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龙过江筷子兄弟插曲挑战小苹果 爆笑后戳泪点
很多关注“筷子兄弟”,曾经喜欢过《老男孩》、《父亲》的人们,都被这两首如泣如诉的歌曲感动到眼泪打转。然而当他们第一次点击《小苹果》的MV,或者走进电影院看“筷子兄弟”的大银幕处女作《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时,都不由得浑身一激灵:节操就这么碎了一地吗?出名、出名、出名,从他们的音乐MV到电影,银幕上自始至终都隐约浮现着“出名”二字,这也可以解释他们做这首歌和这部电影的初衷、故事脉络,还有现实中的结局。无论骂声多高,他们再次火了,可能比之前任何一个可能是诚意之作的还要火。但是,话题就像才华一样,总有用完的时候,这两个“老男孩”今后靠什么混,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如果一位观众有正常的审美,那么,对《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这样一部到处红配绿的电影恐怕是难以忍受的。我讨论的前提当然是“《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作为一部电影”,如果你觉得,筷子兄弟就应该保持网络视频和娱乐节目的“搞笑微电影”水准,那么,在放过梦想的同时,也请放过电影。早在《老男孩》蹿红于网络,很多人高唱“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的同时,不免也要畅想起来,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院里的电影该有多好。实际上,在吃完免费午餐的时候,我也不免会生出这样的想法,如果这不是一个盒饭,而是在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那该有多好啊。黄油打得更厚,把一个浴缸里的泡沫打得更多。如同电影里一边唾弃成功学一遍又无限向往成功风光,《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不过是商业上的一个投机行为。或许你要说,没有《老男孩》,筷子兄弟就无法被发现。的确,出名要趁早,可不是出了名还要背着过去的老一套。一个短片捧红一个大龄组合没啥了不起,非要说有追求,可以看看别人家的《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最不济的,玩音乐都玩得这么low,真不能怪观众挖苦你。
有朋友很是反感:两个三四十岁的老男人,非要穿着肥大的中国式校服、怀抱吉他去高谈梦想、高歌理想,偏偏它还不是一部搞笑片,而是一道德州扒鸡汤,未免太过滑稽。如果国人真的知道什么是梦想和理想,我就不会把那些普普通通的日期全部忘在了脑后。而如果真人秀必须得成为壮志不已的未竟梦想,也许我真是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当然,自从《中国合伙人》取得成功以后,脚踩美利坚也成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延续了短片《老男孩》的卖点,譬如打榜的网络歌曲,正在网络上被段子手和营销大号疯狂转发的《小苹果》,被认为是火火火火。“猛龙过江”,有一层致敬李小龙代表作的意思,片中也有不少动作戏,只不过前后衔接搭配显得非常的白痴无脑,大开国际玩笑。余下的,这部电影还是那些翻来覆去的隔夜饭,梦想、理想以及让全世界都听见的歌唱。无论怎么个沦落,华北歌王和胡同巨星总归要回到舞台上,再怎么荒诞滑稽,编导也会把他们送到美国去。然而,连同马璐、潜规则和白虎兄弟,这些不经大脑、胡编乱造的编剧套路,有如连绵不绝、稀里哗啦的呕吐物,凶残且粗暴。即便不能采用诛心之说,可创作者有这种要钱要名要利的心态,哪还能有好歌和好电影?想都不要想。从头到尾,堆满那些廉价的梦想台词,自己听了也真不害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