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娱乐明星 > 正文

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投资|东南亚特殊经济区发展简况」

20世纪中叶以来,东南亚逐渐成为全球的投资热土之一。在此过程中,特殊经济区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第四章《特殊经济区》重点介绍了东南亚特殊经济区发展情况。本文以该篇报告相关内容为主进行了整理,带大家一起回顾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发展简况。
一、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发展历程
全球140多个经济体拥有特殊经济区,包括近四分之三的发展中经济体和几乎所有转型经济体。根据UNCTAD《世界投资报告2019》统计的东南亚特殊经济区,菲律宾528个,泰国74个,马来西

20世纪中叶以来,东南亚逐渐成为全球的投资热土之一。在此过程中,特殊经济区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第四章《特殊经济区》重点介绍了东南亚特殊经济区发展情况。本文以该篇报告相关内容为主进行了整理,带大家一起回顾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发展简况。

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投资|东南亚特殊经济区发展简况」

一、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发展历程

全球140多个经济体拥有特殊经济区,包括近四分之三的发展中经济体和几乎所有转型经济体。根据UNCTAD《世界投资报告2019》统计的东南亚特殊经济区,菲律宾528个,泰国74个,马来西亚45个,柬埔寨31个,越南19个,老挝12个,新加坡10个。另据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统计,印尼现有73个特殊经济区(48个工业区、11个经济特区、4个自由贸易区和10个旅游区)。

东南亚特殊经济区不断经历转型。新加坡上世纪60年代建立多元化特殊经济区,70年代建立专业化特殊经济区(如石油加工区),本世纪前十年建立以研发和其他高附加值活动为重点的创新驱动型特殊经济区,政策重心向知识密集型集群转移。菲律宾经历类似转型:1969年首次建立对外贸易免税区,上世纪70年代建立多元化特殊经济区(出口加工区只接收制造业企业),上世纪90年代建立专业化特殊经济区(面向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包括信息通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目前,菲律宾所有特殊经济区都有重点产业——制造业、信息技术、农业、旅游业或医疗服务业。CLMV国家(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建立特殊经济区,以吸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东南亚特殊经济区还通过推动形成地区价值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该地区近年设立的若干特殊经济区不仅旨在促进区域内贸易,而且要促进资源交流。在柬埔寨、老挝和泰国,大多数特殊经济区建立在边境走廊附近,目的在于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此外,东南亚的一些特殊经济区旨在寻求解决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柬埔寨特殊经济区的目标之一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经济联系。马来西亚本世纪初开始建立区域经济走廊,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

二、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两种特定类型

(一)外国合资特殊经济区。

在东南亚,以开发特殊经济区为目的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持续增加。大型综合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发商越来越多参与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开发。与外商合作开发的特殊经济区类型有三种:一是由外商与当地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开发,如泰国阿玛塔集团与越南国企Sonadez合资开发的越南边和市阿玛塔工业园区;二是东道国政府与外国私人企业合作开发,如马来西亚私企与老挝政府成立合资企业开发的老挝沙湾—色诺特殊经济区;三是政府间合作项目进行开发,如缅甸与日本两国政府以及两国私人财团合资开发的缅甸蒂诺瓦特殊经济区。

(二)边境和跨境特殊经济区。

边境特殊经济区的地理优势是与特定的外国投资和外国市场相邻。区域一体化加快了东南亚边境特殊经济区发展。由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方案“大湄公河次区域走廊”,推动在边境地区建立特殊经济区,以更好加强经济走廊沿线的互联互通。马来西亚近年来也积极打造马泰边境特殊经济区。跨境特殊经济区涉及更深层次的一体化,其土地横跨边境。中国和老挝之间的磨憨/磨丁(Mohan/Boten)跨境经济区属于该种类型,两国拟将两个边境特殊经济区合并为一个联合特殊经济区。在东南亚,跨境特殊经济区是相对较新的区域合作方式,各国政府的政治支持是其成功关键。

三、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经济贡献

总体上,特殊经济区具有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潜力,包括吸引FDI、创造就业、增加出口和外汇收入。

在东南亚,特殊经济区是吸引FDI的重要工具。对菲律宾的早期研究表明,流入特殊经济区的FDI份额从1997年的30%增加到2000年的81%以上。马来西亚特殊经济区总投资的近90%来自外国投资者。越南外商直接投资中有60%—70%位于特殊经济区。缅甸蒂洛瓦特殊经济区的投资者中80%是外国企业,另外15%是合资企业。在东南亚其他低收入国家如柬埔寨和老挝,特殊经济区也吸引了绝大部分外资。

图1. 特殊经济区对促进投资的贡献(受访者的百分比)

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投资|东南亚特殊经济区发展简况」

资料来源:UNCTAD投资促进机构调查(IPAs)。

注:UNCTAD 2019年世界投资前景调查;受访者包括来自110个经济体的120个投资促进机构。

特殊经济区促进东南亚国家出口增长和多样化。出口多样化对依赖商品出口的东南亚发展中经济体尤为重要。特殊经济区出口构成许多东南亚国家出口的主要部分,特别是制成品出口。菲律宾特殊经济区出口占全国出口的60%以上。

此外,特殊经济区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并作为政策工具促进东南亚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特殊经济区通过降低全球价值链中的交易成本,为跨国公司提高利润做出贡献,同时也为东南亚经济体创造就业和增加税收做出贡献。

四、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绩效影响因素

特殊经济区的绩效取决于外部因素以及政府和特殊经济区开发商的可管理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对国际移动投资的高度竞争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例如贸易优惠的转变。可管理因素与特殊经济区的战略重点有关,即监管和体制框架以及为特殊经济区内投资者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和利益。

在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失败往往与基本问题有关。如选址不当导致大量资本支出,或位置远离基础设施中心或劳动力充足的城市;不可靠的电力供应;特殊经济区设计不佳,设施或维护不足;繁琐的行政程序;薄弱的治理结构或参与特殊经济区管理的机构过多。下图列出影响特殊经济区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图2. 特殊经济区面临的不利因素(受访者百分比)

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投资|东南亚特殊经济区发展简况」

资料来源:UNCTAD关于投资促进机构的调查。

注:UNCTAD2019年世界投资前景调查;受访者来自110个经济体的120个投资促进机构。

五、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发展挑战

当前,东南亚特殊经济区面临三大发展挑战: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方兴未艾、国际生产和全球价值链模式变更。上述挑战使得东南亚特殊经济区在重新进行战略定位、改变管理机制、更新利益分配模式等方面面临日趋迫切的发展压力。

可持续发展日程日益引领跨国公司的战略决策和运营模式。松懈的社会和环境管控不利于特殊经济区吸引投资者,当特殊经济区陷入劳工或人权舆论漩涡时会阻碍外部投资流入,从而导致运营失败。公共健康与安全服务、废物管理和能源再利用设施等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高标准逐渐成为特殊经济区的鲜明特征。

新工业革命正在改变原有制造业。相较于机器人、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劳动力成本在投资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正在下降。东南亚特殊经济区要对发展规划的价值取向进行更新,着力获取高技能资源、高度的信息通达性以及相关技术服务提供能力。为抓住数字化发展机遇,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的管理制度需与东盟以及成员国的数字政策(隐私保护法规、数据存储与安全等)相融合。

国际生产模式以及全球价值链正逐渐演变。传统上特殊经济区提供的物理生产优势日趋弱化,更多园区专注服务业和小规模制造业,不断走上高科技和知识产权生产道路。国际生产方式不断转变,跨国公司改进价值链以应对新的贸易壁垒或市场准入措施的变更。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政策冲突加剧,对东南亚特殊经济区竞争力产生影响。

来源:中国驻东盟使团

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投资|东南亚特殊经济区发展简况」

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投资|东南亚特殊经济区发展简况」

求高人描述一下东南亚各国家的投资环境,以及经济状况

一、 经济
1、走出金融危机,步入新的经济增长期。
经过10年的努力,东南亚国家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重新步入新的增长时期。从一些指标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各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恢复或者超过1997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在1996年,即金融危机爆发前一年,东南亚10国的GDP总量为7254亿美元(按当前价格计算,下同),1998年大幅度下降到4725亿美元,2005年已经达到8843亿美元,已经略为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印尼和泰国在金融危机前的1996年,GDP总量分别为2273亿美元和1821亿美元,金融危机后第一年(1998年)分别下降到978亿美元和1127亿美元,到2005年,印尼已经略为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达到2802亿美元,泰国则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为1762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和外资是东南亚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两个方面均已经恢复或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1996年,印尼和泰国的出口总额分别为538亿美元和558亿美元,1998年则下降到488亿美元和494亿美元,到2005年则分别上升到856亿美元和1096亿美元。再看外资的情况。在1996年进入东南亚10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为258亿美元,2000年时下降到低谷,只有86亿美元,此后逐年恢复,到2005年达到380亿美元,远远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东南亚地区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的主要原因,除了各国国内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有利的国际和地区经济环境,尤其是东南亚的两翼,印度和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带动东南亚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指标(2005年)
国 别 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前价格计算) 商 品 贸 易 (亿美元) 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量
总额(亿美元) 人均(美元) 出口 进口 进出口总额 (百万美元)
文莱 95.3 25751 63.7 15.0 78.7 288.5
柬埔寨 55.2 404 30.9 28.2 59.2 381.2
印尼 2802.7 1278 856.7 577.0 1433.6 6107.3
老挝 28.7 479 1.7 7.0 8.8 27.7
马来西亚 1308.6 5008 1404.7 1142.1 2546.8 3964.8
缅甸 111.7 199 31.2 16.3 47.6 71.8
菲律宾 984.1 1154 412.6 474.2 886.7 1132.5
新加坡 1167.1 26880 2298.0 2001.6 4299.7 20080.5
泰国 1762.1 2720 1096.2 1179.9 2276.1 4007.8
越南 528.1 635 285.8 325.9 611.7 2020.8
东盟10国 8843.5 1582 6481.5 5767.4 12248..9 38082.9
资料来源:根据东盟秘书处提供的统计资料整理。
2、近期和中期经济前景乐观。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从2002--2006共五年的时间里,东南亚整个地区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5%,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估计可以达到5.7%。在上一年,越南和柬埔寨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老挝的经济增长情况也超过了预期,与这三个国家相比,4个老东盟成员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速度则要逊色一些,主要原因是持续的高油价、坚挺的利率等。印尼经济去年虽然面对高通胀率和高利率等不利影响,但仍然取得了5.4%的增长率,政府当局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抑制通胀率和降低利率,有助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好转,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估计可以达到7%以上。泰国在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估计为4.7%,主要得益于公共投资的温和增长与出口的快速增长,泰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在2007年可以提升至5.5%。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在去年为5.5%,今年预计为5.8%,私人投资和出口的增长,以及第九个马来西亚发展计划启动而带动的公共消费的增长,是推进马来西亚增长的主要动力。菲律宾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2006年为5%,主要是受农业歉收的影响,如果年成好,农业能够增产和增加投资,在2007年估计可以达到5.3%。受强劲的电子产品出口和国内需求持续恢复的刺激,新加坡经济增长率在2006年达到7.9%%,大大超过亚洲开发银行原来预期的6.1%。在去年和今年,越南可以达到8%以上的增长率,柬埔寨为6.3%,老挝在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3%,今年预计为6.5%。据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的研究,从中期看(2006--2010年),只要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印尼的经济增长速度估计可以保持在6%左右,泰国则在5-6%之间,马来西亚约为5.5%,菲律宾约为5%,越南则仍然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今后几年的平均增长率估计可以达到7.5-8%,老挝估计为6-7%,柬埔寨为6%,新加坡则会维持在4.5-6.5%之间。
与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的估计基本相同,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组织的专家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前景的估计也是比较乐观的,他们认为,今后几年地区和和经济形势向好,全球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5%之间,经合国家为2-3%之间,中国则高达9-10%左右,油价则稳定在50-60美元之间,从而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详见下表)。
东盟国家经济形势预测
2005(a) 2006(b) 2007(c) 2008(c)
文莱:
经济增长率(%) 0.4 - - -
通胀率(%) 1.2 - - -
柬埔寨:
经济增长率(%) 5.8 5.4 5.0 -
通胀率(%) 5.0 4.2 3.8 -
印尼:
经济增长率(%) 5.6 5.3 5.9 6.2
失业率(%) 10.3 12.5 12.3 12.9
通胀率(%) 10.5 13.2 6.9 6.1
老挝:
经济增长率(%) 7.3 7.2 6.8 6.5
通胀率(%) 7.2 6.2 5.8 4.9
马来西亚:
经济增长率(%) 5.2 5.6 5.3 5.4
失业率(%) 3.6 3.7 4.1 4.0
通胀率(%) 3.0 3.6 3.4 3.3
缅甸:
经济增长率(%) 5.0 2.6 2.5 2.9
通胀率(%) 9.4 21.4 27.7 26.7
菲律宾:
经济增长率(%) - 5.6 5.5 5.3
通胀率(%) - 6.4 5.1 4.9
新加坡:
经济增长率(%) 6.4 7.5 4.6 4.5
失业率(%) 3.1 3.1 3.0 3.0
通胀率(%) 0.5 1.0 1.0 1.1
泰国:
经济增长率 4.5 4.1 4.4 4.5
失业率(%) 1.8 1.8 2.0 2.0
通胀率 4.5 4.6 3.4 3.0
越南:
经济增长率(%) - 7.8 7.1 7.3
通胀率(%) - 7.5 5.1 4.9
a、实际数据;
b、估计;
c、预测。
资料来源: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组织编辑出版的东南亚各国国家报告整理
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出现两个亮点,那就是越南和印尼。
在2006年,经过11年的谈判与努力,越南终于成为WTO的第150个成员。在过去5年,越南的经济总量几乎翻了一番,过去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25%,2006年为8.2%,10年间人均GDP翻了一番,是亚洲国家中除了中国之外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许多经济分析家预测,越南加入WTO之后,将进一步促进越南外贸的增长和加速外资的进入,其经济增长率甚至有可能超过中国。即使是在加入WTO之前,进入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大大超过其东南亚邻国,包括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一些经济分析家还指出,由于越南加入WTO之后,与各成员国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使外资在越南感到更加安全,而在另外一些东南亚国家,却出现了不利于外资的一些迹象,这就会使得一些原本在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外资也会进入越南。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其他东南亚邻国相比,越南还有一个更加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说是更具竞争力的地方,那就是越南拥有大量的更加廉价的劳动力。据日本国际贸易组织在2006年的统计,越南劳工的最低月工资仅为50美元,比其他亚洲邻国要低得多,印度为74美元,印尼为92美元,菲律宾为135美元,泰国为110美元,中国南方为92美元。 在2006年5月15日至6月29日,越南第一届国会第九次会议在河内举行,会议批准了《2006--2010年越南社会发展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为越南基本建成现代化工业国家奠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2000年的2.1倍,5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7.8-8%,力争达到8%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050-1100美元(按照现行价格计算)。
印尼近年来虽然遭遇许多天灾人祸,但经济形势却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强劲的出口和私人消费的刺激下,加上低利率的支撑,印尼去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4%。出口快速增长是支撑印尼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据印尼统计局的统计,在2006年上半年总出口量达46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14%。其中以未加工的原料占的比率较高。在上半年,棕榈油、煤炭、树胶及其产品的出口增长最快的,占整个上半年出口总量的46.69%。在2006年8月,煤炭出口量比上个月增加46%,出口价格增加9.8%;棕榈油出口量增加30%,价格增加3.95%,树胶出口量增加14.7%;价格增37%。
外资是促进印尼经济复苏的另一大发动机。近年来,进入印尼的外国投资出现恢复的势头,据印尼投资管理委员会的统计,在2005年,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18%,达到139亿美元,而邻国马来西亚只有22亿美元。同年,国内投资增加300%,达157万亿印尼盾(约173亿美元)。《亚洲在线》的记者这样写道:"强劲的出口和经济增长刺激印尼股市指数增长了55%,成为全球第三大最活跃的股票市场。尽管这个国家被人们称为恐怖主义的避难所,政府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总的而言,这个国家的政治已经趋向稳定,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得到改善,印尼有可能为2007年的整个地区经济与政治稳定带来积极利好的因素。" 笔者认为,今后几年印尼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这些条件包括:苏西洛政府基本上消除了危害政治稳定的各种隐患,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了政权;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尤其是实现地方自治,将极大地调动各个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一些资源丰富的外岛地区将有可能首先起飞;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印尼许多潜在的优势将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的动力,如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等等。
二、 政治
近年来上台的新领导人,包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印尼总统苏西洛、马来西亚总理巴达威,已经逐步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他们的统治艺术逐渐变得娴熟,驾驭国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逐渐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担任第二届国家领导人的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和柬埔寨政府首相洪森在政坛上可谓驾轻就熟,如鱼得水。越南共产党加快了干部年轻化的步伐,党政领导人又出现了新面孔。泰国发生了没有流血的军人政变并且迅速成立了过渡时期的政府,军人政府答应会尽快举行新的选举,把政权交还给文官。缅甸军人政府在迁都之后,与外界的交往更加具有了神秘的色彩,最近又传闻在高层领导人之间出现不和。
2007年的东南亚政治有两大热点值得关注,即印尼和泰国。
观察东南亚政治,首先还是要看印尼,作为东盟的最重要的成员国,如果印尼实现了政治稳定,整个东盟和东南亚地区也就基本稳定了。苏西洛总统执政已经两年,在他执政期间,经济逐渐走向复苏,随着亚齐问题的和平解决,地方分裂势力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苏西洛在内政与外交各方面均逐渐走向成熟,人民已经接受了他。印尼一家民意调查机构在2006年10月举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对苏西洛政府的满意度达到67%,同一家机构在上一次(2006年4月)的一次民间调查结果中,民众对苏西洛政府的满意度只有55%。 民众满意度的提升对苏西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苏西洛所在的政党民主党(DPR)在国会中是少数党,民众满意度的提升表明他的执政基础得到了巩固,具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外国分析家认为,苏西洛政府的民众满意度提升主要源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长期困扰印尼中央政府的亚齐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二是他在反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得到了人民赞赏。但是,人民对他的支持并不是永远的,也并非无条件的。2007年是其执政的第三个年头,这是一个关键的一年,人民继续支持他的条件,是他能否继续促进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改进社会福利。今后几年,对苏西洛政府的考验可能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消除贫困。印尼经济近年来虽然能够保持平衡增长,但是,政府在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减少贫困方面却乏善可陈,受到广泛的批评。反对派批评道,苏西洛政府曾经许诺要在任期内使贫困率有显著的下降,但是,现在他的任期已经过半,这方面却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在印尼22000万人口中,目前仍然有42%的人每天收入只有1-2美元。 因此,如果在近年内,苏西洛政府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摆脱贫困,人民在下一届大选时,就会以选票来发泄自己对现政府的不满,苏西洛连任的可能性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如果苏西洛政府能够在最近两年内在经济上取得突出的成绩,实际上就是为竞选连任下一届总统作了最好的准备。
二是如何赢得2009年大选。按照印尼的宪法,印尼将在2009年选举新一届的总统和进行国会改选。苏西洛政府的现任副总统卡拉可能是苏西洛竞选连任的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卡拉是现在的国会中最大政党专业集团的主席,苏西洛请卡拉出任副总统,与国会中最大的政党结成执政联盟,从而壮大了执政力量。但是,在另一方面,卡拉也对苏西洛形成了很大的掣肘,因为苏西洛所在的政党民主党是一个小党,而专业集团是一个制度化程度很高的老党,如果卡拉不配合,苏西洛便很难有所作为。卡拉和他领导的专业集团是否合作,不仅对现任政府如何运作有重大影响,而且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2009年大选。印度尼西亚大学政治研究中心资深学者Eep Saefulloh Fatah 认为,"卡拉是一把双刃剑"。"掌握了专业集团,是苏西洛--卡拉政府重要的政治资源,卡拉领导的专业集团,离开了与斗争民主党结成的民族联盟,投向支持政府的人民联盟,民族联盟因此散伙。专业集团在国会是支持政府各种措施的最大力量,包括不受民众欢迎并带有高风险的政策, 比如说抬高燃油价。专业集团联合其它支持政府的政党,使斗争民主党和民族使命党变成边缘化和没有力量的反对派。卡拉证明了他拥有重要的政治资源, 而且他还是领导者。这一资源扩大和增强了政府在国会的政治地位。但是,这并不是免费的反而是昂贵的。……从政治上,苏西洛更需要卡拉,而不是相反。对苏西洛来说,卡拉是双刃剑,一刃对着政府的政治对手,另一刃却对着苏西洛自已。卡拉对苏西洛是重要和有用的政治资源,但也是必须警惕和危险的政治威胁。从特殊的政治地位来看,卡拉是苏西洛最好的搭档,也是2009年大选有潜力的竞争对手。在这里,我们谈的不是卡拉个人,而是他背后的政治资源。卡拉个人在2009年大选,可能并不太有希望,他也不是苏西洛的竞争对手,但是,作为专业集团的驾驶员,卡拉是苏西洛的最大威胁和民主党的绊脚石。"
三是如何应对在地方自治的过程中出现的权力再分配,在中央与地方权力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根据新的有关法律规定,印尼各级地方政府首长均通过选举产生,实行地方自治。到2008年年底止,将在33个省、354个区和91个市举行地方选举。从2005年1-6月,已经举行了213场地方选举,包括7个省级选举和216个区与市级选举。从2005年6月开始出现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2007年将在另外7个省和78个区、市举行地方选举。在地方选举中,传统的民族主义政党占有较多的优势,伊斯兰政党则稍逊一筹。竞选各方并没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个人的形象和魅力在竞选中仍然发挥主要作用。迄今为止,在已经举行的地方选举中,专业集团是主要的赢家,它赢得了约三分之一地方首长席位,但专业集团主要是在印尼东部地区取得了胜利,而在爪哇的政治心脏地带却没有明显的收获;斗争民主党在几个重要的地区有较大的收获,包括西苏门答腊、北苏威拉西、中加里曼丹、东爪哇的重要城市泗水、马鲁古的安邦;在伊斯兰政党中,只有正义党(PKS)表现比较突出,在首都雅加达特区管辖下的一个郊区城市-德波市(Depok)取得胜利。各个政党在地方选举中的权力分配也大致反映了这些政党在全国的力量对比关系。
泰国军人政府是东南亚政治的另一个热点。2006年9月19日,泰国军方发动了泰国近代历史上74年来的第18次政变。已经长达15年没有干预政治的泰国军方又重新走向政治舞台,掌握政权。泰国军人有干预政治的传统,但是,这个传统在1992年民主运动之后中断了,从此,一直是由文官执政,在这10多年时间里,军人没有再跑到前台来干预政治。许多研究泰国问题的学者据此断言,泰国已经结束军人执政的历史,军人告别政坛,回到军营中去,泰国政治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民主的时代。上述判断的最大失误,就是低估了泰国军人干预政治的能力与传统,过高估计了泰国民主政治的力量与稳定性。在泰国政治发展史上,泰国军人一直有干预政治的传统,而民主的基础却非常脆弱。不管是民主政体还是君主立宪政体,抑或是军人政体,都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的一种方式,当统治阶级没有办法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维持自己的统治时,就一定会改变治理的方式。在泰国,当民主派与他信政府的对立发展到势不两立时,军人出来收拾局面,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性的选择。军人执政虽然名声不好,但总比国家与社会失去控制和处于无序的状态要好得多。
在成功地夺取政权之后,由军方领导人组成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表示,给他们一年的过渡时期,以恢复国家的团结和制定新的宪法。军方迅速组成了以前退休将军素拉育为总理的过渡政府,从该政府在最近几个月的表现看,内政方面差强人意,外交方面则很难有所突破。军方表示,将在2007年底重新举行大选,以选举产生新的文官政府,恢复民主政治。西方分析家认为,"泰国政治前景仍然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
泰国军人政权面临如下三大挑战:
1、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军事政变及素拉育政府最近出台的一些经济政策开始对外资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外商抱怨军人政府的经济政策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邻国越南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上升,估计在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外资会对泰国持观望态度,原本打算去泰国投资的资本有可能会流向越南。外资一旦减少,必然会对支撑泰国经济的另一个支柱――出口产生严重影响,这样一来,泰国经济能否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就值得怀疑。
2、他信前总理的社会基础-农民是否接受军人政权。前总理他信之所以能够连选连任泰国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支持,所以,有一些学者把他信与反对他的民主派之间的斗争形象地比喻为农民与城市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军人发动政变掌握政权,并没有解决上述利益冲突,而只是掩盖了这种冲突,一旦进入正常状态,这种利益冲突还会爆发。因此,军人政权面临的一大考验,是如何安抚严重不满的农民。
3、民主派是否继续保持沉默。从本质上看,军事政变和军人政权与民主政治是水火不相容的。泰国的民主力量当前没有与军人发生直接的冲突,是因为他们在反对他信的过程中事实上与军人结成了同盟,他们在长达一年的抗议示威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的,军人在一夜之间就实现了。军事政变这种手段是民主派不能接受的,但是,军事政变所达到的目的与民主派所追求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把他信赶下台,因此,民主派容忍和接受了这一现实。然而,民主派不会长期容忍这种现状,如果军人当局不能兑现原来许下的诺言,即尽快还政于民,那么,民主派一定会重新走向街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民主派与军人对立的一幕又将重现。 正如一位西方分析家所说的:"泰国政治目前趋于平静,但国家仍然处于分裂的状态,素拉育将军不得不在两个方面同时作战。一方面,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他们是他信的坚定支持者;另一方面,是城市中产阶级,他们走向街头举行各种抗议活动,直接导致他信的下台。……然而,有迹象显示,公众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民主运动人士呼吁军人当局全面取消军事管制法(目前为部分撤消),但是,军人当局声称,只有当威胁和平与稳定的因素全部消除之后,才能全面取消军事管制法。国家安全委员会(CNS)还面临着失去他信的反对者的强烈支持的危险,因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没有采取有效行动以调查他信及其联盟的腐败行为。"
三、 国际关系
在地区内部关系方面,东盟正在加快内部整合的步伐,《东盟宪章》估计在今年年底在东盟首脑会议上将正式出炉,这部宪章如能顺利通过,将对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东盟将放弃过去实行了40年的"东盟方式",转而实行欧盟模式。在地区外部关系方面,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已经连续举行两届的东亚峰会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哪些效果;二是日本与中国在东南亚争相扩大自己的存在和影响力。
1、 东亚峰会。
由东盟发起并且主导的东亚峰会已经连续举行了两届,第一届东亚峰会在2005年12月1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通过并发表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和《关于预防、控制和应对禽流感的宣言》。参与这次会议的有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6个国家。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合作,增进友谊,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舆论认为,这是亚洲一体化进程中"分水岭式的事件"。2007年1月15日,第二届东亚峰会在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开幕。上述16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人签署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迄今为止,以东盟为主导的地区合作形式包括: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地区论坛、三个10+1(即东盟分别与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合作)、10+3(即每年在东盟非正式首脑会议之后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首脑会议)、欧亚会议、东亚合作高峰会议(简称东亚峰会)。
这些会议形式上看起来非常热闹,各国领导人忙于出席各种会议,热衷于首脑会晤,频繁地发表连篇累牍的合作宣言和文件,但是,冷静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合作形式真正收到实效的却很少。东盟为什么对举行这些会议那么热心而且乐此不疲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第一,东盟内部缺乏凝聚力。长期以来,东盟内部的合作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看起来非常热闹,但真正收到实效的则不多,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从1992年提出到今,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但东盟内部贸易的比重却一直无法提升,总是在25-30%左右徘徊。东盟内部的安全合作也很难真正开展,因为东盟内部缺乏信任,互相猜疑。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就曾经说过,新加坡与东盟外部的国家的合作比与东盟内部国家的合作要容易得多。这就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东盟内部缺乏合作的动力与诚意。
第二,东盟担心被边缘化。在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浪潮中,东盟担心被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和印度所取代,东盟对美国和日本也保持戒心,因此,东盟希望牢牢地掌握地区合作的主导权,用这些机构和会议来束缚其他大国的手脚,让各个大国愿意而且乐于接受东盟的各种安排。由于东亚地区的大国缺少互相信任,彼此相互猜疑,因此,东盟这种角色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接受,并且被一直被奉为领导者。然而,随着地区合作进程的深入,加入地区合作的国家越来越多,东盟这位司机会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难于驾驭地区合作这列正在飞速前进的列车。早在第一届东亚峰会举行前夕,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的一篇社论就表示了这种担心,"东盟这个代表本区域经济体的声音,以后还会有人重视吗?""诚然,随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经济引擎的开动,东亚经济将是接下来一股强大力量。然而,东盟在同东亚其他国家洽谈时,作为一个共同经济体的力量,将远远超越10国各自进行谈判的能力。作为彼此的左邻右舍,东盟日后的整体发展也就取决于成员国是否能相互依存、扶持和信任,以同其他强大经济体竞争。东盟标志上紧束在一起的稻穰一旦松梆分散,必然会被刮起的大风吹得无踪影。" 现在看来,东盟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投资|东南亚特殊经济区发展简况」

东南亚经济状况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类似南亚气候,是适宜种植业发展的地区,这里的平原地带拥有着密集的人口,成为这里经济最繁荣的地区。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多雨,本来应该属于人口稀少的绿色沙漠区域。由于这里是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活动,火山灰为这里带来了生机,这导致这里的平原区域依然适宜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养活密集的人口,成为世界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
东南亚也曾经全部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由于气候的炎热,没有吸引多少欧洲殖民者,这里的欧洲后裔很少,依然以土著人口为主。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穷苦华人大量自发移民东南亚,成为东南亚人口构成的重要一部分。这一部分华人人口比例虽然小,但是对东南亚经济状况却影响巨大。马来群岛曾经的英国殖民地也吸引了一些南亚移民,也成为那里人口构成的一部分。总体上看,东南亚地区应该算是非移民地区,以非移民国家为主,只有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才算是移民国家。
东南亚与其他地区一样,什么样的人口构成,决定什么样的经济状况。马来群岛土著人口的经济天赋水平与南亚人口类似,甚至略低一些,可以对比新加坡的南亚后裔群体与马来族群体的富裕程度差异,感受二者的经济天赋水平差异。
马来群岛的白人后裔很少或没有,这导致华人移民群体对这些地区的富裕程度影响格外重要。由于华人没有象其他殖民地的白人可以继承权利,这严重削弱了马来群岛华人的综合影响,严重不利于马来群岛的经济发展。如果华人能继承当地权利,智力天赋较高的华人群体可以把马来群岛治理的比现在要好许多。新加坡由于华人人口比例大,华人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并且继承了英国的法律体系,这导致新加坡表现优异,成为东南亚唯一的发达国家。
马来西亚华人比例也较大,但是关键时期由于华人群体的分裂(大陆派与民国派),导致华人群体没有获得马来西亚的领导权。低智商的马来族控制了政权,严重影响了马来西亚的健康发展。由于华人经济天赋很高,人口比例也较大,这导致马来西亚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成为东南亚比较富裕的国家。如果马来西亚华人掌握权力,继承英国良好的制度,发展到现在,马来西亚人均收入会比现在多许多,马来西亚很有可能会成为发达国家。
小国文莱由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实现了较高的国民收入,成为类似新加坡富裕程度的国家,有希望成为东南亚第二个发达国家。文莱华人比例也较大,这对文莱富裕程度提高,帮助很大,有利于促使文莱尽快成为新的发达国家。
东南亚最大国家印度尼西亚,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亿。虽然有近千万的华人,但是华人占印尼的人口比例并不大。纵使华人经济天赋在高,没有掌握政治权力的华人,也难以根本上改变印尼经济状况。这样的人口构成状况,决定印尼经济状况不会多好,印尼经济状况会一直处于马来群岛垫底的状况。印尼族群结构意味着印尼离富裕国家几乎是遥不可及的。
东帝汶土著人口属于棕色人种,与属于黄种人的印尼土著人口的经济天赋水平是半斤八两,东帝汶土著人的经济天赋水平也许更低一些。这意味着东帝汶难以富裕起来。
天主教的菲律宾的各种状况显示了土著人的经济天赋水平或政治天赋水平。菲律宾继承了良好的社会制度,但是由于经济或政治天赋水平太低,现在搞的是一团糟,有损民主国家风范。
马来群岛土著人口属于经济天赋最低的黄种人,同为黄种人的中南半岛土著人的经济天赋要略高一些。但是中南半岛受到苏联的影响太大,这严重影响了中南半岛的形象。中南半岛没有受苏联影响的泰国,经济表现处于中南半岛最高水平。泰国人均GDP暂时比中国人均GDP还高,这对于泰国人的经济天赋来说,这个经济状况表现已经是很不错了。中南半岛其他国家的人口经济天赋水平不会低于泰国,处于类似水平,如果不受苏联影响,这些国家也完全可以取得类似泰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这意味着中南半岛其他国家的人均收入可以比现在增加几倍。如果这样的话,中南半岛的综合经济水平就有些类似于拉丁美洲的综合经济水平了。这样的对比显示社会制度因素对经济状况的重大影响。受到苏联影响的国家,吸取了苏联的思想或制度,吸取的思想或制度明显阻碍了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
越南人口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是较为接近汉族的族群。越南如果不受苏联的影响,继承或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依靠经济天赋较高的越南人,发展到现在,超过现在泰国的经济水平是绝对不成问题的,甚至会成为二流发达国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yule/5565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博士有经济来源吗「百亿私募大佬告诉你小学生为什么能比经济学博士更会赚钱」 下一篇:什么是劳动分工理论「经济学原理|为什么要劳动分工」

文章评论