱病尽职尽责、带领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基层好干部。
金琛:电影《安家》导演
这个电影起源于沈洋的小说,因为刚开始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有好几个版本的剧本,但是我觉得剧本都没有沈洋的小说让我感动,所以我们最后做了抉择,我们写人,我们落到地上可能越安全,这是我们当时的原则。另外,这部电影我走的是相对比较文艺清新的风格,而不去做情节的推广化,包括镜头语言我都是以展现自然的风貌为主,我们更像是一个叙述者,而不是导演在镜前张牙舞爪的方式,所以把镜头语言更多后让,呈现一个相对诗意感的形象和作品风格。
中篇小说《易地记》简介
由作家沈洋创作的中篇小说《易地记》,发表于《边疆文学》2019年第10期,被《小说选刊》2019年12期选载,曾获第十一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云南省“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一等奖、云南省2019年度优秀作品奖。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和《小说选刊》杂志社合力编选的《易地记——扶贫攻坚优秀中短篇小说选》,以该作品作为书名并位列头条。被收录进云南省作协选编的《回眸70年——我和我的祖国文学征文作品集》,云南脱贫攻坚文学作品集《跨越》。
《小说选刊》给中篇小说《易地记》的授奖辞这样写道:易地搬迁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沈洋的《易地记》在润物细无声的叙述中,直抵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精神之核。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是这群扶贫干部的优秀特质,也是这篇小说立足的根本。沈洋以文学的方式见证并记录了易地搬迁、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时刻,以生动鲜活的笔触塑造出品质高洁、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为时代画像,可谓是唱响在乌蒙山区上空的一曲恢弘的赞歌。
云南省作家协会给沈洋中篇小说《易地记》的授奖辞这样写道: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概叹,而当下中国轰轰烈烈的易地搬迁工程,正是一个国家举全民之力缓解农村贫困的有力举措。沈洋的《易地记》通过基层扶贫干部的生动故事,聚焦当下农村贫困群众的思想意识以及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写得有情怀、有悲悯、有感情,勾勒出的,是一幅“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动人场景。
来源 中国作家网、“电影安家”微信公众号
责编 沈梦玲
审核 马永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