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把西瓜切成莲花状,西瓜莲花切法
书中第七十五、七十六回写道"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如此热闹盛大的场景,有如过春节那样的气派。殊不知这还是在贾府家道中落的时候,其盛况已大不如以前了,但是贾府的老老少少还是依旧尊重传统文化,将节日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将至,无论老的,少的,都开始为此马不停蹄地准备着:做月饼,准备各种祭品以及赶回家团圆的车票等等。那么,在古代,古人们又是如何准备的呢?让我们从《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中一探究竟吧!
书中第七十五、七十六回写道"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如此热闹盛大的场景,有如过春节那样的气派。殊不知这还是在贾府家道中落的时候,其盛况已大不如以前了,但是贾府的老老少少还是依旧尊重传统文化,将节日过得一样讲究,细节方面也一样不能忽视。比如赏花赏月、击鼓传花、讲笑话作诗、分饼品蟹等等,其内容丰富多彩,不胜其数。
说到古代的中秋节,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中秋祭月的习俗了,如今北京的月坛,便是明清时期皇帝祭月的地方。话说祭月,大家也许并不陌生,但是其中的含义与典故又有几人能熟知?祭月,即祭拜月神,不是单纯的祭香祷告,同时还要准备许多祭品、仪式等等,如月饼、西瓜、苹果等,西瓜必须要切成莲花状,然后从辈分高低,全家人依次虔诚地祭拜,必须心无杂念。这样才会保佑国家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福禄双全,收成不愁,全家平安健康。这些细节在《红楼梦》的部分章节里是有所体现和验证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化,人们祈求的心愿越来越私心化,比如男人们会祈求自己的功名利禄,官场得意,女人们则要求美貌如仙,家庭和睦等等。但是人们内心崇尚月亮,祭拜月亮的诚意是永不改变。
再说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故事,书中的部分章节里讲到贾府的人中秋团聚,摆设酒宴,也有游戏,多以罚酒为目的,从而会产生许多游戏。众人玩击鼓传花,如果花到谁手里,不仅需要喝酒,还要讲笑话,而说笑话的习俗也是贾府过节最常玩的游戏之一,贾母、凤姐等人都擅长说笑话。就连平时一本正经、很严肃的贾政也被逗得捧腹大笑,竟也不知不觉地说起了笑话。当然,也有像宝玉、贾兰、黛玉等人会觉得讲笑话太过于俗气的,他们会选择祭拜后离席,然后玩起了属于他们年轻人的游戏——作诗。说到作诗,书里的才子数不胜数,个个都是原创诗人,一旦有了气氛,便会诗兴大发。从落魄的书生贾雨村开始,在甄世隐的邀请下中秋小聚,也曾在当月先后作了三首诗,内容甚是精彩。可见古人是多么得重视中秋节,真正地享受着节日带来的喜悦。
反观如今的中秋节,也许只剩下祭月、赏月、吃月饼等步骤,缺少了团聚的喜悦和热闹,人们更多的是在度过节日,而不是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虽说不是要求古代过节那么多的仪式感,但是希望节日的重视程度、文化习俗、家人的团聚庆祝等的还是不要被遗忘的。
中秋节人们为什么要把西瓜切成月牙形状?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由来,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它开始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开始于这一天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竞相仿效,逐渐传到民间。二是中秋节的来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相继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欢乐的心情,就把“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即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人们就把中秋节定在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的神话传说民间流传最多的是嫦娥恨丈夫后羿薄情,偷吃了她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在农历八月十五之夜飞上天去,在月上筑室为宫,成为月宫之神;后羿十分后悔,年年的八月十五夜,望月设供,祈求妻子返回人间与自己和儿女团圆,因此而衍生出后世民间祭月祈团圆的文化风俗。
中秋节习俗祭月。设大香案,摆放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必须有的。西瓜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位,红烛高照,全家人一一拜祭月亮,随后由当家主妇切开月饼。切的人要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上,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致。如果家里有孕妇,还要多切出一份。
拜月。并非指祭月时的拜月。这种习俗源自北宋京师。当夜,全城人家,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服装,盛谷物,插香,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护。传说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众品德人宫,但没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下见到她,感觉她美貌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之俗由此而来。因为月中嫦娥,以美貌闻名,。因此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赏月。中秋赏月的习俗在唐代极盛行,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佳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活动颇具规模。每逢中秋月亮升起,将月饼、石榴、枣等瓜果供在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坐,边吃边谈,共同赏月。现在,传统的祭月拜月活动已被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代替。
走月亮。从前,江苏地区的中秋夜,妇女们多外出游玩,或相互拜访,或结伴去佛寺尼庵,或举办盛大的文艺活动,甚至玩到鸡鸣方结束。
这一习俗当地叫做“走月亮”。上海的习俗与江苏类似,只是中秋夜妇女外出游玩必须要过至少三座桥,因而也叫做“走三桥”。
吃月饼。我国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惯,俗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表示团圆,最初是用来供奉月神的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从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纷纷起义。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盘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下属将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饼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响应起义。到了起义那天,各路义军纷纷响应,如星火燎原一般。很快,徐达便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日谕:在将要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把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记录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美:馅料讲究;外形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预示人之团圆,以饼之圆预示人之常生。用月饼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愿望。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馈赠亲友,联络感情。
观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燃灯。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偷菜求郎。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
之谚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