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成导演知青下乡电视剧 《我的二哥二嫂》回顾知青年代
电视剧的吸引力,因人群阶层而异。那些博得普遍关注的作品,往往在于人物类型的鲜活及故事人生意味的丰富。由长影集团、北京北广传媒影视公司等联合摄制的长篇电视剧《我的二哥二嫂》(编剧郭中束、导演刘家成),即属这样的佳作。作品的背景是上世纪四人帮垮台后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以下放户周家为中心,展示了一代知青及城乡青年的命运起伏,概括了那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新旧交替时期的社会风貌。总体上说,这个戏好看、有味道。改革初期、城乡民众流动的年代感把握较好,塑造出乡村城镇一组鲜活生动的群像。全剧有两个中心线索:周武和胡琴。随着故事的进展,编导者在主人公周武周围安排了一连串女性角色:李英姿、周母、阮若水、林郁郁、何老师、曲惠敏,她们或爱他、信任他、同情他,或想利用他而亲近他,由此织起了一张人情之网;胡琴,作为道具与情绪因子,贯穿情节始终,她不仅关连着周武的身世,是周武人生苦乐的寄托,牵引英姿、周母、林郁郁、何老师的关注与共鸣,也成了周文、周全走向歧路的媒介。
众多的人物关系中,二哥周武与二嫂李英姿显然是最重要的。以周家小妹口吻回叙的故事里,二哥、二嫂为聚焦点,然而二人历尽波折,直到临近结尾才“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结合的延宕,有多种主观和客观上的制约,其间最大的阻碍,乃时代潮流的波动。他们的遭遇,不啻为一代城乡人命运的缩影。民兵营长兼配种员李英姿,是刘家堡子的坐地户,而周武则为随周家下放的知青集体户成员。两家父母刚刚给他们订了亲,知青返城波涛涌起,大专招生、下放干部落实政策,一下子把他们分隔开来。于震饰演的周武,经历复杂,下乡、上学、县剧团拉二胡、开针灸诊所、推车收破烂……这是个有缺点、逐渐成熟的人物——正直、善良却时而莽撞,勤劳、有悟性又往往不安分。他因“私生子”身份被揭,愤而离家上学,使周家陷入最困难的境地,造成妹妹周双不得不违心嫁给刘大壮——应当说,对此他和周文负有同样的道义上的责任。周武后来的闪光点在于,他竭力为父母落实政策上访,把家接进城里;在于关键时刻能无私地帮助知青伙伴阮若水;在于他终于认识到英姿的爱心与大义而真诚地与她共命运。
从刘家堡子集体户走出的知青,除了周武,也都各有代表性。周文从奸污阮若水,弃家上大学,利用婚姻关系出国留学,到归来钻进官场转而下海经商,尽显其随机应变的市侩嘴脸;曲惠敏依托干部子女身份,混迹机关,长袖善舞,纵横捭阖,已丧失知识女性的本真;而阮若水屡受欺侮,脆弱难自强,最后被海外伯父接走——于大浪淘沙之中,他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方位。荧屏重现昔日的贫穷与苦难,已惹得某些后现代人的不耐烦,徜徉于“小时代”的摩登一族更是与之“冰火两重天”。好在周家的新潮小女尚未忘记二哥二嫂,没有“好了伤疤忘了疼”。不错,《我的二哥二嫂》是揭开伤疤、回味疼痛之作,但它依然为当下很多观众所需要——那些苦涩的往事,可能曾经与其命运相关,往往会唤醒他们心头的若干记忆、温情与良知。只要有这些观众在,这类电视剧就不会失去它的存在价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