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评价长城,怎么评价张艺谋的电影长城
最近,中国第五代大导演领军人张艺谋,拍摄的谍战片《悬崖之上》杀青了。
根据爆料,本片的演员阵容包括张涵予、雷佳音、张译、朱亚文、秦海璐、于和伟等等。
不管如何,张艺谋以七旬的高龄,还选择突破自己从未拍摄过的类型,可以说值得鼓励,电影也值得期待。
但伯光今天交不想分析《悬崖之上》这部电影。
因为现在电影刚刚杀青,物料不多就没有太多值得分析的内容。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大导演领军人,《英雄》过后拍摄的电影,有很多电影都遭遇过“滑铁卢”的
文|令狐伯光
最近,中国第五代大导演领军人张艺谋,拍摄的谍战片《悬崖之上》杀青了。
根据爆料,本片的演员阵容包括张涵予、雷佳音、张译、朱亚文、秦海璐、于和伟等等。
不管如何,张艺谋以七旬的高龄,还选择突破自己从未拍摄过的类型,可以说值得鼓励,电影也值得期待。
但伯光今天交不想分析《悬崖之上》这部电影。
因为现在电影刚刚杀青,物料不多就没有太多值得分析的内容。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大导演领军人,《英雄》过后拍摄的电影,有很多电影都遭遇过“滑铁卢”的情况。
比如号称张艺谋最烂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
另外张艺谋“武侠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满城尽带黄金甲》,争议同样一点不少。
不过,伯光始终认为2016年的《长城》,它才是张艺谋是最野心勃勃,也是同时”中美合拍“却没有讨好。
最终在两个市场遭遇了“滑铁卢”,同时国产商业大片影响颇大的电影。
01《长城》是烂片?张艺谋的《长城》,到底是部好电影还是部优秀的商业大片呢?
在当时上映的时候骂声一片,但到了现在也有的观众觉得不错,反正是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答案,但如果站到商业类型大片的角度来看。
张艺谋的《长城》只能说处在刚刚合格的程度,它是部企图借西方怪兽片外衣,与中国文化结合失败的商业类型大片。
《长城》是一部合格的商业大片:
道理非常简单,普通观众想要看到的东西它都有。
比如那种铺天盖地的特效大场面,长城守军壮烈恢弘的战争场面。
比如片中某些角色的成长,为了大义的牺牲,男主角和配角友情的考验,再到男女主角感情元素的运用等等。
虽然故事剧情看起来很肤浅,但整体剧情逻辑没有太大的问题。
说白了:《长城》故事剧情和角色塑造确实没有什么深度,但说得很多爆米花的好莱坞大片,剧情和角色好像很有深度似的。
国内很多观众:国外爆米花商业大片就是爽片,国产爆米花商业大片就要求深度。
仔细想想,这个没有道理啊!
当然,背后原因有国产商业大片一直不行的反弹。
02《长城》是部商业佳片?张艺谋的《长城》真的算不是优秀的商业大片。
最主要原因有一个,它是部中美合拍,中国文化和西方技术杂糅的作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与西方电影技术的冲突,最终让这部电影的观感真的挺奇怪。
这种“中美文化冲突”的结合,延伸出来的比如两个常见问题。
一是世界观和背景的设定,在中国人看来非常古怪。
欧美西方因为近代发达的关系,他们哪怕只是在自己国家的一亩三分地。打败反派就“拯救世界”,大家习惯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但中国人普遍是现实主义者,对于文化的观念比较写实。
如果《长城》是架空的世界观背景还好,但它把朝代放到了宋朝。
所以电影背景世界,在戏剧冲突造成的地理变迁当中,中国观众看来非常古怪,甚至是有些难以理解的。
最典型的就是饕餮目标的设定很不靠谱。
既然它们是时隔多少年从北方出来进攻南方,那么请问和宋朝同时存在的北方政权,比如辽国,西夏等国家它们还好吗?
而且从电影的呈现上来看,游牧民族匈奴对饕餮一无所知。
地理空间和世界背景,根本经不起研究,一研究就漏洞百出。
同时由于本片的编剧,还有特效公司都是美国人。它们对于怪兽的设计也很充满了西式化,同时根本任何的目的性。
看看这个饕餮的形象,它就只有个中国神兽名字。
第二是外国编剧不了解中国神话,也不了解中国地理空间。
好莱坞怪兽片里设定,要么是反派大boss召唤的怪物,只是代表邪恶但有着摧毁世界。要么只是怪异生物,和主角对着干是想要活下去。
《长城》饕餮群的目标太怪了,完全不符合中国地理空间。
中国观众看起来没有任何的代入感,美国观众看起来又觉得形象太过模糊。
张艺谋的《长城》是部刚刚合格的商业特效大片,算不上什么优秀的商业大片,尤其是和大量好莱坞商业大片相比。
03张艺谋《长城》的目的张艺谋的《长城》是2016年的电影,时间已经过去4年了。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这部当时中国投资最高的商业大片。上映的争议不算什么,事后对于国产商业片启示的意义,反而更大一些。
首先,很多观众没有弄清楚一件事情。
《长城》它本来是部好莱坞商业大片,只是是个中国故事罢了。后来因为“传奇影业”被万达收购,兜兜转转落到张艺谋手中。
《长城》上映前,张艺谋说了他为何要接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可能达到在海外,5000家影院上映。”
这是什么概念呢?
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华语电影北美票房第二,有5300多万美元,上映的影院2031家。
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华语电影北美票房第一,有1.28亿美元,最高的才2000家。
张艺谋一看北美5000家影院上映,想到能赚美国人的钱,而且还能把中国文化给传播出去,立刻就心动了。
中国第五代大导演的理想,在中国导演当中一直很特殊。
90年代,他们拍的文艺片在国际上获得巨大成功;2000年后,他们转型拍商业大片也一直抱着这个理想。
《长城》张艺谋是抱着借美国电影技术,输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来的。结果就是说梦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长城》本来就是个好莱坞项目,编剧一堆全是外国人。
大家认为张艺谋能有多大的话语权呢?还是以前他的电影一样,全程都由他掌控?
张艺谋已经救了《长城》不少了,至少在中国元素方面让它没有那么违和,他应该是尽了力了。
中国观众看到张艺谋导演,同时由于国内商业片不行,下意识就把《长城》当一部传世巨作,什么《指环王》《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这些类型电影。
这压根非常的不现实。
因为《长城》除了导演和个别中方人员,其它方面全部都是美国好莱坞的班底。
作为电影核心的编剧,便是清一色的五个外国人。
欧美国家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都有些片面,更何况中国传统文化了。
虽然伯光不太清楚这个剧本一开始是如何的,但猜测很可能就是《功夫之王》那种”好莱坞拍摄的中国故事“的样子。
五位外国编剧对于中国文化只怕一知半解都谈不上,顶多有些中国的文化符号,什么功夫、熊猫、中餐、古装和怪兽这类。
这种掌握不了核心科技的情况之下,不要说导演是张艺谋。
哪怕中国第五代大导演全部加一起,肯定都是救不回来。
所以,中国观众以为《长城》的中国文化多有深度,这是断断不可能的。
张艺谋接受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让好莱坞能够赚钱。中国通过这次合作,学习美国电影技术,并且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04张艺谋《长城》的启示中国电影发展到了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美国好莱坞本来就资本为主,显然不会放弃这个巨大的市场。但从好莱坞的各种拍摄的中国题材,再到中国主动找欧美国家的合拍尝试。
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也有。
但从历史的经典案例上看,成功的电影数量稀少,失败的电影占据绝大多数。
成功的说来说去也就是《末代皇帝》,动画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文艺片《情人》和《面纱》寥寥几部。
其他欧美主动拍摄中国故事的电影,绝大多数都是大烂片。
比如《功夫之王》《勇士之门》《白幽灵传奇》《绝地逃亡》《木乃伊3》《铁拳》《龙牌之谜》等等。
道理也非常的简单,东西方文化审美有别。
《长城》编剧和其它主创清一色的好莱坞的班底,但因为传奇影业被万达收购,最后导演落到了张艺谋的头上。
因为张艺谋的加入,才进入了些中方工作人员。
如果要举个恰当的例子,最相似的电影是袁和平的《卧虎藏龙2》。
《长城》确实是中国故事题材,中国明星阵容,但说到底背后一切都是美国好莱坞的。
最后,中国观众对于外国电影有宽容很正常。
毕竟中国商业电影做得不够好,大家追求优秀的文化商品也好。长期接受别人的优秀文化,导致自己文化自卑也罢!
但是内心希望外国人拯救中国文化,这个真的不符合实际。
因为现实无数例子早就证明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是天然有别的。很多观众希望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再用外国先进的影视工业技术,代替中国拍摄出优秀的中国文化产品,最终帮助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出去。
这件事真的不靠谱,尤其是再联想下现实里的中国和美国。
另外,随着2017年吴京的《战狼2》后,林超贤的《行动》系列,再到《唐探》系列,《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
这些优秀的国产商业大片,先后在国内获得巨大的成功。
早就证明了中国商业大片,虽然与好莱坞大片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但最终还是只能靠中国人拍出来的事实。
中国商业大片开始爆发的时间,刚好是2016年张艺谋的《长城》后。
这一切或许是巧合。
但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