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称馒头无陷的新民晚报一篇文章有误
(原创)
上海《新民晚报》一篇文章称“馒头是无馅的”,这个说法有误?你信吗。
假如你随时到上海的豫园吃“豫园南翔小笼馒头”,你会知道:“有的馒头真是有馅的”,这就是事实。豫园“南翔小笼馒头”的特点是:皮薄、馅丰、汁多、味鲜、形美。如今,在江苏、上海一带至今还有“蟹黄馒头”、“南翔小笼小馒头”(有馅),一句话: 自古以来就有“有馅的馒头”。
2020年4月7日,《新民晚报》第21版“夜光杯”一篇文章《馒头记粗》(作
为什么说称“馒头无馅”的新民晚报一篇文章有误?
(原创)
上海《新民晚报》一篇文章称“馒头是无馅的”,这个说法有误?你信吗。
假如你随时到上海的豫园吃“豫园南翔小笼馒头”,你会知道:“有的馒头真是有馅的”,这就是事实。豫园“南翔小笼馒头”的特点是:皮薄、馅丰、汁多、味鲜、形美。如今,在江苏、上海一带至今还有“蟹黄馒头”、“南翔小笼小馒头”(有馅),一句话: 自古以来就有“有馅的馒头”。
2020年4月7日,《新民晚报》第21版“夜光杯”一篇文章《馒头记粗》(作者谢冕)称:“一般的馒头不咸、不甜、无馅”,显然,“无馅”的说法不准确。自从“馒头”古诞生以来,无论是“一般的、二般的馒头,总有一些馒头是有馅的”。目前,全国各地也都有“豆馅馒头”、"豆沙馒头”、"枣馒头”,都是"有陷的”。
中华美食故事多,“馒头”与“包子”就是一对食品界的“故事大王”。
一、“馒头”从诞生之日起原本就是“有馅的”,“馒头是包子的爷爷”。
在宋朝时期,无馅的“馒头”叫“炊饼”,也就是武大郎卖的就是“无馅馒头”,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反复出现“潘金莲为武大郎蒸馒头(即炊饼)的剧情”,这是对的。武大郎卖的炊饼是馒头,不是“烧饼”。《一面一世界》说:“武大郎的炊饼其实就是蒸饼,可以理解为山东的戗面馒头”(商务印书馆《一面一世界》17页,崔岱远,2017年10月第1版)。
“ 馒头”诞生在三国时期,历史记载为诸葛亮“发明的”。宋朝高承著《事物纪原》说:“诸葛亮南征,将渡泸水,土俗杀人首祭神,亮令以羊猪代,取面画人头祭之,馒头名始此”。明朝郎瑛著《七修类稿》“本名蛮头,音转讹为馒头。”(王学泰著,《中国饮食文化简史》64页,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
说“馒头是包子的爷爷”也是有历史依据的。“馒头的传说,三国时的诸葛亮,以面包肉供神之用,类似今天的包子,并非现代的馒头。古代称馒头为‘蒸饼’,在晋朝史书中已有记载”。(《中国饮食文化》267页,时事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也就是说,诸葛亮“发明的馒头有肉馅”。
“包子”是伴随着“馒头”诞生的。“包子”作为一种面食在魏时已出现,但不称包子,而叫“馒头”,直到宋代时,才有“包子”一词,如“绿荷包子”(同上)。
可见,“包子就是馒头的孙子”。
二、到了宋朝时期,“馒头”与“包子”成了“兄弟”,都是“有馅的”的面食。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宋朝时期,当过爷爷的“馒头”与“包子”又“称兄道弟”,这就是中华美食的魅力。包子与馒头“互称”,当时“馒头大多指包子,如朱熹曾以此做例:如吃馒头,只吃些皮,元不曾经吃馅,谓之知馒头之味,可乎”(《朱子语类》卷32《论语》)。《宋代衣食住行》还称:“包子在宋代又称为包儿、馒头等”(《宋代衣食住行》177页,徐吉军著,中华书局出版,2018年10月第一版)。
很细致地“研究宋朝饮食的一本书”《食在宋朝》一书从另一个角度解开了“馒头有馅的”的“迷”。“肉馅的往往叫馒头,菜馅的往往叫包子”。
《食在宋朝》称:宋朝《武林旧事》记载“蒸作从食”32种食品,其中就有“大包子、太学馒头、羊肉馒头,诸色包子”等面食。当时的“大包子”就是“菜叶裹馅儿”,大菜包,不是面食。“太学馒头”恰恰是今天的包子,是太学伙食的一种面食;“羊肉馒头”就是羊肉馅儿包子。而“诸色包子”就是各种各样的“菜包”。元朝著名的营养学专著作《饮膳正要》里的“仓馒头”,也是“裹着一团肉馅儿”的面食,外表与馒头一模一样。(李开周《食在宋朝》51页,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
三、“是否有馅”不是“馒头和包子”的本质区别。
中国面食也是根据食品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馒头”与“包子”自古有一个共同点:蒸熟的。当然,后来也有煎炸的,社会发展“带领”食品多元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早在2015年1月26日的《中国文化报》上发表的文章《坐进时光穿梭机看小麦何时开始做成馒头和饼》,该篇文章提出:“东方的蒸饼,我们现在称作馒头的面食,是8000年蒸法在面食上的成功运用。我们用甑将麦面蒸成了馒头和包子,而西方人却把它放进炉子烤成了面包蛋糕,这就是中西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它们是不同的主流烹饪技术,决定了麦食传统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馒头和面包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饮食传统”。
从汉朝、三国、魏晋以来,“馒头”有的“有馅儿”,有的“无馅儿”,至今,上海“有的馒头就是有馅儿的”。“馒头”与“包子”的本质区别也许并不在“有无馅儿”上,可能与饮食文化传承、地域品牌、民俗文化甚至汉字的表达方式有关。
《新民晚报》这篇《馒头记粗》对“馒头”是否有馅儿的说法是有误的,当然,文章中对“馒头”的做法、吃法的说法也不准确。既然叫上海豫园“南翔小笼馒头”,就有别于“小笼包”。“南翔小笼馒头”的馅则选用精腿肉,保持肉质之原味,用骨汤熬煮肉皮成冻,拌入馅内,以取其鲜,并使汁多;根据不同季节,加入蟹膏、蟹黄或虾仁或春笋,以取时鲜。每只“小笼馒头”的收口处打16个以上的褶,小巧精致、玲珑剔透,任取一只放在小勺子里,用筷子戮破皮子,汁水随即溢满一勺,入口鲜香有嚼劲、回味无穷。
每一个中国食品就是中国历史的一面镜子,到历史长河中畅游一下,也许更能领会中华美食的真滴。
鲁迅人血馒头经典的句子有哪些?
1、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2、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3、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4、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5、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产生背景
中医对于人血入药在明代就已经逐步停止(之前虽然有用人血入药,但并非是杀人用人血馒头入药,人血馒头是迷信的产物),尤其是《本草纲目》刊行后,李时珍明确反对用人血或人体器官入药的观点受到中医界的广泛认同,所以此后基本已经没有医生用人血入药,只是局部地区还有不通医理的人或庸医迷信用人血治疗肺结核等疾病。
现实中也有迷信的认为人血馒头可以治肺病的案例。但不是向刽子手买蘸过人血的馒头,而是残杀婴儿用其煲汤治病。
朗读有哪些技巧
朗读好─篇文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吐字标准,清晰,流畅,不能磕磕绊绊。
第二,需要语句的间隔,停顿,注意呼吸与朗读的协调,不能一口气读完。
逻辑性停顿:别称注重停顿,就是指以便突显某一事情,注重某一见解,表述某类情感,而在句中_有标点符号的地区作适度的停顿。如:“_有_片绿叶子,_有缕袅袅炊烟。
情感停顿:情感停顿是以便突显某类情感而做出的间歇性,这类停顿一般_如今情感明显处,例如哀痛绝、气愤无比、兴奋异常等。
第三,需要感情的流露,要结合文章的基调来决定情感的表达,不能毫无感情。
第四,需要语句的抑扬顿挫。
第五,最重要的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