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特别粘人是缺乏安全感吗,很黏人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
小西瓜马上两岁了,西瓜妈妈看着自己的小宝贝终于从嗷嗷待哺的小婴儿长成了一个能跑能说的“小大人儿”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心想:孩子慢慢大了,不用像小时候那样形影不离,终于能有点自己的空间了。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小西瓜不仅没有像妈妈想的那样越来越独立,反而变得越发黏人。
甚至连妈妈偶尔带他去游乐园玩,也总是靠着妈妈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互动。
这下愁坏了西瓜妈妈,觉得孩子是不是性格太内向,太黏人,担心孩子会出现社交障碍。
其实西瓜妈妈的担忧并不夸张,如果
文:椰子麻麻
小西瓜马上两岁了,西瓜妈妈看着自己的小宝贝终于从嗷嗷待哺的小婴儿长成了一个能跑能说的“小大人儿”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心想:孩子慢慢大了,不用像小时候那样形影不离,终于能有点自己的空间了。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小西瓜不仅没有像妈妈想的那样越来越独立,反而变得越发黏人。
甚至连妈妈偶尔带他去游乐园玩,也总是靠着妈妈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互动。
这下愁坏了西瓜妈妈,觉得孩子是不是性格太内向,太黏人,担心孩子会出现社交障碍。
其实西瓜妈妈的担忧并不夸张,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是真的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心理发育和社交能力。
01、 宝宝黏人的原因:缺乏安全感
想解决问题,首先应该弄明白,孩子为什么这么黏人?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精神学临床教授阿兰•斯格尔解释说:
1~2岁是孩子出现黏人行为的最明显阶段,他们把妈妈或看护人看作一个安全基地,当有安全需求时,就会返回看护人身边。
通过与西瓜妈妈交谈了解到她是一名全职妈妈,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全是她一个人带,特别的辛苦。
也正因如此,她也特别期盼孩子有了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后能独立一些,多一些个人空间,却没想到,孩子反而比婴儿时期更黏人了。
▲ 没有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
面对西瓜妈妈的困扰,我向她了解了平时带孩子的一些细节。
其中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孩子的第一个分离焦虑期(6-9个月),她正在使用之前被炒的沸沸扬扬的“哭声免疫法”和“延迟满足法”。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哭的时候不理他也不抱他,等他不哭了才去抱。
孩子想要喝奶时也得先哭个5分钟再说。
且不讨论这两种不科学的育儿方式目前已经被多次“扒皮”,光是从她的做法就能看出,孩子在1岁前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他没有从妈妈身上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失败的度过了第一个分离焦虑期。
▲ 缺少高质量的陪伴
我接着向她了解每天是如何陪伴孩子的,答案如下:
我每天自己一个人带孩子,还要做饭、做家务,特别累,我也没那么多精力一直陪他玩,就把他放在围栏里自己玩。有时候天气好,就带他去楼下转转。
果然,是一个缺乏陪伴的孩子。
西瓜妈妈作为全职妈妈,24小时都跟孩子在一起,可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陪伴”,更不是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指:全身心的不受外界打扰的和孩子交谈、读书、唱歌、游戏等等。
其实24小时在一个空间待着的效果不如每天1-2小时高质量的陪伴。
▲ 与外界接触过少
西瓜妈妈本身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又要带孩子又要忙家务,很少带孩子出门。
只是偶尔天气好的时候,在楼下转一转或者去附近的儿童游乐场玩一会儿,西瓜和其他小朋友总是玩不到一块儿,一来二去的,西瓜妈妈更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出门了。
其实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正是因为小西瓜平时和外界接触太少,所以偶尔出门会感到陌生、害怕,不愿意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触。
对他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不可控不安全的,只有跟着妈妈才是安全。
02、专家提示:每个宝宝的依恋类型不同
其实,每个孩子对自己的妈妈或者主要看护人都是非常依恋的。
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还曾经对宝宝们在陌生环境中的不同反应做了分类,最终分成了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和混乱型四种类型。
▲ 安全型依恋
这是一种正常的、积极的依恋状态。这个类型的宝宝在妈妈离开后会出现不安与哭闹,但是当妈妈再次回来时,情绪会明显好转并且很快就被妈妈安抚好,和妈妈进入一个“如胶似漆”的状态。
▲ 回避型依恋
这类型的宝宝在妈妈离开后几乎没有任何情绪,对他们来说妈妈在不在似乎并不重要。即使妈妈再次返回,也没有表现出兴奋和喜悦,始终非常“淡定”。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亲子关系不密切的表现,并非正常状态。
▲ 矛盾型依恋
这个类型的宝宝表现非常矛盾。在妈妈还没离开时就非常警惕、情绪焦躁,真正离开后情绪更加激动,而当妈妈再次返回时会拒绝妈妈的拥抱、表现的十分生气。
▲ 混乱型依恋
这一类的宝宝表现出的状态最缺乏安全感。他们会在妈妈离开后再次出现时表现的无所适从,甚至在妈妈拥抱或者安慰他们时大哭,做出一些奇怪的姿势。
这其中只有安全型依赖是积极正面的依恋形态,其他三种都是消极形态,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属性,变成一个依赖性强、孤僻、消极的孩子。
03、孩子太黏人正常吗
▲ 1-2岁的婴儿黏人是正常的
上文也提到阿兰教授曾说过1-2岁的孩子是孩子出现黏人行为的最明显阶段,可见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普遍比较黏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知道谁是自己的看护者、谁是自己的亲人,自然对于长期看护自己的人,比如父母、爷爷奶奶等会产生更多的依赖情绪,因为孩子知道这些人是安全的,依赖于他们不会出现危险。
所以小西瓜目前的情况还在正常范畴内,但家长还是应该有所警觉,改变一些错误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在2-3岁这个阶段得到一个正确的引导和纠正。
▲ 4岁以上的幼儿黏人,家长要重视
可是如果孩子到了4岁左右依然表现出不符合年龄的黏人表现,家长应该引起重视了。
比如一个4岁的幼儿在面对其他小朋友时很难融入,即使在幼儿园也无法合群,并且显示出极端焦躁的情绪,并且长时间无法缓解,只愿意和最亲近的人在一起。
如果孩子到了大龄依然黏着自己的看护者,无法自主玩耍,独立融入新环境,那么很有可能他已经进入了早期社交障碍,父母一定要及时引导纠正。
04、孩子太黏人,家长怎么做才正确
▲ 拒绝过度使用“延迟满足”
上文中提到的西瓜妈妈由于滥用“延迟满足”和“哭声免疫法”,让孩子在婴儿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致使西瓜因缺乏安全感而对外界环境感到恐惧和害怕。
“哭声免疫法”近两年已经被大量育儿专家批判,不建议大家使用这种残忍无爱的方式养育孩子。
而“延迟满足”也不应该滥用,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这个做法是不适用的(具体可参看“延迟满足”就能培养出精英?错!大部分人没理解它的精髓,本文不再赘述)。
想要孩子独立的最好方法:在孩子需要爱的时候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温暖,一个内心充满爱和安全感的孩子才能大胆走向外面的世界,独立面对一切。
▲ 拒绝使用“冷处理”
有些家长为了不打骂孩子,会在生气的时候“冷处理”,不回应孩子、不沟通、情绪消极。
看似比打骂孩子要好一点,殊不知这样的“冷处理”会让孩子内心不安,小小的心灵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父母开心起来,这样的情绪会一点一点掏空内心的安全感,而对外界感到不安。
面对孩子的错误或是顽皮,如果家长当下无法控制情绪,可以自己冷静5-10分钟,但时间不宜过长。
冷静之后再和孩子交流刚才的错误,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 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
父母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尽量多带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如果时间有限无法长途旅行,就在市内或者周边看一看也是不错的选择。
各式的博物馆、公园、动物园、大学等等都可以经常带孩子去玩一玩,也可以多带孩子和自己的朋友们聚聚,孩子一旦习惯了外面形形色色的世界,就不会对没见过的场景感到胆怯。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能一眼分辨出哪些孩子来自大城市,哪些孩子来自小地方,因为从他们眼神里的自信和笃定就能判断。
是因为大城市的孩子智商高人一等吗?显然不是,只是他们见得多罢了,见得多自然有底气,这个底气就是内心的安全感。
椰子麻麻写在最后:
其实每个孩子的黏人与独立都有自己的周期。
椰子从小得到的爱一定是满满的快溢出来了,从几个月开始就跟着我们到处玩,只要有空我就会和椰子爸爸带他去不同的景点、博物馆等转悠。
可以说能够给到的陪伴都尽量给了,但是他在3岁多的时候有一阵子忽然不愿意跟身边的小朋友玩,宁愿一个人站着看他们自己也不参与。
或者就黏着我或者姥姥,一步也不愿意动。
我自认为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都没有问题,于是告诉自己,等一等,也许孩子也有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果然,这个阶段在两三个月后忽然就好转了,没有任何征兆的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话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更是不在话下。
所以,只要教育的大方向没错,当孩子出现一些理想状态之外的情况时,不妨给彼此一点时间,让我们等一等,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等待花朵绽放的那一刻。
宝宝黏人是缺乏安全感吗?
宝宝黏人其实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需求,是对妈妈或者主要照看人的一种依恋。
第1阶段0-3个月宝宝和妈妈相处的时间最多,妈妈可以给他母乳,让他填饱肚子;妈妈身上的奶香气味,让他感到舒服;妈妈的心跳声是他在子宫里就已经熟悉的声音,让他有安全感。
第2阶段3-6个月宝宝开始认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妈妈或者主要照看人,看到他们会表现出一种自发的喜悦,会开心地用笑容或者笑声来表示。
第3阶段6个月-3岁宝宝开始区分熟悉和不熟悉两种情况的不同,处于“陌生人焦虑”时期。大约同一时间,他认识到物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永恒的,世界上只有一个妈妈,“分离焦虑”也开始。所以宝宝害怕陌生人,会把妈妈作为他的安全基地,寻求妈妈的帮助和保护。
第4阶段段从3岁开始就和依恋对象建立了确定的关系。想要塑造一个快乐的、逗人喜爱的宝宝,还是塑造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闷闷不乐的宝宝,关键看3岁前如何处理和宝宝的依恋关系。
所以,宝宝黏人并不是缺乏安全感,而是正在和妈妈或者主要照看人建立一种亲密的依恋关系。
如何对待宝宝的黏人
1、固定一个照看人
频繁更换照看人的孩子,不容易对某一个特定照看人形成依恋,会以观望或者回避的态度对待照看人,期待安全感和信任感,又怕很快失去,内心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所以要确定一个照看人,是妈妈或者其他人,当然最好是妈妈。
2、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
关系不和的父母往往会对孩子表现冷漠,还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发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承受父母之间的怨恨。孩子生活在父母相互不尊重、充满责骂和恨意的家庭中,很难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而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给孩子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的动力。
3、多陪伴孩子
《从出生到3岁》中说,陪伴宝宝时间的质量无法代替陪伴宝宝时间的数量。在一天当中,11-14个月大的宝宝每天会向你做出大约10次表示。
所以要多抽时间陪伴宝宝,当宝宝有需求的时候要给予有效的回应。如果你的事情比宝宝的更紧急,可以温和地告诉宝宝等一等,不要粗暴地训斥、打骂。当你重新回到宝宝身边时,一定及时满足宝宝的需要。这样处理,让宝宝建立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也让宝宝学会关注别人的需要,不用担心孩子会被宠坏。
4、玩躲猫猫的游戏
陪伴宝宝的时候,和宝宝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移开遮挡物,告诉宝宝你不会消失。你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让宝宝去找,宝宝找到后会惊喜地发现你没有真正的离开,他会找到你的。
5、建立分离仪式和相聚仪式感
在跟宝宝离开的时候,要有固定的仪式,和宝宝拥抱,跟宝宝说“再见!”让宝宝也挥手再见。告诉宝宝你在哪个时刻会回来,每次真的就在那个时间回来了。回来的时候,同样和宝宝拥抱,亲亲宝宝,和宝宝问好,让他感受相聚的美好。习惯成自然,到了一定的时间,宝宝就会习惯和享受这种分离和相聚。
6、转移注意力
当和宝宝分开的时候,不能强行离开,可以让家人带他去做一件好玩的、感兴趣的事,当宝宝玩的高兴的时候,你就可以离开了。宝宝玩到高兴处,也就忘了烦恼。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让家人带着宝宝到外面玩,提前让宝宝外出,离开妈妈会变的更加容易接受。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在婴儿期没有建立强烈和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一生中都将缺乏与他人建立深入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持续、稳定、充满爱地照顾孩子,让孩子获得充足的安全感,是每个父母的责任。
宝宝黏人是缺乏安全感吗?
一.宝宝“黏人”,是缺乏安全感吗?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家里的孩子太黏人,像牛皮糖一样甩都甩不掉。
有时候妈妈在厨房做饭,要准备一家人的晚餐,偏偏“不懂事”的孩子,时不时地跑进来。
“妈妈,你今天要炒西兰花吗?”
“妈妈,我的玩具坏了”
“妈妈,今天班上的小黄尿裤子了”
妈妈实在没有闲工夫回答孩子这么多问题,对孩子说:“妈妈现在忙,你能不能先去客厅玩?”
孩子点头之后,没过三分钟,又跑到厨房说:“妈妈,今天的动画片好难看,我们就这样说说话吧。”
然后搬个小凳子坐在妈妈旁边,盯着妈妈做饭,妈妈无奈却又不能对孩子发脾气。
孩子总是黏着妈妈,难道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睡觉要妈妈陪,吃饭要妈妈喂,出门明明可以自己走路,偏要妈妈抱。
妈妈想要孩子独立点,可孩子就是喜欢跟在妈妈屁股后面。
二.猕猴妈妈和宝宝的相处方式
其实,不只是人类的孩子喜欢黏人,连动物界的宝宝也不例外。日本一位动物园园长,平时喜欢观察动物养育孩子的方式。
他发现:在众多的动物中,猕猴宝宝和人类孩子的生活最为接近。猕猴宝宝刚出生时,并不是像大家想象中那么大胆、活蹦乱跳,相反,它们非常喜欢黏着猴妈妈。
经常是妈妈去觅食,它们跟着,妈妈去找住的地方,它们也跟着,总之猴妈妈身后总有一只小猴子跟着。
这位园长还发现:猕猴虽然小时候喜欢跟着妈妈,但长大后它们会快乐地玩耍、奔跑,表现得既独立又无拘无束。
相反,那些猕猴小时候没有机会跟着猕猴妈妈成长,或者猕猴妈妈身体不好而不能照看小猕猴的,它们长大后,会表现出怯懦和缺乏安全感,也不爱跟其他同类一起玩。
三.“黏人”不是缺乏安全感,而是“拥抱激素”的作用可见,孩子喜欢黏人是好现象,妈妈不要因为情绪不好而推开孩子。
如果这样形成习惯,孩子长大后,也可能像猕猴一样,变得不合群,对周围的人和物失去依赖的信任感。
并且,妈妈和孩子越多亲密接触,越容易温暖孩子。
有研究表明:妈妈抱孩子时,孩子大脑会释放“拥抱激素”,孩子本能地可以感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
这可以证明,孩子和妈妈相处得越多,安全感就越足。那么,换个角度想,孩子爱黏人,就只是缺乏安全感吗?
四.假设三种依恋场景,看不同孩子反应来进行判断
场景:妈妈带着自家孩子逛商场,同行的还有妈妈的两个好朋友,妈妈这时候借口上洗手间,让孩子和两个阿姨一起待会。
阿姨友善地对孩子说“妈妈上洗手间,要一会才能回来,阿姨先带你玩。”接下来,三种不同依恋型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
第一种类型:妈妈前脚刚离开,时间过去还不到一分钟,孩子就开始闹着要找妈妈。
这时候就算阿姨们用冰激凌诱惑也不管用,孩子只顾着沉浸在悲伤里。
妈妈上洗手间回来了,孩子看到妈妈的一瞬间就冲过去抱紧,妈妈安抚过后,孩子也不哭了,继续跟着大家逛商场。
第二种类型:妈妈离开之后,孩子似乎很不安,阿姨们和他说话也不想理,心里想着“妈不见了”,觉得无助,就开始哭起来,阿姨们束手无策。
好在妈妈及时赶了回来,孩子并没有因为妈妈的到来停止哭泣,妈妈想逗孩子笑,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拒绝的举动。
第三种类型:妈妈去上洗手间了,去就去吧,孩子一心只想着,妈妈要是一会能带自己去儿童乐园玩就好了。
孩子丝毫没觉得妈妈离开有不妥,商场里的氛围让他很兴奋。妈妈回来后,孩子不会刻意找妈妈,只要能带着他玩就好了。
从不同孩子的反应可以判断出,第一种类型的孩子,只要妈妈离开身边就会哭闹,妈妈回来哭闹就会停止,这种可以归为“安全型”。
第二种类型的孩子,妈妈只要离开身边,任何方式都安抚不了,这种孩子可以归为“焦虑矛盾型”。
第三种类型的孩子,妈妈离不离开都没事,这属于“逃避型”。
在这三类孩子中,第一种类型的孩子,他们感到不安时会主动找妈妈,年幼时也会通过行动表达,自己确实需要照顾。通过以上这样做的方式,可以区分娃属于哪种依恋类型。
五.想知道自家孩子是不是“安全型”孩子?这些日常表现可以看出端倪孩子会很自然地拥抱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本来自己坐也挺好的,可他就要坐到妈妈腿上,甚至会撒娇。妈妈觉得腿酸,让孩子起来,孩子还会赖在妈妈怀里。
亲戚看自家孩子可爱,于是想要抱孩子一会儿,可孩子怎么都不肯,还是觉得待在妈妈怀里最安心。
孩子和小区里的同龄人一起玩,妈妈一开始在旁边看着,孩子表现得很独立。如果发现妈妈不见了,再也没有心思和孩子玩,还会大哭着找妈妈。
去游乐场,孩子其实很想玩游乐项目,可总要回头看爸爸妈妈是否在身边。如果父母说:“你自己去试着玩吧”,孩子又贴在父母身边不肯走。
孩子回家就喜欢分享学校的事,比如小白今天把饭菜里的胡萝卜藏起来了,小红喜欢班上的男同学,自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等等事情。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喜欢黏着自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这种说法不完全科学,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会对外界会产生疑惑,这是生存需要。
当孩子觉得外面的世界不安全时,父母就成为了他们的港湾,因为孩子觉得能从父母这里得到抚慰,父母也会耐心地告诉他们“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可怕哦~”
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研究过: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时常需要父母的陪伴,每隔20秒就需要父母的关注,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安心。
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根本不会主动黏着父母,相反,他们会抗拒和父母亲密接触,对父母经常是不信任的状态。就算父母主动和孩子制造亲密关系,孩子也会觉得不适应,觉得和父母保持适当距离才是最好的状态。
如果孩子愿意和父母拥抱,这表示孩子本身拥有一定的安全感,为了成长需要,他们需要更多安全保障,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大人误以为,孩子爱黏人,仅仅是缺乏安全感,这种想法过于片面。
那些不黏人的孩子,才是真正缺乏安全感的人。对于这些孩子,父母要多给予关爱,多跟孩子交流,常常拥抱、夸赞孩子,让孩子体会人和人之间接触的感觉。
孩子如果能从父母身上得到安全感,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在未来的成长路上,会更容易独立生存。面对失败,能够有强大的内心做支撑。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变化,是由紧到松的过程,一开始父母要多跟孩子亲密,孩子长大后才能走得更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