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有种秋燥重则危及生命请听好不喝水吞馒头有困难就是身体的求救信号
但几周后,小方因为口腔溃疡到皮肤科就诊,医生发现她还有很多蛀牙……进一步检查后,医生诊断小方为干燥综合征。事情变得没那么简单了。
这种干燥,重者可危及生命
秋燥主要表现有: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就出血;喉咙痒痒的,频频干咳;嘴唇一碰就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眼睛干涩、灼热、怕光甚至红眼,或眨眼时疼痛似有异物;皮肤干涩
入秋后,小方常感觉眼睛干涩,身体疲乏。起初,她以为是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的,未予重视。而且,秋季本就容易引起口干舌燥等表现,俗称秋燥。
但几周后,小方因为口腔溃疡到皮肤科就诊,医生发现她还有很多蛀牙……进一步检查后,医生诊断小方为干燥综合征。事情变得没那么简单了。
这种干燥,重者可危及生命
秋燥主要表现有: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就出血;喉咙痒痒的,频频干咳;嘴唇一碰就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眼睛干涩、灼热、怕光甚至红眼,或眨眼时疼痛似有异物;皮肤干涩,缺少光泽;肠道干涩,引发便秘。
如果上述“四干”(眼干、口干、皮肤干、便干)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意味着体内可能隐匿着某种病变,比如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和秋燥虽都有口舌干燥等表现,性质却完全不同。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害外分泌腺(包括泪腺、唾液腺、汗腺、皮脂腺),引起眼干口燥,唾液及泪液分泌减少,诱发各种口腔疾病及眼科疾病,严重的还会出现猖獗龋齿(多个蛀牙)、角膜溃疡甚至穿孔失明,皮肤瘙痒也是干燥综合征的重要特征。
干燥综合征还会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腺体外的器官如呼吸道、消化道、肾脏、肌肉、关节、血管等均有可能受累。它会造成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包括肺纤维化、慢性萎缩性胃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肺动脉高压等,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危及生命。
干燥综合征可单独存在,也可伴发于其他自身免疫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前者被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后者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中老年女性患者占多数。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不喝水吞馒头有困难,这些信号要注意了
在秋天,很多人会有口干、眼干的情况,那么,到底什么程度的口干、眼干需要引起特别注意?以干燥综合征为例来看,其在外分泌腺的典型表现有——
【眼干】持续三个月以上,眼睛有异物感或烧灼感,每日使用人工泪液超过三次。
【口干】持续三个月以上,在不喝水的情况下吞咽干性食物(如馒头)存在困难;常伴发龋齿。
【腮腺肿大】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肿大,青少年较成人多见。
干燥综合征还会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造成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如乏力、关节痛、紫癜、雷诺现象 (手冷)、间质性肺病、肾小管性酸中毒、贫血、淋巴瘤、神经系统病变等。
干燥综合征的症状复杂,为明确诊断,还需与结膜炎、角膜炎、糖尿病等鉴别开来。所以,患者应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除了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外,还必须做泪腺、睡液腺分泌功能检查、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SSA及抗SSB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等检查;必要时还要到口腔科做唇黏膜活检。
由此也可看出,秋燥和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有根本不同。一般,秋燥只要多喝水,多吃滋润的食物,必要时服用些中药调理就可缓解。随着天气逐渐寒冷,秋燥症状也会自然缓解。
干燥综合征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寻求治疗。
要知道,干燥综合征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是必须的,长期使用的口服药有羟基氯喹、白芍总苷等,少数症状重者还需服用糖皮质激素甚至细胞毒药物。
说到这里,看来天气不用“背锅”了?其实也不尽然。干燥综合征发病原因还不清楚,到底是否跟天气因素有关,也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应对干燥综合征,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秋燥也会引起眼干、口干、皮肤干等症状,患者很容易认为是秋燥上身。要知道,秋燥主要表现为皮肤干、口眼干燥,没有内脏器官的损害,而干燥综合征是有的。所以,可根据这个明显差别,区分是秋燥还是干燥综合征,以免延误真正的疾病治疗,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干燥综合征入秋攻略】
1、每天至少喝六杯水,多吃果蔬。
2、 修复皮肤屏障:洗澡不宜过勤,水温不宜过高,浴后使用润肤品。
3、 口干:勤漱口,减少龋齿和继发感染的可能;停止吸烟、饮酒;避免服用引起口干的药物。
4、眼干:戴防护镜,避光避风,增加周围环境的湿度,按需使用人工泪液。
5、 注意温差,防控感染:对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感染的几率增加。因此建议患者注意保暖,少去人多的地方,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胸闷气短,要及时就医。
秋燥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有效抵御秋季干燥?
时值9月,已进入秋季。秋季天气收敛,气候日趋干燥,人体不仅失去了空气中水分的滋润,更使身体内的大量水分随着干燥的环境而经皮肤挥发,使整个人都处于一种缺乏水分滋润的干燥状态,于是咳嗽少痰、眼睛干涩、咽喉肿痛、皮肤问题以及便秘等种种现象便发生了,这些都是秋燥惹的祸。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缓解秋季干燥而保身体安康呢?
01 放松心情,笑口常开
秋季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感伤的季节,悲秋是一种会使人抵抗力下降,肌体调节失衡的不良情绪,会给疾病造成可乘之机。而调节情绪,放松心情则能笑口常开,笑能祛病健身,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腹部、内脏等都有适当的协调作用,适度的开怀大笑更能使肺部扩张,清理呼吸道,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这样,体质增强了,自然也就能更好地抵御秋燥。
保证睡眠,早睡早起
秋季是热与冷的交替季节,稍有不慎,很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容易复发,而睡眠本就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秋季则更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消除疲劳,使大脑及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秋天的夜晚,天气转凉,如果能适度增加睡眠时间,早点上床休息,不仅有助于增加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更能保存能量,养精蓄锐。早睡方能早起,秋天的早晨空气清新,是秋天一日中空气最为湿润的好时候,这样的作息,不仅能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还能保持充沛的活力。
多喝温水,适度饮茶
水是生命之源,尤其在干燥的秋天,多喝水就更有必要了。秋季喝水要注意两点,首先一定要喝温水,切忌喝凉白开甚至冰水,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喝了反而对身体不利。其次喝水时要少量多次饮用,绝不能大口牛饮,更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去喝水,因为一次喝下太多水,身体就根本来不及吸收,也无法合理分布,反而会造成水肿。另外,菊花茶或是乌龙茶是爱茶人士的秋季佳饮,适度饮用不仅能润喉生津,还有助于防止皮肤瘙痒,因为茶叶中含有一定的锰元素,能增强人体抗皮炎能力,对人体皮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此外,蜂蜜水也非常适合秋季饮用,能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还能滋润肌肤。
晨起喝粥,滋阴润燥
用粳米或糯米熬成的粥,本身就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效,同时还兼具补充水分和润燥两大好处,因此秋天早餐适量多吃些温热粥或者是药膳粥,晨起喝粥便是秋季养生的一大良方。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或者芝麻糊等等,都是很好的秋季养生早餐,经常食用,不仅能滋阴润燥,更能增强人体抵抗力。
饮食清淡,少吃辛辣
秋季饮食应以清淡甘润为主,鲜藕、生梨、荸荠以及胡萝卜、豆腐、黑木耳等食物都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不妨多吃一些,而辛辣味的刺激食物应尽量少吃,秋季人体抵抗力本来就较平时薄弱,这些辛辣食物会刺激胃肠,引发溃疡以及炎症,甚至还会伤及肺部,应尽量避免。另外,秋季也不宜进食羊肉、狗肉等大热食物,与肉类相比,一些瓜果蔬菜更适合秋季食用,茄子、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润燥化湿的功效,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白色果蔬,补肺防燥
“秋凉多食白,养神益气力“,白色果蔬不仅经济实惠,而且大都具有滋润补肺的功效,秋季应该多多食用。比如白菜,其中富含维生素C、E,能有效防止因燥热导致的皮肤干燥,其中的纤维素还可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体内火气导致的便秘。又比如莲藕,有清热凉血、通便止泻、健脾开胃的作用,莲藕中还含有丰富的铁、钙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植物蛋白质、维生素和淀粉等,具有明显的补血益气、增强人体免疫力的能力。再比如山药,有益肾气、强筋骨、健脾胃、止泻痢等功效,用山药煮粥或者蒸一下配白糖食用,对体虚、肠胃不好、肾亏等都很有好处。还有白萝卜、百合、菱角、银耳、杭白菊等白色食物都对秋燥有很好的抵御作用。
酸味食物,适量多吃
秋季应适当多吃一些酸味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刺激人体内分泌更多的津液,从而达到减燥润肺之目的。酸味食物有醋、酸奶,还有番茄、山楂、柚子、葡萄等酸味水果、蔬菜,其中,醋能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吸收,使食欲旺盛,消食化积,还有很好的抑菌杀菌作用;酸奶不仅保留了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其中的乳酸杆菌还可以调节肠道的PH值,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减少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酸味蔬果更能生津止渴,好吃营养的同时还起到了滋阴润燥的作用。
运动锻炼,舒缓为主
秋季是外出锻炼的大好季节,可以适当增加户外运动。但是秋季锻炼,以舒缓放松为主,竞速、竞争性强的运动项目不宜进行,因为秋季气温下降,人体血管收缩,关节活动能力减弱,运动幅度和强度过大会使身体难以适应,还容易对心、肾等器官造成一定损伤。而登山、太极、游泳、散步等有氧运动则非常适合秋季,这些运动能带动身体的放松,让气血运行顺畅、还可促进心肺功能,达到有效养生的功效。
喝水是防御秋燥最简单的方法,怎样喝水更健康?
时值十月,秋高气爽,秋意渐浓,秋季干燥的气候让不少人有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发干瘙痒等症状,这些都是秋燥的表现。秋燥是秋季百病之源,而喝足水则是防御秋燥最为简单的方法,及时补充水分是解决秋燥的关键之一,但是如果喝水的方法不对,喝再多水也得不到有效缓解。那么究竟该当如何喝水呢?怎样喝水才能更健康呢?
01 引起秋燥的最主要原因是体内水分不足
夏季的酷暑高温,人们常常会大汗淋漓,经常过多地出汗,使身体的各组织水分都会不足,到了秋季,干燥的气候又使皮肤中的水分更加速蒸发,如果再不注意补水,人体就会处于一个非常缺水的状态,而这种缺水就是导致秋燥的主要原因。秋燥不仅对肺部的伤害很大,而且还使人体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导致旧疾复发。
并不是所有的喝水都能达到补水功效
喝水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明白,但是却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喝水都能起到补水的功效,于是喝起水来总会不挑时间,不计内容,想喝就喝,殊不知,这样的喝水仅仅是表面上你喝过水了,至于能否给身体补充水分就另当别论了。喝水大有讲究,喝水的时间、温度甚至水质以及烧煮水的方法都决定着补水的功效,只有方法用对了,才能使身体处于水分平衡的状态。
喝对了水才能更健康
白开水才是日常生活的最佳饮品。白开水由自来水煮沸而成,不仅最易解渴,而且还具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白开水的生物活性很强,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另外,白开水不含能量,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由此可见,白开水才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千万不能以各式饮料来代替。
好的喝水习惯很重要
喝水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那种口渴时才喝水的做法是有害健康的,当你感觉口干舌燥时,身体其实已经是非常干旱了,此时营养的输送、废物的代谢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长此以往,疾病必将慢慢光顾。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外出时手里带上一瓶水,随时喝一口;办公室或家里多放上几个水杯,见缝插针,有机会就喝,这样身体才会越来越滋润。
喝水的温度大有讲究
饮用温开水的养生功效更加好。所谓温开水,是指烧开的水自然冷却到25—30摄氏度,或者是凉开水加新开水兑成温温的状态,喝着不烫嘴就可以。喝水最好还是喝温开水,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毛细血管收缩而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而饮用过烫的水则会破坏食道黏膜,诱发食道癌。唯有温开水,不仅接近体温,不会刺激肠胃,而且水中的营养成分也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
喝水的时间规则要注意
喝水也有时间要求,遵守规则才能更好地保养好身体。清晨起床后,当饮一杯温水,这样既能稀释血液,更能排毒润肠;临睡前半小时也要喝一杯水,同样能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千万不要多喝,否则经常起夜就影响睡眠质量了。工作的间隙来杯水,能有效补充身体水分,还可以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餐前一小时喝杯水,能减轻饥饿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餐后半小时喝杯水,可以加强身体消化功能,帮助脂肪代谢。
喝水的速度很是关键
大口喝水不如小口慢饮更健康。快速大口喝水,虽然很爽,但是害处却很多。大口喝水时很容易让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引起腹胀或打嗝。另外,大量的水分进入肠胃,会稀释原本稳定的胃酸,加重肠胃压力,使消化功能变弱。而且这些水分还会稀释血液,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或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如果大口快速喝水风险就更大,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
日常饮食也能补充水分
日常饮食最好要干稀搭配,这样补水效果更好。食物也含水,米饭的含水量达到60%,蔬菜水果的含水量则达到70%,而汤、粥的含水量就更丰富了,因此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并经常做点杂粮粥,喝些清淡的汤,对健康很有好处。而烧烤、煎炸、辛辣之类的食物在秋季尤其要少吃,这些食物性质偏向燥热,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令秋燥现象愈加严重。
过量饮水有害健康
适量喝水很重要,饮水不足极易导致身体干旱,而过量饮水同样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首先是增加了肾脏的负担,人体通过尿液来排毒,尿液的主要成分就是水,所有的尿液都要经过肾脏过滤,如果喝水过多,则肾脏的负担就越重。其次,喝水过多还可能引起水中毒,一般成年人每天喝8杯水即可,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稍微有所增减,但是如果太多喝水,则体内会出现水过剩现象,太多的水分会使细胞膨胀,使人体出现头晕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