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汁挂霜拔丝和炒糖色不同温度下糖的不同变化
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
熬糖时,随着锅里温度的上升,糖会显现出不同的理化性质,从而使其颜色、质地、风味等发生改变。根据蔗糖受热的情况,我
糖在烹饪中的运用相当广泛,它既是制作甜菜、糕点、小吃的重要原料,又可以在烹调中调和诸味或抑制苦味、涩味等;此外,糖还可以制成糖色以增加菜品色泽;利用糖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还可以制作糖汁、糖粘和拔丝类菜肴。下面,我们就糖在加热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如何掌握熬糖过程中糖汁、挂霜、拔丝和炒糖色的火候,给大家在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
熬糖时,随着锅里温度的上升,糖会显现出不同的理化性质,从而使其颜色、质地、风味等发生改变。根据蔗糖受热的情况,我们将锅里出现的不同情况分别称之为挂霜阶段、拔丝阶段、焦糖化反应阶段和美拉德反应阶段。
(一)熬糖汁、挂霜阶段
在中餐烹饪中,经常把蔗糖下锅并加水来熬制糖液,虽然蔗糖在加热过程中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但也具有某种特殊性。蔗糖的饱和溶液在低温阶段(20℃~60℃),其粘稠度会下降,但是如果对蔗糖的过饱和溶液持续加热(120℃~140℃),那么其粘稠度就会迅速上升,从而成为具有一定粘稠度的糖浆。在这个阶段,蔗糖的过饱和溶液除了粘稠度会发生改变以外,其他的感官物理特性均未发生改变。
蔗糖具有较强的结晶性, 其过饱和溶液经水分蒸发便会有蔗糖晶体析出。通过一边加热、一边搅动蔗糖水,使得溶液里边的水分逐渐蒸发,将锅端离火口后,放入主料并不停地炒拌,过饱和的蔗糖溶液即可分别粘裹在原料表面,待其温度降低后,蔗糖结晶析出并形成洁白、细密的蔗糖晶粒——俗称“返砂”,这时看上去好像主料都挂了一层霜似的。
(二)拔丝阶段
糖浆在继续加热的过程中,粘度会继续地增大,颜色也会逐渐变黄,这说明锅里已经有明显的化学变化。而此时的糖浆,则处于糖水溶液的最高沸点与不纯结晶糖的最低熔点之间,其温度在150℃左右,这时我们从锅里舀起糖液,会呈现出丝状糖絮,此时的糖浆适合制作糖衣类、拔丝类的菜肴。当糖浆加热至这个阶段,控制火候也就变得更为重要,因为产生“拔丝”的温度区域,一般是在150℃~160℃,当温度超过160℃时,糖浆的颜色会快速变深,同时还会释放一股特殊的芳香气味,最终会产生焦糖化反应或美拉德反应而失去“拔丝”的效果。
(三)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阶段
当锅里的温度上升至190℃左右时,糖浆通过脱水和裂解,颜色也迅速由黄色变成了棕色,产生焦糖所特有的香味,而这时也就发生了焦糖化反应。如果此时向锅中加入清水,那么所得到的棕红色汤汁就叫糖色了。我们也正是利用这种反应,才使碳水化合物缩合成染色成分。不过这里要注意:如果加热时间过长或火力太猛,那就很可能产生焦煳味和黑色的碳化糖。为避免焦糖的颜色过深,锅里的温度切勿超过210℃。
除此之外,给原料上色还可将蔗糖与富含蛋白质的原料一起下锅,不过这样做会发生两种反应,即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又称为羰氨反应,指羰基和氨基经缩合、聚合而产生类黑色素的反应。在烹饪工艺中,由美拉德反应引起食物颜色加深的现象比较多,比如烤肉时产生的红棕色,烘焙面包时所产生的金黄色,是因为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与羰基化合物发生了羰氨反应。虽然蔗糖属非还原性糖,不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但在复杂的烹饪环境下,它有可能水解产生单糖而参与美拉德反应。
(注:内容真实性已考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糖熬到什么时候挂霜
一、挂霜:
或者叫糖霜,是炒糖过程中达到的第二种状态。挂霜的原理就是糖的重结晶:糖液经历了糖水状态后,继续加热,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糖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当糖液的浓度达到临界点之后,糖液就成为了过饱和溶液,这个时候把原料放入锅里均勺裹上糖液,关火,并不断翻拌,随着温度的降低,白糖将以结晶体的形式再次析出,这种现象又称为翻砂或返砂。这个阶段的糖液适合做挂霜丸子、糖霜花生(就是花生粘)、山楂糖雪球这类菜品。
注意事项:
(1)熬糖液的时候火力要小并且集中在锅底,避免锅边的糖液由于受热过多发生焦化变成黄色;
(2)原料下入锅内裹匀糖液之后,要关火并不停搅拌,在原料结晶之前散开,避免粘到一起;
(3)油炸之后的原料在挂霜之前,一定要控干油,不然会影响挂霜的效果;
(4)制作挂霜,最好采用水炒糖的方法,避免由于有油导致糖液不好裹到原料上。
二、拔丝
拔丝是炒糖过程中达到的第三种状态,经历了糖水、挂霜状态后的糖液继续加热,温度突破了白糖的熔点之后,白糖会再次熔化成为液体,由于糖液开始焦化,导致糖液颜色慢慢变黄,当糖液颜色变成浅黄色(形象的比喻为香油色)的时候,把油炸好的半成品下入锅内,裹匀后起锅装盘,趁热就能拔出均匀而且细长的糖丝,非常适合制作各种拔丝菜品,比如拔丝苹果、拔丝香蕉、拔丝红薯、拔丝山药等等。
拔丝熬糖的三种常见方法:
1、水拔法:
锅里放糖,加入清水,水量只要能融化开白糖就可以了,开火熬制,先后经历糖水、挂霜两个阶段,继续加热,白糖结晶析出,再加热,析出的白糖再次熔化成为液体,颜色成为浅黄的香油色并且表面泛起小泡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拔丝时机,快速下入炸好的原料,裹匀糖液就可以起锅装盘了。
2、 油拔法:
锅里放少量油,油量不要多,只要能润锅就可以了,放入白糖,小火持续加热,直到糖液变为浅黄的香油色,下原料,裹匀,起锅装盘就完成了。
3、 水油混合拔法:
锅里放白糖,加少许清水熬至白糖化开,待糖液到达挂霜的翻砂状态时,淋少许油继续小火熬至糖液呈浅黄的香油色,放入原料裹匀糖液后起锅装盘。
注意事项:
(1)熬糖拔丝的过程要小火,进入拔丝阶段后,糖液的各种状态变化都非常快,所以一定小火熬糖。
(2)用于拔丝的原料炸制好之后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不然的话不容易裹匀糖液。
(3)油拔的时间短,成菜较快;水拔的速度慢,但是比较容易控制。
(4)糖液熬至浅黄的香油色时候是拔丝的最好时机。
三、琉璃:
琉璃状态其实是拔丝状态下的一个表现,和拔丝状态有非常小的一个区别,琉璃状态大概在拔丝状态后的3-5秒出现,糖液的颜色呈现出琥珀色,当琉璃状态的糖液冷却之后能在原料外裹上一层琥珀色的硬壳,口感是脆的,不沾牙。
现在大都把拔丝和琉璃两种状态归为一种了,原料下入拔丝状态的糖液中裹匀,如果趁热食用就是拔丝菜品,如果是放凉后待原料外裹上一层琥珀色的糖壳后再食用,那就是琉璃菜品。冰糖葫芦的山楂外面包裹的就是一层琉璃状态的糖液,用到了琉璃状态糖液的菜品还有空心琉璃丸子、琉璃肉等。
四、糖色状态之嫩汁
嫩汁和糖色都是把糖炒至液态之后,再加入热水熬匀之后得到,嫩汁和糖色的区别在于糖液炒制的程度以及加入沸水的时机不同。
1、 什么是炒糖色
要讲清楚嫩汁和糖色,我们就要先从炒糖色说起:
首先,炒糖色只是个过程,而不是个具体的产物,炒糖色这个过程得到的是嫩汁和糖色两种产物。
炒糖色就是把白糖或者敲碎后的冰糖放入锅中加热,糖受热融化之后变为糖液,随着继续加热,糖液会发生焦糖化反应,部分或者全部焦化时加入沸水煮上5-10分钟,就得到了糖色。根据炒制程度的不同,也就是焦糖化反应程度的不同,炒糖色过程可以得到两种产物:嫩汁和糖色。
2、 为什么炒糖色
白糖被炒成嫩汁或是糖色后,甜度就会降低,颜色红亮或是枣红,有浓郁的香气,可以为菜品着色增香,是一种天然的调味和着色手法。虽然现在有很多现成的成品酱汁可以用来调色,比如各种红烧酱油之类的,使用起来尽管方便快捷,但是嫩汁和糖色赋予菜品的独特香气和色泽,是其它的调味品是不能替代的。
炒糖的几个阶段
炒糖应分为三个阶段:拔丝状态→嫩汁状态→糖色状态。糖液融化之后第一个阶段是冒小黄泡,呈浅黄色,此时即是拔丝状态;再熬一会儿便开始冒大黄泡,此时色泽金黄,叫作嫩汁状态;继续熬制,糖液焦化成鸡血红(枣红)时才称为糖色状态。
而在熬至嫩汁状态、糖色状态的糖液中加入开水熬匀,即成嫩汁和糖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