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会不失分的化学实验问题(规范解答50条)
1.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
规范解答 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则××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离子未完全沉淀。
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方法
规范解答 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规范解答 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
(一)有关实验操作的问题
1.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
规范解答 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则××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离子未完全沉淀。
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方法
规范解答 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规范解答 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 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刻度线,滴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5.读取量气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方法
规范解答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先上下移动量筒(或量气管有刻度的一侧)使量筒内外(或量气管的两侧)液面相平,然后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数据。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
规范解答 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待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7.酸碱中和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规范解答 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色变为××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8.分液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将萃取后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小心地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9.实验室用烧瓶漏斗式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时,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缓慢滴加液体。
10.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在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上加少量的氯酸钾,并插入一根镁条,用燃着的木条引燃镁条。
11.结晶的操作方法
(1)用FeCl3溶液制取FeCl3·6H2O晶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置于蒸发皿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蒸发结晶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以蒸发NaCl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为例:将氯化钠溶液置于蒸发皿中,溶液体积不能超过蒸发皿体积的,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注意 若是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利用余热蒸干得到氯化钠晶体;若是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硝酸钾等杂质,则要趁热过滤得到氯化钠晶体。
12.检验如图所示的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1)空气热胀冷缩法
规范解答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管口a处用橡皮管连接一段导管放入烧杯中的水中,双手握住圆底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若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或移开酒精灯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
规范解答 将导管口a处连接一段橡皮管并用止水夹夹紧,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从分液漏斗口注水至漏斗中的水与容器中的水形成液面差,静置观察,一段时间后若液面差保持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注意 若要检验整个一套连续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只能用空气热胀冷缩法,而且必须用酒精灯加热圆底烧瓶。
13.配制FeCl3溶液时溶解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将称量好的氯化铁晶体置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加以稀释。
14.加热灼烧固体使固体失去结晶水或分解完全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将固体放在坩埚中充分灼烧,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量,再加热、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
注意 实验中最少称量4次。
(二)有关物质检验的问题
15.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若有沉淀则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继续实验);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里含有SO,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SO。
16.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若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里含有Cl-,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Cl-。
17.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NH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里含有NH,反之则溶液里不含NH。
18.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里含有Fe3+,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Fe3+(若溶液里只含有Fe3+也可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19.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新制的氯水(或通入氯气),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里含有Fe2+,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Fe2+。
20.检验含有Fe3+的溶液中含有Fe2+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取少许待测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少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说明含有Fe2+。
21.检验某含有大量SO的溶液中是否含有Cl-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少许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里含有Cl-,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Cl-。
22.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红色复现,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硫。
23.检验溶液中含有SO的实验方法
规范解答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充分过滤,取沉淀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红色复现,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
注意 要排除HSO的干扰。
24.检验NH4Cl固体中是否含有Na2SO4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取少许固体试样置于试管中,充分加热,若试管中无固体物质残留,说明氯化铵固体中不含硫酸钠,反之则含有硫酸钠。
25.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少许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呈紫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反之则不含钾离子。
26.检验某纳米碳酸钙是否为纳米级颗粒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 取少量碳酸钙试样置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搅拌后,用一束可见光照射,在入射光侧面观察,若有丁达尔效应,说明碳酸钙颗粒为纳米级颗粒,反之则不是纳米级颗粒。
27.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的方法
规范解答 气流通过试剂的先后顺序以及作用分别是
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检验H2O 检验SO2 除去SO2
品红溶液 → 澄清石灰水
检验SO2已经除尽 检验CO2
28.检验淀粉水解(催化剂是稀硫酸)的产物是葡萄糖的方法
规范解答 取少许水解液置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加热(或水浴加热),若产生红色沉淀(或产生光亮的银镜),则证明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
29.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的方法
规范解答 取少许试样置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则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30.证明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的实验方法
规范解答 取少许碳酸钠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向红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的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碳酸钠溶液的碱性为碳酸根水解所致,即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31.证明亚硫酸钠已经被氧化的实验方法
规范解答 取少许亚硫酸钠试样置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加几滴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亚硫酸钠已经被氧化。
注意 不能用稀硝酸或硝酸钡溶液,防止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
32.实验室证明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并检验产物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
规范解答 CO气体依次通过的实验装置以及各装置的作用如下:
硬质玻璃管(盛CuO、加热)→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
主反应装置 检验CO2 除去CO2
→燃着的酒精灯
消除CO的污染
注意 (1)点燃酒精灯之前一定要检验CO的纯度。
(2)先通一氧化碳驱除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点燃主反应装置的酒精灯。
(3)停止加热硬质玻璃管后要继续通入CO直至玻璃管冷却。
(4)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便于尾气燃烧。
(5)实验现象: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3.实验室进行乙二酸分解产物(H2O、CO2、CO)的检验的实验设计
已知信息:(1)乙二酸的熔、沸点较低,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容易汽化;(2)草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规范解答 各实验装置以及各装置的作用如下:
硬质玻璃管(给草酸晶体加热)→无水硫酸铜→
主反应装置 检验H2O
冰水冷凝装置→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
除去草酸蒸气 检验CO2 除去CO2
→浓硫酸 → 灼热氧化铜 → 澄清石灰水 →
除去水蒸气 检验CO 检验新生成的CO2
NaOH溶液→燃着的酒精灯
除去CO2 消除CO的污染
注意 (1)草酸蒸气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要事先除去草酸蒸气。
(2)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不利于一氧化碳的燃烧,要事先除去二氧化碳。
(3)也可以用碱石灰一次性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常用燃着的酒精灯消除CO对空气的污染。
34.探究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后红色褪去的原因的实验设计
褪色原因:(1)氯水中的成分与NaOH反应消耗了NaOH,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所致。
(2)氯水中的次氯酸发挥了漂白作用所致。
规范解答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1)正确,若溶液不变红则(2)正确。
注意 实验的关键是检验酚酞是否还存在。
(三)有关现象或原理的解释、试剂或操作的作用等问题
35.明矾净水的原理
规范解答 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Al3+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Al(OH)3(胶体)+3H+,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澄清。
36.高铁酸钠既能用作净水剂又能对水进行消毒、杀菌的原理
规范解答 Na2FeO4中的铁元素呈+6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3+发生水解反应:Fe3++3H2OFe(OH)3(胶体)+3H+,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澄清。
37.碳酸铵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规范解答 碳酸铵溶于水能发生水解,NH+H2ONH3·H2O+H+,CO+H2OHCO+OH-,CO的水解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38.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规范解答 碳酸氢钠溶于水后,HCOH++CO,HCO+H2OH2CO3+OH-,HCO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39.蒸干灼烧FeCl3溶液得到Fe2O3的原理
规范解答 在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Cl3+3H2OFe(OH)3+3HCl,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氯化氢大量挥发导致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蒸干溶液时得到Fe(OH)3,灼烧时发生反应2Fe(OH)3Fe2O3+3H2O,最后得到Fe2O3。
40.用酸性过氧化氢溶液溶解铜片的实验中,铜片溶解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加快后减慢的原因
规范解答 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反应Cu+2H++H2O2===Cu2++2H2O的反应速率,故铜的溶解速率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此时H2O2浓度的下降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铜的溶解速率减慢。
41.适当升温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速率加快,但是温度过高反应速率反而下降的原因
规范解答 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合成氨反应的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会使催化剂失去活性,反应速率反而降低。
42.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附近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规范解答 在阴极发生反应:2H++2e-===H2↑,由于氢离子不断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导致溶液中的c(OH-)>c(H+),使溶液显碱性。
43.在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常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的原因
规范解答 阳极产生的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增大溶液中盐酸的浓度能够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氯气的逸出。
注意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相关问题的四个步骤:(1)列平衡;(2)写改变的条件;(3)说平衡移向;(4)说平衡移动的结果。
44.在燃料电池中,常在电极表面镀上铂粉的原因
规范解答 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收气体的分子数,加快电极反应速率。
45.在化工生产流程图题中常考的三个问题
(1)将矿石粉碎的原因:增大矿石与其他物质(××溶液或××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提高浸出率)。
(2)用热碳酸钠溶液洗涤废铁屑等原料的原因:用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的特点清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3)用过量盐酸溶解废铁屑的原因:盐酸除了与废铁屑反应外还有抑制Fe2+水解,防止生成Fe(OH)2沉淀的作用。
46.在尾气吸收装置中试剂的作用
规范解答 吸收尾气中××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47.在定量实验或者制备实验中装置最后连接的干燥管的作用
规范解答 防止空气中的××气体进入××装置对实验造成干扰(有时还可能同时起到吸收尾气的作用,如在有关氨气的探究实验中,最后连接的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的作用就可以吸收多余的氨气,同时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48.在导管末端连接倒置漏斗、干燥管浸入水或溶液中的原因
规范解答 防倒吸(同时具有扩大吸收面积,加快吸收速率的作用)。
49.在气体的连续实验中,若有需要用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CO2或H2O(g)等气体来进行定量测定的部分,常常需要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通入氮气或稀有气体等与实验无关的气体的作用
规范解答 (1)实验开始时的作用: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对实验造成干扰。
(2)实验结束时的作用:将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出被××试剂完全吸收,以减少实验误差。
50.工业接触法制硫酸时,将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时采用常压的原因
规范解答 在常压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再增大压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但是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
在高考中,化学的实验题型的分值是占据很大一部分的,懂得一些答题技巧更是可以帮你应用出其不意的题型,并且往往能多拿几分,所以说学习答题技巧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备考技巧
化学怎么学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加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 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l(OH)3。
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七、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八、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拟结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归纳。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0.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1.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九、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十、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 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
<<<
高考化学备考技巧
重视课堂,回归教材
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同学们都能将课本在 课前预习 一遍,但是在上课前的几分钟里浏览一下本节课需要学的内容,建立起对这一节知识的总体印象还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上也能更好地跟上老师节奏。
在课堂上,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在这最后的冲刺时间里,老师对于知识的梳理与 总结 每一条都十分宝贵,我们也要分得清轻重缓急,不能为了多做几道题而不去重视课堂上的内容。在这段时间里,对老师带领的二轮三轮复习和自己在做题看书中得到的体会,可以用一个本子记录下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时不时拿来翻翻,相信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查缺补漏、夯实基础的作用。
而对于课本,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甚至要更加重视。高考化学出题的来源是课本,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对于课本上的内容烂熟于心,高考的各种题型都能找到对应的原型。从必修到选修,从重点到容易忽略的边角,我们都要多加以熟悉。建议大家在最后的时间里找出自己所有的化学教材,集中放在身边易于拿取的地方,在做题的时候多多加以翻看。
合理刷题,取法有道
不少同学都自嘲自己是“小镇做题家”,只会不断地刷题。有耐心和能力刷题是好事,不过掌握合理的方法能让你的刷题效率更高、刷题效果更好。
要有自己的错题本。平时在练习过程中要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一些经典的、反复出现的题目,着重加深对自己短板和知识重难点的理解。难题不是多做几遍就会了,而是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成熟的分析 经验 才能成功解题。错题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独有的宝藏,考试之前做做错题集也是一个很好的 复习方法 。
有计划、有侧重地刷题。刷题不能成天刷,也要考虑的自己多科目学习的时间分配和自己的状态与效率问题,要保持自己在一个较高热情、较快思维的状态下的刷题,也能很好地保持自己对学科的兴趣。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专题突破,多做做自己不会的专题,就能提升得更快。
端正态度,有疑必问
对于一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完全取决于你本人最开始的兴趣如何,也可以是一个不断的正反馈过程。对待化学学习一定要端正好态度,不用想太多其他无关的事。对于老师、对于同学都要保持一种波澜不惊的大格局、好心态,也许就会发现你的学习生活简单、轻松了不少。
无论老师教授的知识怎样、同学取得的成绩怎样,我们应该首先保持对于自己的关注。有了疑惑一定要寻找解答方法,有了畏难情绪一定要寻找宣泄的途径。可以找老师、找好友、找家人,不要怕批评,老师和同学一定更喜欢积极向上的人而非什么都憋在心里的人。
有问题就解决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思路,但却需要勇气。请相信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否定自己,自己永远是最可靠坚实的伙伴!
<<<
化学怎么学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时间来自于课堂,只要把握好课内的学习时间,才能学好化学。有些学生在上课不认真听课,没有找到好的 学习方法 ,从而导致化学成绩一直不好,因此建议此类学生选择高中化学一对一辅导,才能迎头赶上。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和消化,由于上课的时间有限,上课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较多,学生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就需要在课后可以进一步的巩固和消化,才能彻底理解。也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相关 文章 :
★ 化学实验六大解题技巧有哪些
★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与技巧
★ 最新高考理综化学答题技巧
★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 化学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 高考化学大题解题技巧
★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答技巧
★ 高三化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 高三化学大题答题技巧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初三化学实验问题
老大,刚上初三吗……而且你到底问的是现象还是变化?
算了,我舍弃我一小部分生命吧……
1)发现杯中产生大量气泡,幸运的话会闻到稍刺鼻的气味(多半是醋会发出的气体),是化学变化
2)发现白酒逐渐减少,并能闻到酒精味道,是物理变化
3)发现火柴(或木条)在燃烧,发出光和热,是化学变化
4)纯棉布燃烧无特别气味;化纤布点燃后会迅速蜷缩,有烧焦的味道;塑料薄膜点燃后同样也会迅速蜷缩,如果是聚氯乙烯的话,会有刺激性气味;都是化学变化
5)第一段蜡烛会燃烧;第二段蜡烛会慢慢熔化,在铁片上呈液状。第一个是化学变化,第二个是物理变化
注:如果你是初三才入门学化学的话,奉劝你一句,背死为止;如果你是神童在初三以前接触化学的话,给你个建议,抄死为止;如果你是比我还老的高二或高三的(除非你闲没事玩)要学化学,我不用说了,烦死为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