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教育差「为什么美国的基础教育那么烂却还拥有很多顶尖的科学家」
可是,就是这么个基础教育烂到根里的美国,却是出了很多顶尖的科学家,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矮子堆里还真能拔出高个不成?
我相信看到这里,肯定有挺多人会说,美国奉行的是精英教育,大部分公立学校推行的是快乐教学,里面的学生爱学不学,高兴就好。而那些私立学校则是对学生严格要求,按照以后社会精英来大力培养。
其实这种观点只能说是回答了其中的一部分原因。美国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所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美国现在大部分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都很烂,就连美国前教育部长都说,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烂到根里了。
可是,就是这么个基础教育烂到根里的美国,却是出了很多顶尖的科学家,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矮子堆里还真能拔出高个不成?
我相信看到这里,肯定有挺多人会说,美国奉行的是精英教育,大部分公立学校推行的是快乐教学,里面的学生爱学不学,高兴就好。而那些私立学校则是对学生严格要求,按照以后社会精英来大力培养。
其实这种观点只能说是回答了其中的一部分原因。美国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所出来的学生,确实是有一定的差距。
比如说之前一个在美国一所公立大学任职的华裔助教,就曾经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在他们学校给本科生上经济学的课时,有一个地方要用到三元一次方程计算求导,可是面对这样的计算问题,大部分学生居然不会。这在中国可是中学生学习的内容。
而与之相反的是,当这个助教去MIT做学术交流的时候,发现MIT经济系博士一周学习的数理经济学内容,是他当年在学校一个学期学习的内容。
所以说,精英教育确实是一部分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外来人才的加入。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特别是二战以来,一大批的东欧科学家逃到了美国,让美国的科研水平急剧上升。高薪待遇好,加上相对良好的科研氛围,是美国吸引人才的关键。
就像之前说的MIT经济系博士,其中有将近一半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们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
其实,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高科技工作机会的国家。
毕竟实践才能出真知。人才有了,如果不能得到相应的工作机会,得不到实践锻炼,那么永远也只是个空壳子。
比如说同样是材料学本科生毕业,中国的本科生可能因为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去做房产销售。而美国的本科生毕业之后直接就进了某半导体厂,得到了相应的工作和锻炼的机会,几年或者十几年后,最终两者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而这也是华为一直被美国打压的原因。
作为掌握5G顶尖技术的华为如果发展壮大,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华为掌握了话语权,能够提供更多的高科技工作机会时,人才自然就会越来越多地涌入华为。
这种高质量的量变最终产生的质变是非常可怕的。
而这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一套他们玩得太熟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能够有那么多顶尖科学家,在科研领域一直保持领先的重要原因。
他们要保住自己的地位,除了提升自己外,那就是打击别人。
就像当年的日本,在半导体领域也是屈指可数的,光刻机制造一度压着荷兰ASML打,可被美国一场科技战打压,现在连7%的市场份额都不到,从而也导致日本半导体领域的人才流失严重,现在日本想要顶级的光刻机,只能向ASML购买。
所以,别看美国基础教育那么烂,但一套组合拳下来,依然能够拥有很多顶尖的科学家。对此,你怎么看呢?
为什么美国学生数学那么差,还能够出那么多数学家?
美国学生数学那么差,还能够出那么多数学家是因为他们学习数学来解决问题。他们不应用公式来证明公式,而是将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我将首先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但不确定哪些国家是外国。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是,只有当有生存的经济基础时,才能有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还会有一群才华横溢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中也有天才。一般来说,研究努力和才能是罕见的。
然而,历史总是强调那些才能,而忽略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外国人数学不好这句话非常含糊,或者根本经不起考验。据估计,只有我从邻居的阿姨那里听说了这件事。尽管中国离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国文化一直崇尚知识,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我们在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努力无法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然而,我们的义务教育或高等教育很便宜。教育模式是机械化应试记忆教育。平均而言,它相对提高了人们的知识水平,但离在某一学科领域(如数学)培训人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发达国家的公共教育与私立教育明显分开。你可以选择接受哪种教育。你可以在公共教育中同舟共济,也可以去精英教育,以最大化你的兴趣并为人类做出贡献。
因此,所谓的外国人数学差是指公共数学教育差,这对公众来说并不重要。但发达国家可以为热爱数学、不必担心生计的学生提供比中国更好的资源平台。每个学生成为数学家的可能性更大。这些数学家的贡献最终被中国教科书阉割了。
为什么美国低水平的基础教育却能支撑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
说到中美教育的差异,一个看起来是悖论的现象特别引起我的浓厚兴趣:
一方面,中国学生普遍被认为基础扎实,勤奋刻苦,学习能力——特别在数学、统计等学科领域——超乎寻常,在国际大赛中屡屡摘取桂冠,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学生远远甩在后面;
另一方面,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整体地位不高,能够影响世界和人类的重大科研成果乏善可陈,至今也只有一位本土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难怪钱学森先生会发出最后的拷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与此类似的另外一个看起来也是悖论的现象是,一方面,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在世界上被公认为竞争力不强,就连美国人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和其它国家——特别是和中国、印度相比,美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和基础科学领域的能力和水平较差,在各种测试中的成绩常常低于平均值;
另一方面,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独步全球,美国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始终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一个水平很低的基础教育却支撑了一个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也许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吊诡的现象之一。
在通常情况下,就整体而言,优秀学生的基数越大,未来从中涌现出优秀学者的可能性就相应越大。然而,当下的中国教育正在验证我们的担忧:优秀的学生和未来优秀学者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并不显着。如果事实果真如此,我们就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是有效的吗?这也促使我们反思: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教育?
教育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帮助人们实现了教育的目的。然而,今天越来越多的我们——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已经渐渐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恢复高考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跑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累,却很少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奔跑?
教育似乎正在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去完成的例行公事:教师上课是为了谋生;学生上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国家规定,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是为了通过上一级的考试;校长看上去像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等等。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教育的有效性正在慢慢消失。
古代中国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关于社会和人生的伦理学训练。教育固然有其功利化的一面,但也有其超越性的一面:学生们通过反复阅读经典的经书来完善自己的道德,管理家族和宗族事务,进而服务于国家和天下苍生。
科举制废除之后,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的颠覆性变革,中国教育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由此形成了一整套语言、学制和评估体系。这一源于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教育体系尤其强调功利性的一面,即教育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某种问题而存在的:教育为了救国;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工具和基础等等。
到了当代,教育更加呈现出相当显着的工具性特征:学生们希望通过教育获得一些“有用”的技能,使他(她)们能够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增强他(她)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如果教育不能帮助他(她)们实现这些目标,他(她)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教育——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读书无用论”渐渐开始抬头的思想根源。
反观美国,其教育也有功利性的一面,但其功利性不肯直接示人,而是附着于公民教育背后的产物。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越强调教育对人本身的完善。即使是公立教育机构,也依然把提高本州岛人民素质作为最根本的教育目标。
因此,实用主义哲学最为盛行的美国,在教育领域却非常地“不实用主义”: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教给学生的越是些“无用”的东西,如历史、哲学,等等;越是优秀的学生,越愿意学这些“无用”之学。
实际上,美国学生之所以基础差,和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方式有直接关系。美国教育界深受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教育是一个“接生”的过程,教师就是“接生婆”,人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是为了寻找“原我”以不断完善自身。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知识非他人所能传授,主要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
所以,在美国课堂里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量很大,但很少被要求去背诵什么东西。
美国学校教育是一个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虽然他们学习的内容可能不够深不够难也不够广,但只要是学生自己领悟的知识点,不仅终身难以忘记,而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与之相比,中国学校教育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的影响,老师把知识点一遍又一遍地教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复习背诵,使之成为终身不忘的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人文经典教育是有效的,但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而言,其弊端显而易见: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扎实,但也因此束缚了思想和思维,丧失了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
从教育的目的和教学方式出发,中国和美国关于“教育有效性”的理解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统一的高考录取体制对基础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以及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教育的过程正在逐步被异化为应付考试训练的过程。
目前,这个过程正在向低龄化阶段发展。由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比拼心理,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正在进入历史上最狂热焦躁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教育中不能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教育提供给人们的,除了一张张毕业证书外,越来越难以使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和。反社会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通过大学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来逐步扭转这一局面。然而,当下的社会舆论环境、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简单理解和忧虑以及缺乏信任度的社会文化心理,都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过程中对“选拔进程的负责度与选择结果的公正性”的非理性追求,进而加大了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并可能削弱改革的效果。
此外,正如储蓄不能直接转化为投资一样,上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接受到好的教育,学生所具有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如何转化为提供创新思想的源泉和支撑,也是中国教育界所面临的另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们之所以送孩子上学,并不是因为孩子必须要上学,而是因为他(她)们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学是一个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件事是:认识到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在教育问题上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和上哪所学校,考多少分相比,知道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目标。回避或忽略这个问题,只是忙于给孩子找什么样的学校,找什么样的老师,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提高学生多少分数,这些都是在事实上放弃了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责任。
实际上,一旦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生不是一场由他人设计好程序的游戏,只要投入时间和金钱,配置更强大的“装备”就可以通关。一旦通关完成,游戏结束,人生就会立即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是远方的一座灯塔,能够不断照亮前方的道路。
微信公众号 【娟子妈妈讲故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