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蓝宝石有烧无烧,泰勒彩宝
珠宝的鉴定检测不是一步就可以得到结果的,而是很多项检测的结果的综合才能的出结论,并且在检测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很多时候就是那些细节决定了最后的结果。前段时间世界知名的珠宝检测机构SSEF报道了一例通过氢氧化铁状态变化确定蓝宝石热处理的案例。该蓝宝石的内部有少量的微小的
“这颗蓝宝石有没有烧?”这是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考虑的问题,用肉眼是很难分辨的,随着“烧”的技术的提高与完善也给检测设备齐全的珠宝检测实验室的检测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于检测结果很多时候都取决于细节,真是细微之处见真章。
珠宝的鉴定检测不是一步就可以得到结果的,而是很多项检测的结果的综合才能的出结论,并且在检测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很多时候就是那些细节决定了最后的结果。前段时间世界知名的珠宝检测机构SSEF报道了一例通过氢氧化铁状态变化确定蓝宝石热处理的案例。该蓝宝石的内部有少量的微小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在表面有裂隙,裂隙内有棕红色颗粒,没有其他的特征。通过放大观察金红石针状包裹体并没有出现熔断现象,在“烧”的过程中,当加热温度达到金红石熔点时,在退火过程中金红石会出现熔断现象,但是如果缓慢的退火出现熔断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也可能恢复,因此很难从金红石针状包裹体去判断宝石是否有“烧”。这时候该颗蓝宝石裂隙内的棕红色颗粒就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同过对裂隙内的棕红色颗粒进一步检测,发现该棕红色颗粒是赤铁矿,这是由于氢氧化铁因加热脱水造成的。正是因为氢氧化铁这一细节,科学家们才能肯定该颗蓝宝石“烧”过。
看到这里有很多人会有疑问:什么是“烧”?“烧”顾名思义就是对宝石进行加热处理。一般情况下“烧”可以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种,优化是被珠宝行业以及消费者所认可的能够将宝石的美展现出来的一种方法。处理是不被认可与接受的,通过添加物质来改变宝石的颜色、净度等方法,例如:充填处理、扩散等等。
困扰着消费者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蓝宝石有无烧?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没有专业的知识与仪器,看证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太专业的词汇看不懂,接下来就顺便说一下如何看证书上对有烧还是无烧是怎么标注的。
国内的检测机构例如NGTC(国家珠宝质量检测中心)和GIC(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在证书中均没有标注说明红宝石/蓝宝石 是“有烧”还是“无烧”。国际的检测机构如瑞士的GUBELIN和GRS、美国的AGL、GIA,斯里兰卡的EGL等证书都有对 “有烧、无烧” 的辨别标识。
证书里的comment 一项里会对宝石的有烧还是无烧进行标注,一般会显示 H、E、LIBS等字母:
A 代表无热处理或优化处理迹象(No indication of thermal treatment)。
E(Enhanced)代表优化处理,包括加热后净度和颜色之优化,愈合裂隙及洞痕处可含微量外来残留物,视为永久性处理。
H 俗称 “旧烧” 或 “老烧”, H (Heated) 代表热处理无残留物,视为永久性处理,只经过简单热处理,而没有被注色。
H(a)、H(b) 、H( c) 、 H(d) 俗称 “新烧”:
H(a) 热处理微量残留物(愈合裂隙有硼砂等残留物)小范围注色,性质比较稳定。
H(b) 热处理少量残留物(愈合裂隙有硼砂等残留物)内部大量注色,性质不太稳定。
H(c) 代表热处理中量残留物(裂缝或洞痕愈合处有硼砂或玻璃状物质等残留物)内全部注色,性质极不稳定。
H(d) 代表热处理明显残留物(裂缝或洞痕愈合处有硼砂或玻璃状物质等残留物)。
H(Be) 代表以轻微元素进行之热处理,铍扩散处理。
E(IM) 代表包括铍元素等轻微元素之扩散式热处理,诱发形成色域及颜色中心(此法和传统表层热扩散处理不同),视为永久性处理,重新切磨需特别注意颜色区域分部。
检测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环境还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可见每一张蓝宝石的身份证(证书)都来之不易。
蓝宝石无烧和有烧怎么看出来?无烧蓝宝石怎么看出来?
红宝石、蓝宝石作为世界上的名贵宝石品种,稀有是它们的一大基本条件。红宝石、蓝宝石的产量稀少,优质的宝石级红宝石、蓝宝石更是万里挑一。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提供更多的优质宝石,于是就出现了红宝石、蓝宝石的热处理,也就是“烧”。想要区分宝石有没有烧过就要知道什么是烧。烧就是加热,红、蓝宝石的加热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种。优化是指直接烧,烧后宝石变得更加美丽,没有残留物,这是被行业和消费者所接受的一种方法。处理则是有添加剂,烧后会在宝石内或外部留下残留物,主要用于改善宝石的颜色、净度等等,玻璃充填、钴扩散等等都属于处理的范畴,这是不被行业和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的。
要区分有烧和无烧用肉眼是很难的,除非是非常明显的特征,例如经过充填的宝石,表面裂隙处会出现裂隙下凹的情况,这是由于充填物和宝石的硬度不一致造成的。当然这也需要一定的经验与知识。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没有工具、没有经验也没有专业的知识,不用担心,这时候证书就派上大用场了。
在国际上较为权威的彩色宝石鉴定检测机构对于红、蓝宝石的有烧与无烧在证书上的注释“comment”一栏明确的标注,对于不同的烧还会以不同的字母进行标注,只要了解证书普通的消费者也能轻松的分辨红、蓝宝石有没有烧过。
A 代表无热处理或优化处理迹象(No indication of thermal treatment)。
E(Enhanced)代表优化处理,包括加热后净度和颜色之优化,愈合裂隙及洞痕处可含微量外来残留物,视为永久性处理。
H (Heated) 、H(a) 、H(b)、H(c)、H(d)、H(Be)、E(IM)等代表宝石内部有不同程度的残留物以及不同的烧的方式。
区分红、蓝宝石有没有烧过是很重要的内容,其对红、蓝宝石的价格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不是所有烧过的红、蓝宝石都不值得购买,消费者应当以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红宝石蓝宝石有烧无烧怎么鉴定
什么叫无烧呢?宝石一般都要经过烧的,市面上百分之九十的宝石都要经过烧,是传统的对宝石的优化方式。一般无烧的超少有,一般品质都比较差。品质好的,又要大颗的要到拍卖行去拍卖才有。极其罕见,这样的宝石可遇不可求。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说天然无烧红宝更具有收藏的价值。所谓"有烧",就是通过物理的加热,让宝石获得更好的颜色和净度,这样的处理虽然没有改变宝石本身天然的特征,但是,它毕竟不是纯天然的,有人把无烧和有烧的宝石,比作前者是通过化妆变成的美女,后者是整容后的美女。
虽然无烧色好的红宝非常难找,但是还是推荐天然未加化学加工,高温加工的红宝,因为这才是真正值得长期收藏的宝石。除此之外还要看重量、颜色、净度、切工以及最后的比例。至于如何区别
烧与无烧,对于一般人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依赖宝石证书。全球知名的一些实验室,瑞士的GUBELIN,GRS,美国的AGL,日本的中央TGL,兰卡的 GIC,CGL都会在证书中标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