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娱乐明星 > 正文

中考化学基础题,2022陕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化学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
由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6.混合

一.化学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

由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6.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物质且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这种物质就叫混合物。

7.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8.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9.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10.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叫碱。

11.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盐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12.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就叫氧化物。

13.酸性氧化物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14.碱性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

15.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16.原子

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17.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8.离子

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19.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20.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中子数

21.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22.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即A B = AB。

23.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即 AB = A B。

24.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即

A BC = AC B。

25.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即 AB CD = AD CB 。

26.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27.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28.缓慢氧化

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

29.燃烧

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剧烈的氧化反应。

30.自燃

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

31.催化剂

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32.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在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33.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当成溶剂。

34.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35.结晶水合物

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结晶水合物。

常见的有:Na2CO3·10H2O、

CuSO4·5H2O、FeSO4·7H2O。

36.潮解

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叫潮解。

37.风化

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叫风化。

二.化学基础知识

1.量取液体的仪器有 量简 和 胶头滴管

考点1 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

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简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液体时俯视度数数值偏大,而液体偏少;仰视读数数值偏小,而液体偏多。

考点2 胶体滴管的使用

胶体滴管不能伸入容器中,以免造成试剂污染;用过的胶头滴管要立即用水清洗(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水清洗)。

2.加热的仪器有酒精灯和酒精喷灯

考点1 酒精灯火焰温度外焰温度最高,要用外焰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最亮),焰心(最暗)。

考点2 仪器的加热

酒精灯可直接加热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酒精灯须垫上石棉网加热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酒精灯上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量筒。

3.固体药品的称量仪器是托盘天平

考点1 托盘天平的使用

称量时:左物右码。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若指针偏左,应减少药品,如果指针偏右,应 添加药品。 弹簧夹

如果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实际的质量=砝码—游码 。考点2 药品的称量

称量药品时,左右托盘放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把药品放在纸称量。称量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要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考点1 化学反应原理

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注意反应条件、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的现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原因分析: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水会倒吸。

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耗尽集气瓶内氧气,减小实验误差。

考点3 集气瓶内加水的原因:降温防止集气瓶炸裂;吸收白烟。

考点4 实验误差分析

如果实验中水倒吸的体积小于 1/5,实验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红磷量不足,没有将空气中氧气耗尽;

未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黉夹,集气瓶中气体高温气体体积增大;

装置漏气,气压减小。

如果实验中倒吸的体积大于1/5,误差分析:

弹簧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时由于温度高导致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增大而逸出;

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过慢导致气体受热而外逸。

考点5 为什么不能用铁丝、硫、木炭代替红磷

不能用铁代替红磷的原因: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不能用硫、木炭代替红磷的原因: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燃烧有生成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考点6 实验结论与评价

考点1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考点2 此实验还能得出哪些结论?

氮气性质稳定,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

5.空气的成分

考点1 按体积计算空气成分

氮气 78%、氧气 21%,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除此之外,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考点2 氧气的用途

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助燃,用在炼钢、气焊上)。

考点3 氮气的用途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保护气,灯泡中填空氮气延长使用日期,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医疗上液氮低温麻醉手术;制造化肥的原料如制造硝酸和氮肥;超导材料在液氮做制冷剂能显示超导性能。

考点4 稀有气体的用途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航标灯,闪光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安全可用于飞艇和填充探空气球。

6. 空气的污染

考点1 空气污染源

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为有害气体和烟尘。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

考点2 空气污染的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考点3 防治空气污染

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空气。

7.氧气的性质

考点1 氧气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呈淡蓝色液体,固态氧呈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考点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硫与氧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燃烧实验操作中,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碳与氧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木炭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操作中,为了使木炭和氧气充分反应,将点燃后的木炭 缓慢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铁与氧气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丝在空气中红热不能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丝在氧气燃烧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把细铁丝打磨光亮的以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2)在瓶底预先放一些细沙或加少量水防止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化物致集气瓶炸裂。

(3)铁丝绕成螺旋状以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

(4)先点燃火柴引燃铁丝,当火柴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影响实验效果。

(5)看不到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铁丝表面有铁锈 、氧气不纯 、燃着的火柴未燃尽就把铁丝伸到集气瓶中等。

8.氧气的制取

工业制氧气 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

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三种方法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有两种

固 固加热型 (高锰酸钾、氯酸钾 二氧化锰)

固 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气体收集装置有两种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用排空气法时导管通到集气瓶底部 ,要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纯净。

排水集气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排水法收集适合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方法,要收集纯净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方法。

采用固 固加热型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步骤有

查 ___________________;

装 ____________________;

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处。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中堵塞导管 。

加热时要先预热再在药品处集中加热,伸入试管的导管应略出胶塞即可,有利于试管内的空气排出,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排水法收集时,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和导管内的空气,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集气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操作,收集完氧气的集气瓶移出水槽,要正放在桌上,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

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 ,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

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

未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就开始收集;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没有装满水 。

中考化学基础题,2022陕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学习初三化学要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的总结,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二部分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化学之“最”42例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3、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4、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5、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6、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7、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8、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39、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0、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1、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2、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三部分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中考化学基础题,2022陕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1

  1、八大沉淀:

  白色沉淀: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2、常见产生气体的离子:

  阳离子:

  氢离子(H+)、铵离子(NH4+);

  阴离子:

  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亚硫酸根离子(HSO3-);

  3、酸碱盐推断题中常见的一些离子的颜色归纳:

  (1)无色离子:

  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钡离子、铵离子、银离子、锌离子;

  (2)有色离子:

  二价亚铁为绿色,二价铜为蓝色,三价铁为黄色;

  4、气体与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显色:

  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酚酞遇酸变蓝色,遇碱变红色;

  5、化学框图推断中常见的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

  碱性气体∶氨气;

  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检验通常用澄清石灰水)。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2

  1.化学(Chemistry)

  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如:冰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木刻成舟;化学变化:有生成新物质。如:燃烧、食物腐败。

  3.前20号元素:

  1H氢2He氦3Li锂4Be铍5B硼6C碳7N氮8O氧9F氟10Ne氖11Na钠Mg镁13Al铝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18Ar氩19K钾20Ca钙

  4.空气的组成

  我们每天呼吸着的空气,它的组分也是我们化学研究的对象。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5.基础化学实验

  1)药品的使用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剩余药品的处理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的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用药匙或纸槽。

  操作方法是:

  一、先使试管倾斜。

  二、把盛有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

  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如没有注明用量应取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块状或颗粒大的药品用镊子取。

  操作方法:

  一、先把容器横放。

  二、把药品放入容器口。

  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少量液体用滴管。

  ②细口瓶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向手心,否则残留的液体会腐蚀标签。如果没有注明用量应取1-2ml。

  ③准确取液体用量筒和滴管,俯视读数比实际偏大,仰视读数比实际偏小。

  4)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最低的是焰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5)可直加热的仪器有(四种)试管、燃烧匙、石棉网、坩埚。必须垫上石棉网才可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有量筒。加热前必须预热,操作方法是把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或把酒精灯火焰在药品下方来回移动。给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倾角为45°。

  6)玻璃仪器洗刷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试管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1/3。

  8)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可能会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试管外壁有水珠或没有预热试管、灼热的试管用冷水冲洗等。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3

  1.物理变化是:不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比较:空气中CO2、水蒸气含量低;O2的含量高

  3.固体药品装在广口瓶,液体药品装在细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用的仪器是药匙和镊子。

  4.量取液体要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使用时要竖直悬空,不要平放或倒置。倒取液体时,取下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手心。

  5.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450,且管口不能对着人,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7.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N2,占78%;其次是O2,占21%

  9.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可燃物的要求是:过量,且只与氧气反应而不产生气体;导致测得结果小于1/5的因素有: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冷便观察,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的性质是: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10.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

  11.氮气和稀气都可作保护气,原因是化学性质不活泼。能用于食品包装中作保护气的气体,必需满足要求:无毒无害、廉价易得、不活泼。氧气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12.空气污染物有:粉尘和有害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主要是CO、NO2、SO2

  13.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是淡蓝色;检验氧气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若复燃,是氧气。

  14.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15.请写出碳、磷、硫、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

  C+O2====CO2;4P+5O2====2P2O5,S+O2====SO2;3Fe+2O2====Fe3O4

  1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哪三种?写出相应的反应。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2KClO3=====2KCl+3O2↑

  高锰酸钾加热:2KMnO4=====K2MnO4+MnO2+O2↑

  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下制氧气:2H2O2=====2H2O+O2↑

  17.化合反应:多种→一种;分解反应:一种→多种

  18.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19.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有:排水法,因为O2不易溶于水,优点是较纯净;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优点是较干燥。

  20.加热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查—装—定—点—收—离—熄。先将导管离开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水倒吸,使热的试管炸裂。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4

  元素符号及化学式

  元素符号:

  气态非金属元素: 氧 o 氢 h 氯 cl 氮 n 氟 f

  固态非金属元素: 碳 c 硅 si 硫 s 磷 p 碘 i

  金属元素:钙 ca 铁 fe 钾 k 钠 na 镁 mg 铝 cl 铜 cu 锌 zn 锰 mn银 ag 汞 hg 钡 ba 金 au 铂 pt

  稀有气体元素:氦 he 氖 ne 氩 ar

  原子团:硫酸根 so4 碳酸根 co3 氢氧根 oh 硝酸根 no3 铵根 nh4

  离子:硫酸根离子so42- 碳酸根 co32- 氢氧根 oh - 硝酸根 no3- 铵根 nh4+

  物质的化学符号:

  单质:氧气 o2 氢气 h2 氯气 cl2 氮气 n2 臭氧 o3 硫磺 s 木炭 c 铁 fe

  氧化物: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 no2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 氧化镁 mgo 四氧化三铁 fe3o4 二氧化锰 mno2 过氧化氢 h2o2 五氧化二磷 p2o5 氧化铜 cuo 三氧化二铝 al2o3

  化合物:氯酸钾 kclo3 氯化钾 kcl 锰酸钾 k2mno4 硫酸锌 znso4 硫酸 h2so4

  硫酸镁 mgso4 氢氧化钙 ca(oh)2 硫酸铜cuso4 碳酸钙 caco3

  碳酸 h2co3 盐酸 hcl 高锰酸钾 kmno4 酒精c2h5oh 甲烷ch4

  氯化钙 cacl2

  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行动指南,它能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科学支配时间、积极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对上学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小结,提出本学期努力的方向、目标、措施等。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执行情况,必要时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学习计划。

  学化学方法分享

  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的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因为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易于转化成为能力,便于应用和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它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努力下逐步形成的。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3、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二)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4、煤炉的底层:C+O2点燃CO2。

  5、煤炉的中层:CO2+C高温2CO。

  6、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O2点燃2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7、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CO2==H2CO3。

  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CO2↑。

  1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四)一氧化碳的性质:

  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1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其它反应

  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

  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4、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

  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5

  (1)盐 + 某些金属=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2)盐 + 某些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3)盐 + 某些碱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4)盐 + 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盐

  1、 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FeSO4 +Cu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 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 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 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5、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6、 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7、 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8、 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9、 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6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篇7

  一、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八、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九、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十、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完)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yule/3407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婴儿米粉吃多久?过了这个时间就别吃了,米粉吃完多久再喂奶粉 下一篇:不喝完的水反复烧开这样对泡茶有什么影响吗,纯净水反复烧开有害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