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娱乐明星 > 正文

西瓜起源于炎热干旱的非洲沙漠却为何偏偏成了含水量最高的水果

西瓜可能是大多数人心中“最夏天”的水果
炎炎夏日,三五人围坐
一个十几、二十斤的大西瓜,顷刻之间就能被喝完
不知道有多少地区的朋友和依农家乡一样,食西瓜,用“喝”而非“吃”
在我看来西瓜用“喝”,才能突出这个含水量最高水果的身份
籽瓜(打瓜)
西瓜是含水量最高的水果之一,有些西瓜品种可食部分的含水量甚至高达99%。
这个可食部分含水量高达99%的西瓜品种,可能只有上了岁数的朋友才喝过它,它就是“籽瓜”,籽瓜虽然不甜但是瓜瓤99%的含水量

西瓜可能是大多数人心中“最夏天”的水果

炎炎夏日,三五人围坐

一个十几、二十斤的大西瓜,顷刻之间就能被喝完

不知道有多少地区的朋友和依农家乡一样,食西瓜,用“喝”而非“吃”

在我看来西瓜用“喝”,才能突出这个含水量最高水果的身份

籽瓜(打瓜)

西瓜是含水量最高的水果之一,有些西瓜品种可食部分的含水量甚至高达99%。

这个可食部分含水量高达99%的西瓜品种,可能只有上了岁数的朋友才喝过它,它就是“籽瓜”,籽瓜虽然不甜但是瓜瓤99%的含水量,那是绝对的解渴,要说唯一的不足就是吐籽太费事了。

99%的含水量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把水分蒸发掉一半,那籽瓜含水量还能剩98%!

除籽瓜这个特“水”的西瓜外,市场上常见的西瓜品种,含水量也大多在92%——95%之间。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栽培西瓜种均起源于非洲沙漠地区,这是现阶段证据最充足、最被认可的西瓜起源学说。

如此问题就来了

最“水”的水果却起源于最“干旱”的沙漠,所以西瓜果肉中哪来的那么多水呢?

我不晓得有多少朋友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但这两天我被问到了这个问题,我反正挺乐意回答的,因为这其中有大自然的神奇,有西瓜为繁衍后代的努力,还有西瓜对人类和动物的“欺骗”。

接下咱书说 正题,一起来了解这个在沙漠中诞生的“最水”水果

野生西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西瓜为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藤蔓植物,野生西瓜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耐旱、耐高温还耐盐碱,这也是野生西瓜能在沙漠中生存的原因。

野生西瓜(野生西瓜有很多品种,这里指当前栽培西瓜的原始种)与当前诸多栽培种西瓜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说果实的“个头”要小上许多,也就1——3斤左右;另外果肉颜色也多呈现白色或黄白色,并且果实内含有大量的种子;还有一点不同是没有当前的西瓜那么甜,甚至还带一些苦味。

这些不同让野生西瓜与当前栽培种西瓜种相比,显得毫无优势。

好在大自然没有抛弃野生西瓜也好,在人类还未利用西瓜之前,它就具备了“果肉水分充足”的特点,据现代相关研究显示野生西瓜可食部分的含水量也多在90%以上,较高的含水量让生长在干旱的沙漠中它,得以被沙漠中的鸟兽总星捧月。

野生西瓜和其它植物一样,它存在的意义或者说是它奋斗的目标,就是不停的繁衍后代和扩张领地,而西瓜的繁衍和扩张多要依赖动物的传播。

动物不会平白无故地给西瓜传播种子,还是那句话大自然很神奇,大自然虽然没给野生西瓜鲜艳的果肉、诱惑的甜味,但给了它干旱地区最宝贵的东西——充足的水分,来吸引沙漠中的鸟兽为西瓜传播种子。

这里插一句,因为可能会有朋友想问:西瓜果肉外有厚厚的果皮并且没有芳香气味,它是如何吸引鸟兽的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野生西瓜的果皮较薄,成熟后果皮会裂开,将含有充足水分的果肉暴露在外,吸引口渴的鸟兽,并通过鸟兽带难以消化的种子去看更大的世界。

西瓜幼苗发达的根系

上面我们说的是大自然的神奇,接下来咱再看看西瓜自身的“努力”,不论是野生西瓜还是当前的栽培西瓜,能成为含水量最高的水果,与其两个生物学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其一是西瓜有发达的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极强;

西瓜的主根深可达地下1——1.5米左右,在主根近土表20~40厘米处形成4~5条一级根,与主根呈40°角生长,在半径约1.5米范围内水平生长。

其后再形成二、三级根,构成主根群,主根群的覆盖半径可达3——4米,并生有能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大量毛细根,庞大的根系系统能在干旱环境下为西瓜植株提供充足的水分。

其二是西瓜果肉细胞超强的储水能力。西瓜根系吸收的水分,其中大部分被蒸腾作用散失,小部分用于西瓜植株的生长,还有一部分被西瓜植株储存起来,而储水能力最强的就是西瓜的果肉细胞。

它们由较大的薄壁细胞组成,在西瓜幼小的薄壁细胞内,液泡小而分散,在成熟植物细胞内,则只有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可占西瓜果肉细胞体积的90%,液泡内充满了细胞液,细胞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此外还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有机酸、蛋白质等。

这一小结依农还得插一句,野生西瓜和当前的栽培种西瓜在含水量上区别不大,所以西瓜成为含水量最高的水果和人类选择的关系不大,人类只是让西瓜变得更大、更甜、色彩更丰富,我们比鸟兽要“贪”的多。

西瓜对人类的“欺骗”:含水量超高只是感觉

西瓜确实是含水量最高的水果之一,我们在喝西瓜时完全能够感觉到它与其它水果在水分含量上的显著差距。

但事实上西瓜与很多水果的含水量差距并不大,比如说白粉桃的含水量高达93%;杏的含水量达到了90%;红富士苹果的含水量达到了87%;这从数值上看差距很小甚至已经持平了。

另外一些蔬菜的含水量甚至超过了西瓜,比如说黄瓜和莴苣的含水量高达96%;大白菜和芥菜的含水量达到了95%;菌类金针菇的含水量都甚至都有92%(数据源自《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

看了数据之后是不是有很多朋友对此感到惊讶,我们平常吃的蔬菜原来含水量这么高。

喝西瓜比赛

那么在含水量上西瓜和其它水果数值上差距不大,比很多蔬菜的含水量还低,为啥西瓜喝起来要“水”得多呢?

这其实是西瓜果肉细胞对人类的欺骗,西瓜果实在成熟阶段,其果肉细胞(也就是瓜瓤)结构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细胞中的各种酶会破坏西瓜细胞壁的结构,并加大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缝隙,细胞壁结构被破坏后,细胞中所含的水分更易流出。

这才给了我们西瓜含水量远多于其它水果以及蔬菜的错觉。

至此想必大家已经了解了西瓜起源于炎热干旱的非洲沙漠,却偏偏成了含水量最高的水果的原由。

那喝个西瓜,解解渴吧。

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植物科普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西瓜起源于炎热干旱的非洲沙漠却为何偏偏成了含水量最高的水果

西瓜原产于哪里?

原产于非洲。西瓜是葫芦科,属一年生蔓性草本。主要以果实和种子供食用。中国总产量占世界首位。其根系发达,入土深、分布广。茎蔓生,叶腋生分歧性卷须。单性花,雌雄同株。瓠果,多胎。果实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皮色浓绿、绿白或绿带蛇纹。瓤色深红、淡红、黄或白色。中国栽培的西瓜包括果实用和种子用两大类型。

       
       

拓展资料:

西瓜的种植方法:


1、种植西瓜的田园要选择在,土质松软,排灌方便,地势较高,阳光照着充足,腐殖土或这是沙质土壤,这样的地块最适合种植西瓜,选择好田地后要进行简单的清理工作,把田地内的杂草和烂叶都清楚干净,在田地的尽头烧毁掉然后撒好基肥,每亩地可以使用农家肥3000斤至3500斤,然后让农家肥在田里内自然的风干,这样做可以让肥料的养分渗入土壤中,风干的时间在7天至10天。


2、、肥料在风干后要对田园进行深耕土壤,耕地的深度在30厘米左右,然后要工具进行整平处理,把翻耕起来的土壤用锹镐等物把土块打碎整平做畦,畦的高度在15厘米至20厘米,快读在1.2米至1.3米,可以在畦上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保证土壤的湿度,还可以提高保温的效果,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完后,等待定植瓜苗。

       
       


3、西瓜的种子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购买也可以在当地的销售网点进行选购,要根据当地的市场需要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种子购买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发芽工作啦,要把种子放入在温水中进行浸泡,让种皮尽快的软化可以很好的提升出芽的几率,让催芽变得更轻松,浸泡的时间可以在12小时至18小时,然后把种子洗净,放入湿毛巾中,发芽期间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0度至25度,每天要用水雾喷湿在种子上抱枕更好湿度,在种子出芽率在百分之85只百分之90时就可以进行育苗工作啦。


4、幼苗生长到可以定植时就要及时的把幼苗定植到大田里,栽种的方法可以用打孔器在地膜上打出深度在5厘米,直径在4厘米左右的坑穴种进行播种,每株直接的距离在30厘米至35厘米,每畦上可以种植3行,播种完成后要把土覆盖好,浇入少量的水帮助缓苗。

       
       


5、当瓜苗生长到一定正度时就要进行摘蔓工作,把主蔓上的长须摘除掉,让侧蔓生长的更好西瓜在生长过程中每2节至3节就要留出一条结瓜蔓,在选择完成后,就要进行留瓜的工作每条侧蔓上要留出2个瓜,把形状不好,畸形,扁小的瓜都摘除掉,这样会让西瓜的产量有很大得提升哟。


6、西瓜生长到足够的天数就会停止生长,个根据品种的说明书上都有详细的介绍,西瓜在采收前可以用粪水进行一次浇灌,提升西瓜的品质,出售的时间一定要选择好,时间过早西瓜没能成熟,时间过晚也会影响到西瓜的品质,采收完成后要把瓜地进行清理然后用农家肥泼洒在地面上,为来年的播种做好养地工作。

西瓜起源于炎热干旱的非洲沙漠却为何偏偏成了含水量最高的水果

西瓜起源于那里?

西瓜的原产地在非洲热带的干旱沙漠地带。考古学家现已在埃及古墓中,发现有西瓜子和叶片;在南非卡拉哈里半沙漠地区,迄今为止,仍有野生西瓜种;而且根据西瓜热耐旱的特点,南非小气候环境和风土条件也非常适合西瓜起源的自然摇篮。因此现在一般认为西瓜起源于非洲。西瓜的传播首先从埃及传到小亚细亚地区,一支沿地中海北岸传到欧洲腹地,十九世纪中叶移植到美国,又进入北美和南美。另一支则经波斯向东传入印度;向北经阿富汗,越帕米尔高原,沿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回纥,引种到中国内地。
西瓜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大约是在唐代初年,而传入中国内地大约是在五代、宋辽时期。西瓜一词见于《新五代史》:“(胡矫)居虏中七年,当周广顺三年亡归中国,略能道其所见,云:自幽州西北入居庸关,明日又西北入石门关……又行三日,遂至上京,……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1995年夏秋之际,考古人员在赤峰市敖汉旗境内一座大型壁画墓中,发现了中国迄今已知时代最早的西瓜图画(见图) 。从而证实了胡峤的记载是可信的。然而,契丹只是把西瓜从西域带到了他们所统治的北方地区,至于南方西瓜种植则在其后。据现已发现的南宋施州郡守秦伯玉于咸淳六年(1270)所立《西瓜碑》的记载,推测淮西(南?)地区种植西瓜的时间开始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前后。 但当时所种的西瓜,瓜种可能并不是直接来自北方,因为碑中另外还提到了一种“回回瓜”,它是庚子嘉熙(1240)“北游带过种来”,咸淳五年(1269)试种并取得成功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yule/49132.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叶子像西瓜皮纹植物「像西瓜的植物」 下一篇:最难吃的五种水果,公认最难吃的水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