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对话纪录片讲什么的 日常对话纪录片影评
【该出柜的,是家人间的伤与爱】
“妈……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你能重新选择一次,你还会结婚吗?”
“不会。我自己一个人比较好过。”
“你也不会想生小孩吗?”
“也不一定要生小孩啊……”
以上一对母女之间的对话,在外人看来可能很难归类到“日常”的范畴内。但孩子对于母亲是否欣喜自己诞生的疑问,以及母亲对于自己过去的人生选择是否了无遗憾,这两个疑问是不是长存于所有两代人的心中,只是不敢问出口呢?
日常的,是心中的疑问,还是那习惯了封闭的心?
2007年,女同电影《刺青》获得柏林影展专为LGBT题材所设奖项“泰迪熊奖”最佳影片,这是台湾电影第一次获此殊荣。时隔近十年,由台湾导演黄惠侦花了18年的时间拍摄完成的纪录片《日常对话》获得该奖项最佳纪录片。没有如《刺青》中杨丞琳和梁洛施般的美型,《日常对话》中的主角,也就是导演的母亲“阿女”,现已是六十几岁的老太婆。但她对生活选择的坦然和勇气,以及这些行动下对她的家庭所造成的影响,都让她身边的人和观众一次又一次地震撼。
没错,阿女是位女同性恋者,但她的两个小孩却也不是领养来的。阿女是在二十二岁时由导演舅舅的安排下跟其丈夫成亲。这在很多女同看来可能已经是难以容忍的事情了,更可怕的是这个丈夫还会家暴,导演小时候靠在房间的隔板上都能听到隔壁间阿女被丈夫殴打的声音。最后彷彿理所当然地,阿女逃了,带着两个女儿一起逃,只是逃跑匆忙连孩子的户口簿都忘了带,导演国小还没毕业就失了学。
没有了丈夫作经济依靠,阿女靠着“牵亡”的工作养起整个家。所谓牵亡是台湾一古老的民间宗教仪式,专门帮助亡灵和家属之间进行沟通问答好超渡亡灵。这样的职业以宗教观点看来似乎十分重要,却是台湾社会非常底层的行业。一家人生存不易,导演和她妹妹小时候的记忆就包括跟着妈妈一起做牵亡。
面对着这样令人失望的生活,阿女却没有就此认命。在不张扬、不言明的前提下,阿女尽意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爱情生活。事实上,说阿女不张扬似乎有点不太正确,她可是在还没逃出丈夫家前就带着自己的“女性朋友”回家了呢!回顾过去,阿女一共交了十几个女朋友,阿女对情人的体贴也是她所有的女朋友有目共睹的,逃离丈夫家后在女友面前更是宣称其与前夫的婚姻只维持了一周(事实上有十年),至于两个孩子,对外当然说是领养的……阿女在家人面前从来不说也不讨论自己的性向,但连外人都看得出来,阿女就是当时被普遍认为“有病、不正常”的同性恋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