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地区经济为何发达「江浙县域经济为何这么强」
江浙的县有多强?
这里不仅有着浓厚的经商传统,藏着数不清的产业之都,还常常因自己的优势产业刷屏网络。
“浙江承包了欧洲人的冬季”“今年世界杯的冠军,义乌人可能已经知道了”……这些标题背后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了当地的经济实力。
11月29日,两个关于县域经济的百强榜单出炉,占据半壁江山的江浙两省更是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江浙占据榜单半壁江山
11月29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其中浙江省、
图据新华社
江浙的县有多强?
这里不仅有着浓厚的经商传统,藏着数不清的产业之都,还常常因自己的优势产业刷屏网络。
“浙江承包了欧洲人的冬季”“今年世界杯的冠军,义乌人可能已经知道了”……这些标题背后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了当地的经济实力。
11月29日,两个关于县域经济的百强榜单出炉,占据半壁江山的江浙两省更是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江浙占据榜单半壁江山
11月29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其中浙江省、江苏省两省上榜县域总数近半,分别占27席、21席。
同日,稷夏智库发布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区)榜单,江苏和浙江百强县(市)都有24席,并列排在首位。
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所在省份分布情况,图据赛迪顾问
稷夏智库的榜单提到,GDP超千亿县(市)已增至42个,分布11省份,江苏、浙江分别拥有17个和9个千亿县(市)。2021年,浙江义乌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6628元,继续领跑400样本县(市),玉环次之,达到81806元。400样本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0000元的达到17个,除了有5个县(市)属于江苏,其余全部为浙江县(市)。
赛迪顾问预测,2022年中国县域新基建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同比增长7%,并在2024年突破2万亿元,2023年-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9.2%,2022年-2026年累计投资达到10.8万亿元。不过,赛迪顾问表示,从投资竞争力百强县所在省份来看,浙江、江苏领跑,省际分化明显。
“江苏和浙江是传统的经济强省,在百强县榜单中名列前茅正是其县域经济发达的反映。此外,江浙地区的县城与大城市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就是不依赖外资,且呈现出块状经济的特点。”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一直比较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差距,这也是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原因。
“江浙霸榜百强县的原因还在于其属于沿海省份,市场化程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在与周边城市群联动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地方产业。”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毛丰付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在百强县之外,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并不平衡,大部分县城还处于欠发达状态。
赛迪顾问表示,目前中国县域的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近30%,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但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只有46%,两者之间存在18%的差距。
“正是这18%的差距,表明中国城镇化质量并不高。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将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同时在提升城镇化质量过程中对投资也具有推动作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师何搏表示。
江浙有何经验?
江浙县城里的特色产业,五花八门,各有不同。
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多都做到了行业的天花板,甚至走出国门,成为不可小觑的“隐形冠军”。比如海宁的皮革、义乌的小商品、诸暨的袜子、丹阳的眼镜、杭集的牙刷等等。
图据新华社
其中,“块状经济”便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块状经济”催生了专业市场,而专业市场的繁荣,又反过来推动“块状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并逐渐发展成独具特色的“浙江现象”。
而谈到江苏,便不得不提“苏南模式”。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当传统计划经济还占主导地位之时,江苏南部的一些乡镇企业就闯出了独特的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模式,迈出了我国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关键一步。并在此基础上,与外向型经济有机结合,走出自己的发展路径,并实现经济上的赶超。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产业发展摆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的突出位置。《意见》强调要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明确要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赛迪顾问认为,“十四五”时期,各县(市)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抢占转型升级制高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县域重要投资方向。2021年,各省(区、市)重大重点项目库中均有大量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县域。
“江浙已经成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榜样。”毛丰付认为,着眼未来,我国各县市的发展还是要以县城为载体,依靠已有资源与优势,借力周边大城市,大力发展制造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毛丰付认为,在空间上还要加大配套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的投入,平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提高县域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何搏建议,未来应当提升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县城的专业特长,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强化产业平台支撑,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发展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形成“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聚集带动人才聚集,通过人才聚集带动县域转型升级,提高县域投资竞争力。
以义乌为例,近年来,义乌对标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按照贸工联动和“增量选优、存量提质”发展思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义乌作为工业城市的个性标签愈发明朗。去年5月,义乌经开区、高新区两大平台正式整合成为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发展形成了袜业、服装、拉链等10多个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以及省级智能显示材料新产业等平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