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经典致敬!你是否还记得电影《海霞》,伦敦蒙难记
《海霞》拍摄于“文革”后期,在那个百花凋零、“样板戏”一花独放的年代,《海霞》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在上映后引起了轰动,与同期的《创业》、《闪闪的红星》等影片一起被认为是“文革”后期为数不多的几部优秀影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影片,却在其创作及上映的过程中,遭到“四人帮”一伙的百般围剿与阻挠,几经封杀。 《海霞》一片,是根据著名作家黎汝清的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摄制的,讲述的是渔家孤女李海霞在党的抚育下,在与渔霸陈占鳌、潜伏敌特刘阿太等敌人的斗争中,逐渐成长成为一名成熟的革命女战士的故事。
谢铁骊为影片的编剧,钱江任导演兼摄影,副导演陈怀皑、王好为。主要演员有吴海燕、陈强、赵联、于绍康、洪学敏、王苏娅、张力维、蔡明等。著名作曲家王酩为影片谱写了音乐。 江青对谢铁骊和钱江拍摄《海霞》很不高兴。谢、钱二人曾被江青点名要来拍过几部“样板戏”影片,如《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杜鹃山》等,江青对他们还算满意。但如今他们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去拍故事片,江青觉得被周恩来挖了墙脚,数次质问谢、钱二人:“你们是不是对拍样板戏不感兴趣了?” 1975年初,《海霞》摄制完成。1月25日,《海霞》在文化部审查,连审两天,未获通过。不能通过的理由多达几十条,但最根本的罪名是:该片“背离了革命样板戏的创作原则”。
在审查中,提出了两场必须改动的戏。一场是指导员受伤的戏。在战斗中,小海霞到前线阵地给解放军送水,指导员为了掩护她而受了伤。这违反了“三突出”原则,突出了指导员,使一号人物海霞“受贬”,应该突出海霞,让她负伤。一场是解放军在海霞家吃苦莱的戏。解放军解放丁海岛,来到海霞家里,指导员看见海霞煮了一锅野菜,就让战士们每人吃了一碗,全部吃光。海霞感到不理解,正在怄气时,指导员给她端来一大碗白米饭,充满深情地说:“小妹妹,我们就是为了不让你们过这样的苦日子到这里来的。”海霞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场戏被指责为违反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拿穷人开心”。这两场戏“歪曲人民解放军”,“诬蔑了解放军的形象”,“给英雄人物脸上抹黑”。 于会泳责令北京电影制片厂全体职工“要从方向路线高度加以认识”,“把坏事变好事”,对影片进行修改。
1975年春节期间,邓颖超调看了《海霞》,对影片的故事情节和艺术手法及演员的表演十分赞赏,她推荐给周恩来。周恩来抱病审看了《海霞》,并肯定是部好影片。 接着,朱德委员长、李先念副总理及其他一些中央领导同志也陆续调看了《海霞》,一致认为值得肯定。邓颖超还把它推荐给中联部,准备招待各共产党国家的来宾观看。 于会泳赶紧将情况报告给江青,江青大怒:“是谁把片子往邓颖超那儿送?她又不管文艺,伸这个手于什么?” 于会泳表示,《海霞》在文化部并没有通过,按照“三突出”的标准提了很多意见叫他们回去修改。现在听说总理、朱委员长、邓颖超他们都看了,都说好,我们也就不好再提意见了。 江青马上授计:“你们应该有个制度,没完成的影片不准出厂嘛!” 有了江青的撑腰,于会泳立即采取行动。1975年6月,文化部派人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将《海霞》底片和样片全部查封,并派专人看守,不许影片外借;又派“调查组”进驻北影厂,找《海霞》剧组创作人员谈话,收集整理中央领导人调看影片的情况材料。
经过“调查组”的一番调查之后,《海霞》又多了两项罪名:
1.《海霞》是“文艺黑线回潮”的代表作。2.《海霞》摄制组是“行帮性的导演中心制”,是资产阶级所有制。
据此,于会泳责令:北京电影制片厂立即开展一个批判《海霞》、坚决“打掉行帮性的导演中心制”运动。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海霞》剧组只得按照文化部所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前后共修改了100多个镜头,但文化部意见中那两场被认为是“必须改动的”的“诬蔑了解放军的形象”的戏,在谢铁骊的坚持下,并未改动。6月15日再次送文化部进行审查,仍来获通过。 文化部遂将影片剪断100多次,进行粗暴修改。在强行通过这个支离破碎的“修改稿”时,《海霞》剧组断然拒绝。谢铁骊本着艺术家的良心,当场发表严正声明,提出抗议,拒绝承认这个面目全非的“修改稿”是自己的作品,坚定地表示:“这两场戏,坚决不改!一切由我负责!” 6月26日,于会泳打电话给扛青:“关于《海霞》影片,情况很复杂,受到某人的支持。在未改之前就肯定了。现在听说要公映,让群众评论,有人想把责任推出去。名义上改了100多个镜头,实际上主要问题没有改。现在有人说话气很粗。我希望当面向江青同志报告一下。”江青回答说:“有关《海霞》的问题,既然情况复杂,我建议你向春桥同志当面报告。”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大批《海霞》及其创作人员的1975年6月,江青、张春桥等人居然根本就没有看过《海霞》影片。 由于中央绝大多数领导人肯定与支持《海霞》及谢铁骊的坚持,于会泳只好说:“好,不给帮助改了,一个镜头也不改!恢复原方案上映,开展评论,写文章批判!”于会泳在无奈之下说出这样的话来,是想让江青出来表态,为自己撑腰打气。 江青表示:“北影的事我不清楚。建议上映,但要保留评论权。”张春桥立即跟进:“同意。”并说,“这是一个积极的办法。” 6月30日,于会泳写信给张春桥,要求《海霞》按照未经修改的第一稿上映,还特别说明“按第一稿,就是按他们送中南海审看的样子上映”。 与《海霞》同遭厄运的影片《创业》的编剧张天民于7月18日上书毛泽东,反映《创业》的遭遇。7月25日,毛泽东在张天民的信上作了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内的文艺政策。” 《创业》闯“围剿”成功,给了谢铁骊、钱江很大的鼓舞。为了挽救《海霞》,冲破“围剿”,谢铁骊、钱江决定给周恩来总理写信。信送到了国务院信访室,被刊登在人民来信摘抄上,在中央政治局传阅。邓力群建议谢铁骊向毛泽东写信,认为迫害《海霞》事件比《创业》还要典型。7月25日,谢铁骊、钱江给毛泽东写了申诉信,经邓力群转交胡乔木。 7月26日,邓小平出席了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讨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篇目的会议。会议中收到毛泽东关于电影《创业》的批示,当场宣读后指出:文化部处理问题太粗暴,连《创业》这样好的电影也不许放映,还有什么百花齐放?针对江青一伙把“三突出”绝对化的倾向,他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还需要有讽刺文学。人民代表大会每次开会都有侯宝林当代表,而且主席每次开会都要问一问有没有侯宝林。就在这个会议上,胡乔木将谢铁骊、钱江的信交给邓小平。
邓小平立即与文化部联系,并派人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取走了所有被封存的《海霞》电影胶片,同时将《海霞》的有关材料及谢铁骊、钱江的信转给了毛泽东。 7月29日,毛泽东在看了《海霞》的有关材料后,在谢、钱二人的信上批示:“印发政治局同志。” 7月30日,邓小平召集中央政治局部分在京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审看了《海霞》的两个版本——最初送文化部审查的片子和修改后的《海霞》。政治局成员有华国锋、李先念、陈锡联、吴德、张春桥等8人参加审看。在审看了影片之后,邓小平问:“大家看后有什么意见?”吴德说:“这个片子政治上没有什么问题,至于艺术上还需要一些加工。现在,已经重拍了一些镜头,是不是把原来拍摄的和后来加工重拍的一些镜头连接起来制作,然后对外放映。”邓小平问张春桥有什么意见,张春桥说没有意见。邓小平就对张春桥说,你管文化部,由你通知文化部,就这样演出吧。张春桥没有表示反对。这样,中央政治局审查通过《海霞》修改后的版本在全国上映。 8月8日,邓小平在谈到《海霞》时,指出:“这部影片不算很好,但可以放映。压制是不对的。” 政治局7月30日审看《海霞》,江青是政治局委员,却借故未去,王洪文、姚文元也没有参加。而于会泳在当天才被通知参加。他心中没底,打电话给江青,江青说:“我知道,但我今天不看。”于会泳在审片会上没人理睬,被晾在一边。审片会结束后,于会泳马上打电话给江青:“政治局的同志看《海霞》,我和张维民同志去了。谢铁骊、钱江同志也去了。看完后,政治局的同志讨论,我们4人就回去了。在看的时候,谢铁骊在邓副总理和李副总理之间边看边谈,我们没有说话的机会。晚上去了8个政治局同志。” 中央政治局批准《海霞》在全国上映,明确地表示了对北影厂和《海霞》的肯定与支持,给了江青一伙沉重的一击。 7月31日,就是中央政治局审查通过《海霞》上映的第二天,张春桥召集文化部核心小组成员开会,批评于会泳说:“你们老是批判‘导演中心论’,将来导演都批没了,找谁工作?” 于会泳被批懵了,没有反应过来,大哭:“我没地方去说理啊!” 老谋深算的张春桥又换了一副口气:“片子上映是上映,北影还是北影的问题,以后再说嘛!” 言外之意于会泳心领神会,摘起阳奉阴违的一套,表面上执行中央政治局的决定,上映《海霞》,背地里却下令:《海霞》不许向农村发行,不许向国外发行,不在节日期间上映,不许使用好的胶片。 《海霞》在全国公映之后,立即引起了巨大轰动,这部影片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以海霞的生活经历作为主线,同时写出几个女民兵的不同性格和成长道路,真实地反映了女民兵的生活。尤其是王苏娅扮演的阿洪嫂和冯恩鹤扮演的阿洪之间的夫妻情意,在“文革”影片中是绝无仅有的;吴海燕、张力维、洪学敏等扮演的一群美丽活泼的少女形象也让人耳目一新。此外,影片中优美抒情的音乐和歌曲、如画的风景以及散文式的结构,在同期上映的影片中显得与众不同,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看腻了“样板戏”的人们对这样一部别具一格的影片的欢迎程度,是江青一伙所始料未及的,也使谢铁骊、钱江等《海霞》主创人员感到莫大的欣慰与振奋。一时间,《渔家姑娘在海边》唱遍了大江南北。海霞的扮演者吴海燕也成了青年们的偶像,女青年们甚至模仿海霞背着步枪在海边礁石上站岗的形象到照相馆拍照留念。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